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透、瘦、漏”三部曲,彰显课堂教学简约美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历经风风雨雨,已经从“蜜月期”进入“调整期”。诸多新课程理念,如目标多元、尊重差异、重视过程、关注体验等,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繁华背后,我们看到不少数学课,特别是公开课追求内容上的大与全,形式上的新异,本质上却显现出肤浅,缺乏深度、灵动。高纪良教授以太湖石的“瘦、漏、透、皱”之美引申为有效课堂的“高氏评课法”。在分享高教授的智慧基础上,笔者提出追寻“透、瘦、漏”三部曲,彰显课堂教学简约之美。
  第一部曲:教学内容上的“透”。
  将教学内容剥茧抽丝,提取精华,“简约”并不是简单地压缩和简化,相反,它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寓丰富于简单之中,达到知识上的圆融通透。
  首先,教师要“三吃透”,即吃透课标、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教师在课前要深入研读教材,反复叩问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挖掘内隐意蕴,把握教材精髓。其次,要“看透心”,教师要看透学生的心找准教学起点,学生则要看透教师的心找准问题的切点。最后,教师要扣住重点,找准知识支点。
  下面跟大家分享杨玉东博士与教师们一起做的课例——“面积计算的复习课”。课堂上分为几个步骤。
  1.学生容易忘记的知识重新温习一遍。
  2.学生没有掌握的难点再次讲解一遍。
  3.已经掌握的知识再次进行巩固和加强。
  4.设计变式练习有层次地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拔高学生思维层次。
  5.将学过的内容系统地梳理一遍,引导学生分析教材。
  最终帮助学生获得一张关于面积公式间实质性关系的概念图。
  该案例中我们看到学生们经历了面积公式学习的纵向数学化过程,这节复习课仅仅是“复习”吗?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们的用心,精心打磨教学链上的每一个知识结点,使其前呼后应、上下贯通,达到知识上的圆融通透,给人以明晰、凝练的课堂“简约美”。
  第二部曲:教学内容上的“瘦”。
  删繁就简的课堂是教学中的大气度,标新立异的课堂是教学中的大智慧,它们折射出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与深刻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及时清点教学内容,养成追寻教学内容简约美的素养,呈现出课堂中的智慧张力。笔者在北师大学习期间曾倾听华应龙老师的“融错”专题讲座,分享了他的“角的度量”教学案例,感受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案例中,华老师改变教科书中的主题图信息,大胆创设学生们都玩过的“滑梯”情境,并隐去教材上的“二合一看”诀窍,即“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一条边和0刻度重合,看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华老师抓住量角的本质(量角器上的角需重叠在要量的角上)一语点破,让课堂变得“自能”与“自得”。
  又如,不少教师为追求课堂的看点,刻意挖掘教学内容以外的东西,在教学内容上追求大而全。表面上课堂显得饱满,本质上却是肤浅。有智慧的教师懂得“以少胜多”。请看“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两种不同内容组织方法的比较。
  “A做法”1.先课前观察:美丽的千岛湖与农夫山泉的广告;后提问题——估计及测量瓶子的高度。2.先猜一猜剩下这瓶水的几分之几?再追问测量什么?用什么测量?最后计算结果并编一编。3.应用拓展:①算一算;②想一想。
  “B做法”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分数应用题”,然后告诉学生们这就是今天复习的内容,并说这5个字只占这支粉笔能写字数的。教师提问:“这支粉笔能写多少个字?”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纷纷举手回答。教师接着问:“那么剩余的还能写多少个字?你能用算式表示吗?”学生得出两种答案:200-200×和200-(1-)。教师又拿起一支粉笔并把它折断,拿出其中一段说:“这段占全长的,另一段能写180个字,你们有办法求出它一共能写多少个字吗?”
  “A做法”创设:喝矿泉水、算矿泉水、生产矿泉水、销售矿泉水、购买矿泉水等一系列情境,将复习内容贯穿其中,是一节较为完整的复习课。相比之下,“B做法”通过两支粉笔蕴含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的自然回忆,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内容,简单的教具,简单的线索,简单的课堂,教学过程显得丰富厚实,凸显主体。貌似平常的课学生却学得有滋有味。“简化”意识较强的,采用“B方法”的教师善于抓小放大,删减教学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深刻而扎实。教师“隐性的丰富”支撑课堂内容“显性的简约”,彰显智慧张力的课堂简约美。
  第三部曲:教学行为的“漏”。
  教学的留白,给了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和“空气”,课堂上显现出教师的“不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师生的教学行为亦如此。教师把握住教学的“必须为”之处,合理处置教学的“不须为”之处,此乃课堂简约之大智慧。
  【教学原貌】苏教版三年级“认识分数”一课,教材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先填一填,再读一读。(如图1所示)
  【留白设想】把最后一次操作中的阴影部分的后面分隔线隐成空白(如图2所示)。让学生填写阴影部分表示的分数。
  【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由于最后一张图例中阴影部分后面已经没有了明确的分隔线,学生失去了直接的参考。部分学生通过直观想象来估计分数;另一部分学生则通过判断推想分数,经教师引导验证后学生能轻松发现规律并推想出后续的分数。
  此案例教师智慧的“留白”,学生为了填补它,千方百计地寻求解决悬念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思维含量,比起原来的“直白”能看得广一些、想得深一些、做得多一些,彰显课堂“留白”的简约美。
  放远视野——美国初一数学课学什么?
  第一组题目:3×3,5×5,8×8,2×4。
  第二组题目:25×25,24×26。
  第三组题目:如果38×38=1444,那么37×39=?
  你能不计算就得出结论吗?
  你从上面题中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般公式表示吗?
  该教学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留出充足的时空让学生学思维、学方法、学探究。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具有普遍性,而“三”具有阐释与演绎的功能。由“一”演绎至“三”,其中蕴含着教师的“漏”的艺术,让学生的思维不“搁浅”,彰显课堂的高效简约美。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龙湖教委办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我们崇尚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于是,小小的我也曾在作文本上写下理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总是有人问我:你为什么那么会写?你的课为什么上得那么轻松?学生还学得不错!我想说,我的梦想之所以能真正扬帆起航并取得小小的成果,离不开四个平台的搭建,或者说是帮助我成长的四个法宝。  悦读书,让精神世界饱满丰盈  我的广泛阅读是从
一、跟进亮点,留住瞬间  课堂上生成的思维亮点往往是点燃师生智慧的火花,教师若能及时捕捉课堂亮点,相机跟进,将会使课堂异彩纷呈。  笔者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的课后练习时,有一道题目是:“学校里有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25.12米,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大部分学生的列式是:3.14×(25.12÷3.14÷2)2,即先求圆的半径,再利用圆面积计算公式求面积。笔者跟进提问:“大家还有其他方法吗?
一  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是近年来教师热议的一个话题。随着试点的启动和扩大,这一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触动了越来越多教师的神经。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法定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在法律上确立了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分类与适用、教师资格条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等作了明确规定。199
“拿别人的伞做好事”,“捡起4张500块钱,还给老大娘”,“出门捡到一亿元,10元一张,叠起来有语文书那么厚”……这是从一些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段落。我们初读这些“逼疯老师”的“神作文”时会忍俊不禁,但再读之后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是现在的孩子离现实生活太远了吗?还是他们的想象太过天马行空?  学生写作文时,为何想象和推理多于现实生活?为何写一些真实的东西、表述一些真实的情感这么难?一方面,说明我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子痫前期孕妇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120例子痫前期孕妇心理状况,并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孕妇SAS、SDS
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阅读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文体不同,风格不同,表现的手法及方式也不同,教学方
目的:探讨循环质量管理(PDCA)护理模式在乳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1月行PICC置管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静谧的夜晚,撩人心绪,听着外面的虫鸣蛙叫,不久便进入了梦乡,仿佛见到一位梳着长辫子的老师,在给不谙世事的我们上课。“一年级语文,二年级数学,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她上课的第一句话总是这样,因为,我们是四个年级的学生在一起上复式课。课上,没有一个同学捣乱,也没有人听其他年级在讲什么。老师,就像一根有磁力的魔棒,她走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就连下课晒太阳我们也围在她的身旁。她是我们的偶像,我们是
一天傍晚,儿子放学回家后和他爷爷一起带上轮滑车到楼下玩。刚到楼下,儿子突然发现地上有一根未燃放的烟花,他兴奋不已,犹如捡到了宝贝,迫不及待地捡了起来,激动地对爷爷说:“爷爷,快帮我点燃烟花,这种烟花最好玩了。”爷爷对他疼爱有加,当然言听计从了,很快就帮他点燃了烟花,瞬间火花四射。突然,一丝火花飞溅到儿子的衣服上,烧破了一个洞。  这下,儿子慌了,脸色也骤然间晴转阴,害怕地说:“糟了,我犯错误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