高原大追逐的速度与激情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i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办于2002年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简称“环湖赛”,是中国规模最大、参赛队伍最多、奖金最高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以其海拔高为突出特点,是继环法自行车赛、环意大利自行车赛、环西班牙自行车赛等职业巡回赛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公路自行车赛。
  本届赛事于2017年7月15日至29日举行,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为起点,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为终点,途经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共设13个赛段,全程总距离3353公里,其中比赛距离2048公里。
  我从2013年开始与这项赛事结缘,作为专职记者记录这项比赛。2017年,我跟随车队,亲历了这场狼烟滚滚、勇士搏击的角逐,记录下骑手们挑战海拔4120米世界最艰难的皇后赛段、迎战240公里暴雨天气的考验、一件件象征荣誉的黄衫、绿衫、圆点衫、蓝衫的归属,以及总冠军的诞生。

1


  乐都→西宁→多巴→贵德→青海湖伴随连续的转弯和爬坡,只见选手的身躯时而纹丝不动,时而左右摇摆,爬坡时臀部更是与车分离,十分费劲……
  2017年7月15日上午,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比赛正式启动。来自世界各大洲的运动员们身着各色骑行服,与赛车一起列队、集合。高原的阳光洒在人身上,温暖却不感觉热,道路两旁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第一赛段的比赛,从乐都区到西宁市。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的第一赛段为城市绕圈赛,而今年既有绕圈,又有平路、爬坡、冲刺等极具挑战性的路段,给选手增加了不小的困难。众所周知,初到高海拔环境,人体极易因缺氧而发生高原反应,没有了适应性的比赛赛段,对于参赛者的身体无疑是极大的考验,而这也激发了我对本届比赛的无限期待。
  随着第一声枪响,车手们迫不及待冲出赛道,刚一开始,便不断有人企图突破大集团,形成领先小组。比赛进行到近2。分钟时,76号哈萨克斯坦车队的选手和146号玻利维亚车队的选手突围成功,在前方领骑,但很快就被大团追上。随后,76号再次突围,但大团未能让其“单飞”,比赛再次以大团进行。如此反复拉锯是比赛中的常态,每个车队都有自己的技战术安排:领骑或跟骑,一支车队中,谁负责领骑,谁负责冲刺,排兵布阵全在教练胸中。
  比赛进行到第一冲刺点前1公里时,26号乌克兰科尔斯队的瓦西里克·安德烈突出大团争夺,一路率先冲刺,紧随其后的是一个20人的追击集团。此时场边观众的呼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达到本届比赛的第一个小高潮。但最终,第一赛段冠军被日本车队夺走,黄衫、绿衫、圆点衫和蓝衫都找了自己的主人,但这些领骑衫的主人并不是往届环湖赛上人们所熟知的选手。

  7月16日,第二赛段西宁绕圈赛,是环湖赛举办16年来观众最多的一场比赛,数十万观众兴高采烈地守候在赛道两旁,只为一睹各国选手的飒爽英姿。本赛段全程道路平坦,分别在第二、四、六圈设置了3个途中冲刺点,适合冲刺型选手的发挥。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每当临近冲刺点,所有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眼看着选手们铆足了劲儿,在微弱的差距面前争分夺秒,不禁屏住呼吸,只等决一胜负的瞬间。最终,圆点衫“爬坡王”蝉联(因该赛段无爬坡赛,续第一赛段成绩),而其余的3件领骑衫以及赛段的冠军全部发生了变化。
  7月17日,第三赛段从多巴到贵德,从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到“天下黄河至清”的贵德县,真正的挑战来了——海拔从2000多米提升到3819米,真正是“从高原到高原的比赛”,难度可想而知。比赛开始后,选手一改往日的沉稳作风,拼抢激烈,不断有选手突围大团形成领先集团。伴随着连续的转弯和爬坡,只见选手的身躯时而纹丝不动,时而左右摇摆,爬坡时更是臀部与车分离,十分费劲,这其中,海拔近4000米的拉脊山让不少选手吃了苦头。
  好在这天风和日丽,从壮阔的丹霞地貌来到芦苇摇荡的千姿湖,一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站在赛段终点的贵德黄河大桥,你会发现一条全新的黄河——这里的黄河水是清的!为欢迎各国车手,当地的藏族妇女早已在桥头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姿就像黄河水,时而奔放,时而温婉。
  第四赛段,从贵德到青海湖,是这项赛事回到母亲怀抱里的路线——以青海湖命名,走向世界。沿途逐漸可以看到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在蔚蓝天空映衬之下,选手们一路领骑、破风、突围,你追我赶,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171号土耳其托库队的艾哈迈以4小时14分42秒的成绩获得赛段冠军,并以12分的领先优势穿上了象征冲刺王的绿衫。

2


  青海湖→刚察→祁连→门源→平安
  越往上,海拔越高,就越是吃力,车手低着头紧跟前面的车辆,调整呼吸和节奏,一点点与时间、海拔、空气竞赛,除了咬牙坚持,别无选择。
  第五赛段是青海湖到刚察的比赛,熟悉环法赛事的自行车迷都知道,在沿海边骑行,选手总会受到侧风影响,而侧风是自行车赛事中非常艰难的考验。青海湖清澈美丽,但因为高海拔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小气候出众,前几分钟还艳阳高照,后几分钟便是雷雨冰雹,甚至大雪纷飞。
  当日10时,比赛正式开始,虽然没有像前两届一样在风雨中进行,但是受侧风影响,比赛队伍没有出现往日大团骑行的场景。本赛段全长185公里,共设有3个途中冲刺点,分别位于20.03公里处的江西沟、67.15公里处的黑马河以及158.4公里处的泉吉。选手们从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出发,顺时针方向完成半圈环湖路段,这是环湖赛所有赛段中离青海湖最近的,因此被称为“最美赛段”。

  小团冲刺,大团追击,放出“兔子”(特指赛事中大部队里提早加速甩掉大部队的那个人),抓回“兔子”……在平静的青海湖边,22支车队近200名车手用速度和激情不断向人们展示他们的强大力量,破风手们不顾自己劳累,为自己车队的主将挡风遮雨,“兔子”们就像孤傲的英雄,在自己的“战马”上独自劈风斩浪,现场观众不断高喊着“加油!加油!”
  在我眼里,随着前几个赛段的结束,选手们已经慢慢进入了状态。特别是历届环湖赛老手,开始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经验。第五赛段的比赛结束后,延续了第四赛段的排名,各领骑衫没有发生变化。
  我一直很自豪,自己的家乡拥有大山大河的壮丽景色。当你站在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垭口时,雪山、针叶林、落叶林、草甸、湖泊、牛羊群……尽收眼底,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一那里就是号称,“东方瑞士”的青海省涮匕州祁连县。
  这个自然环境绝美的地方,却是今年环湖赛最严酷的赛场——设计者在这里为比赛队伍设置了海拔4120米的爬坡赛。因此,该赛段也被定义为环湖赛的“皇后赛段”(自行车比赛术语,意为多日赛中这一赛段将影响整个比赛的结果)。在世界男子公路自行车赛中,海拔超过3000米已算是极高海拔,而4120米则是最高的、环湖赛所独有的。
  “皇后赛段”共设一个途中冲刺点和两个H级(最高级)爬坡点。赛段终点位于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垭口,垂直爬坡、高原缺氧、变幻不定的气候……选手及赛车都将面临严酷的考验。当日早上天刚亮,空气里还夹杂着祁连草原散发的草香、前一夜下雨后泥土的味道,车队的机械师便早早起来,认真查看每一辆车的情况,做好及时的修补和调整。
  上午10时,比赛开始,虽值盛夏,但高原的清晨温度偏低,寒风刺骨。选手们全副武装,风驰电掣一般地从我眼前掠过。在一开始的绕圈赛,不断有选手突围大团,追击“兔子”。冲刺点后,领先选手纷纷回归大团,进入到爬坡路段。只见一些车手速度瞬间慢下来,在较陡的地方采用“之”字形路线缓慢上升。越往上,海拔越高,就越是吃力,车手低着头紧跟前面的车辆,调整呼吸和节奏,一点点与时间、海拔、空气竞赛,除了咬牙坚持,别无选择。沿途,一些选手因体力透支,脸部抽搐,嘴唇发紫,甚至不住地呕吐,行进异常艰难。
  最终,1号意大利车队的库内戈·达米亚诺突围,甩开领先集团,独自领骑,并在有史以来世界最高难度的比赛线路中第一个通过终点,斩获单站冠军。本赛段结束后,216号青海天佑德队的乔纳森·蒙塞夫将个人总成绩第一的黄衫收入囊中,仅仅领先第二名7秒。当我为此欢呼时,看到的却是青海车队其他车手掩面而泣。

  熟悉自行车运动的人都知道,公路自行车运动尤其讲究团队配合,队员之间相互帮助和牺牲个人利益尤为关键。乔纳森的黄衫是团队的荣誉,是车队董晓勇、张志衫等其他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由青海主办了16年的赛事,从来没有一個本土车队选手能够穿起黄衫,乔纳森是第一次,而且他的这件黄衫含金量十足,因为公路自行车赛中,“皇后赛段”是可以决定比赛走向的赛段。这个赛段中的成绩基本上会保持到最后。因此所有人都在大胆地猜想:“或许,今年是青海队拿到总冠军的最好机会。”

3


  平安→临夏→定西→天水→银川→中卫
  当天从天水出发,一路雨水相伴。中午时分,前面的队伍突然停止了,随即传来一个坏消息:“前方赛段发生大面积摔车事件,裁判暂时中断了比赛。”
  第七赛段至第十赛段,环湖赛从青海走向甘肃。选手骑行在祁连山脉壮丽的风景线上,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近旁成群结队的牛羊在草原上徘徊,时而低头啃草,时而抬头望向呼啸而过的车队,似乎对这些外来的客人并不陌生。这一充满诗情画意的赛程作为冲刺终点前的过渡,能够稍微缓解一下选手们的疲劳。
  赛程过半,由于前几段比赛较为艰苦,一些选手因身体不适、体力透支或旧伤复发等原因,不得不遗憾地退出了比赛。第八赛段的距离达到235公里,途中设有一个海拔3282米的H级爬坡点,可以说此赛段的成绩对比赛最终的成绩也将有很大的影响。比赛开始,大家都选择了稳扎稳打,不使出全力,而是跟骑大部队,保存体力。

  這一赛段对青海车队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发起了黄衫(总成绩领先者获得)保卫战,由216号乔纳森·蒙塞夫冲进12人的领先集团,其余青海车队的队员紧随,并使出全力轮流掌控比赛节奏,目的是让乔纳森保持在第一领先集团,以备最后的冲刺,同时阻挡后面的选手突围。我看到这些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几乎是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脸部都已经变了形。车队的董晓勇更是拼尽全力后因体力透支而退赛。其他车队的选手也是明争暗夺,互相牵制,黄衫的有力争夺者——已经穿有圆点衫(爬坡王)的拉米雷斯被一直盯梢,无机会突围。最终,青海队再次穿起黄衫领骑衫。乔纳森高挺的鼻梁,大大的眼睛,迷人的微笑,虽为外援,但他与青海藏族帅气的小伙子在五官上特别相似,得到黄衫后,他微笑着向现场观众招手,顿时迷倒一大片粉丝。
  公路自行车运动中,天气是影响比赛走势的主要原因,今年的天气给赛事馈赠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在天水至平凉的240公里路途中,比赛因暴雨终止,选手们可以借此机会做短暂休整。当天从天水出发,一路雨水相伴。中午时分,前面的队伍突然停止了,随即传来一个坏消息:“前方赛段发生大面积摔车事件,裁判暂时中断了比赛。”我连忙赶到“事故现场”,只见山洪冲下的泥巴已经将柏油马路覆盖,十几辆自行车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运动员们浑身泥泞,一些人的手臂和胳膊都已摔破,现场的后勤医务人员正在路边为伤者包扎。
  据现场人员描述,当时车队正极速通过这个路段,谁料山坡上突然冲下泥浆,虽然并不足以造成^员伤亡,但在快速、紧张的比赛中,一丁点儿动静和意外都会打乱赛车的节奏,致使大片车手连环摔车。“不知道选手们伤情怎么样,车队啥时候能再出发?”雨后的乡村公路上,一片混乱,有人在等待比赛重新开始,有人在抱怨这“可恶”的赛道,有人在大喊自己已经饿得没有办法继续等待。最终,经过裁判和组委会对赛段剩余路线的评估,决定终止比赛,各领骑衫均未发生变化。
  第十二和十三赛段,分别是银川绕圈赛和中卫绕圈赛。车队来到银川,就好像回到了李元吴建立的西夏王朝——环湖赛的车队正像那位开国皇帝的先锋部队,在银川平原奔驰,为近在咫尺的最终胜利而疯狂地前进,银川城也热烈欢迎着这些远道而来的“故友”。随后,从贺兰山下转战至因有效治理沙化土地而受到联合国表彰的中卫市,游人如织、青山绿水相伴的沙坡头,已经做好了准备为英雄颁发勋章。这两个赛段均进行得有惊无险,车手稳定发挥,比赛圆满结束。
  “远方的朋友们,尝尝青稞酒、喝杯酥油茶,这里是太阳的故乡,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循着藏族歌手增太多杰的祝酒歌,我们终于在终点迎来了本届赛事的冠军车队,他们经过14天的风雨兼程、奋力拼搏,13个赛段中各种地形和赛道的考验,以总成绩排名第一,获得2017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总冠军——他们是青海TYD洲际车队!这创造了国内车队在大型公路自行车赛上的最好成绩。
  当车队主教练陶宜林和其余工作人员将香槟酒搬到领奖台前,我同他们一起高举酒杯,庆祝这胜利的时刻。作为近几年来一直跟踪报道赛事,关注青海车队的记者,我亲眼见证了车队的成长、发展,以及为备战环湖赛而付出的艰辛。
  记得在青海湖至刚察的路上,一位藏族老阿妈告诉我:“我这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只是拉萨,在那里完成了我一生的朝拜愿望,这些队员们艰难地在高原完成骑行,他们也用自行车轮完成着心中的朝圣之路。”
其他文献
气候干旱.规模巨大,是人们印象中中国沙漠的特征,但这些似乎都与迷你沙摸搭不上边,它们仿佛是一个寂寞的旁支,被正统的沙漠家族遗忘了。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最多的国家之一,著名的大沙漠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等等,其中,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超过3个浙江省。广袤的沙漠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是西北大地上一道极其壮丽的风景。  然而
秋天是这片池杉林最美的时节,每到此时,那层层叠叠的红色便似红霞般排山倒海而来,在这个略显萧瑟的季节,这一片红显得格外耀眼。  春天,成千上万只白鹭时而静静地站在枝头,时而优雅地划过水面,营造出“漠漠水田白鹭飞,盈盈湖色一水间”的动人景象。  历史上,竹镇曾是抗日根据地,留下了峥嵘记忆。除了追忆烽火往事,作为多民族聚居地的竹镇,还能让人感受到别样的民族风情。  对于南京,你有什么样的印象呢?  这座
1889年5月15日,埃菲尔铁塔终于在塞纳河畔落成,在种种质疑和嘘声中,以现代主义旁若无人的气势拔地而起。俯视着古典穹窿顶建筑里的芸芸众生。  这是现代主义的滥觞。不能否认,科技的发展催生了艺术的进步。埃菲尔铁塔带来了人们对于传統感官的哗然,它是当时地球上最高的人造物体——凌空1056英尺(约325米),于是人们感官的视点发生了变化,重要的不是从地面仰视高空,而是从高空俯视地面。高空的距离和平面的
由于晶体颜色和风格不同,石化森林中的6片丛林分别被人们称为“彩虹森林”“水晶森林”“碧玉森林”“玛瑙森林”“黑森林”和“蓝森林”。  黄昏是欣赏沙漠的最佳时刻,夕阳下,彩绘沙漠像披上了一条条彩色丝带,随着落日渐渐西沉,沙漠的色彩也渐渐从明亮转变为暗沉。  保存完整的“报纸岩”,不同于周围的黄色岩石,其表面十分光滑,颜色偏黑,上面刻着许多象形文字和牛、羊、蜥蜴、人物、太阳等简单图案。  在2.25亿
“西方世界对于亚洲美食知之甚少,而亚洲美食博大精深。”  源于此,英国著名杂志《餐厅》从2013年开始,举办“亚洲50佳餐厅榜”评选活动,活动产生的榜单被不少媒体称为“亚洲餐饮界奥斯卡”,地位可见一斑。  到2017年为止,居于榜单首位的餐厅已经3年没有变更,而连续3年蝉联这“亚洲第一餐厅”宝座的,就是位于泰国曼谷的印度料理餐厅Gaggan。  主厨加甘的奋斗故事  印象中,“精致”与“印度菜”的
当雅利安人穿过保克海峡来到斯里兰卡,与当地人通婚、融合,一个新的种族就此诞生:僧伽罗人。随后,他们建立了庞大的僧伽罗王朝,创造并留下了僧伽罗水利文明。  “佛”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关键词。这里不仅有世界佛教最大的庆典——佛牙节,更有众多佛教遗址,比如那从印度移植而来,释迦牟尼坐在下面悟道成佛的菩提树。  郑和下西洋的舰队规模庞大,一路浩浩荡荡西行,而斯里兰卡则是他们补给之处。如今在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中
“瀑布天堂”中,上千条瀑布纵横交错,无论是唯美的“新娘头纱瀑布”,还是美国第二高的“摩特诺玛瀑布”,还是矮小的“酒碗瀑布”,都会带来无穷的惊喜。  历史上,这里曾是著名的三文鱼捕捞区,印第安人曾在此创造了辉煌的渔猎文化。而刘易斯和克拉克在当年穿越河谷探险的故事,更让人铭记并广为流传。  在河谷四十英里的土地上,几乎种植了所有品种的葡萄,从“阿尔巴利诺”到“仙粉黛”,各个品种差异极大,因此酿出的葡萄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东北黑龙江境内的兴凯湖便被一条新的中俄边界线划开。这个昔日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从此便分属两国,成为中俄界湖。  或许是因为距离太过遥远,也或许是因为它“界湖”的特殊身份,兴凯湖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鄱阳湖、洞庭湖、巢湖——这些“小兄弟”的名声在今天远在兴凯湖之上,而有关兴凯湖的成因、特征也是在最近几十年才被搞清楚的。  1975年,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影片《德尔苏·乌扎拉》上映
“没吃过武隆的羊肉,就等于没有来过武隆。”2006年,张艺谋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尝过武隆羊肉后,如是说道。  江口鱼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鱼肉细嫩是江口鱼的第一要素,配料则是另一个秘诀所在,几十种名贵药材,配合优质泡菜进行调味,终成经典。  羊角豆干是武隆独一无二的特色小吃,但在别处,离了当地的“六月黄”和山泉水,即使采用相同的制作工序,也无法复制出羊角豆干应有的风味。  素有“渝黔门屏”之称的
2001年,人们在成都金沙村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古文化遗址——金沙遗址,这是继三星堆文明衰落后在成都平原崛起的又—个古蜀国中心都邑。至此,它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不同阶段。而之后在此出土的一件仅重20克的小小金箔。则成为了首个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这就是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金饰整体呈圆形薄片,厚度仅0:02厘米。直径仅12.5厘米,整个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