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企业制胜的关键性竞争资源,对知识的有效管理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和发展战略。Web2.0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创造、传播和共享方式,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时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知识管理问题。面对信息爆炸、认知过载和知识有效共享与利用的矛盾,企业迫切需要研究Web2.0环境下新的知识管理策略和方法。为此,本文在剖析Web2.0的核心应用社会化标注的信息思想与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针对Web2.0环境下企业的知识共享与利用问题,对基于社会化标注的群体知识形成机理、企业员工群体积极参与企业资源标注的激励机制和企业资源社会化标注的质保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了基于社会化标注的群体知识形成的螺旋模型。从本文研究的社会化标注技术基础和群体智能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社会化标注的信息思想、技术原理、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化标注中群体智能的涌现,界定了群体知识的概念,分析了基于社会化标注的群体知识形成机理及群体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知识转化过程,构建了基于社会化标注的群体知识形成的螺旋模型,阐释了基于社会化标注的群体知识形成的具体过程、方法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验验证了基于社会化标注的群体知识形成过程。(2)提出了基于拓扑势理论的标签网络知识挖掘方法。首先,改进了社会化标注系统模型,增加了对标签间关系的标注,提出了基于群体评价的标签间关系标注方法,实现了标签网络的构建。然后,在比较、分析了基于聚类系数和基于拓扑势理论的两种社区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拓扑势理论的标签网络知识挖掘方法,实现了社会化标注中员工群体对资源的共识性认知知识的挖掘。(3)提出了基于改进熟人免疫法的网络重构方法。认知的渐进性决定了群体知识形成过程的渐进性。为了将员工对资源的新认知及时体现在标签网络中,提出了标签网络重构策略,在比较分析复杂网络上的各种免疫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复杂网络上的熟人免疫方法,提出了基于改进熟人免疫法的网络重构方法,确定了标签网络重构时机,实现了标签网络重构和群体知识形成的螺旋提升过程。(4)构建了企业资源标注员工参与的激励机制框架模型。标签是员工通过社会化标注共享的微知识,是基于社会化标注形成的群体知识的基础和来源。为了保证标签数量,为群体知识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知识来源,构建了激励员工参与企业资源社会化标注的激励机制框架模型,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绩效考核方法设计了企业资源社会化标注的员工参与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设计了激励员工参与企业资源标注的一系列策略及激励的保障措施,可以保证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的标签数量。(5)构建了企业资源标注的质保机制框架模型。标签质量决定基于社会化标注形成的群体知识的质量。为此,为保证标签质量,提出了群体绩效评价的思想,改进了社会化标注系统,以员工标注动机引导和标注行为规范的非强制性软约束为基础,以对员工标注结果的群体评价为保障,设计构建了从标注动机引导、标注行为规范到标注结果评价的全员参与的全过程质保框架模型,并分别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设计了相应的质保机制,保证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的标签质量。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基于社会化标注的群体知识形成机理及机制的研究,不仅对进一步补充、完善和丰富协同认知和知识管理等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为企业提供了一种Web2.0环境下高效、低成本、易实现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方法,有助于企业共享文化和协作精神的形成。所获得的群体知识还可用于知识的检索和过滤。因此,本文研究有助于推动社会化标注方法在知识管理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拓宽企业、组织知识管理实践的思路和途径,对知识管理的推广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