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计划外增加“货币等价物”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nl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个被忽略的重要理论 "货币等价物"(这与"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无关)是一个既老又新的概念。说它老,是因为这是马克思于一百多年前在《资本论》中提出来的。说它新,因为它是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忽略了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马克思在考察可变资本的周转时,以A和B两个资本为例进行比较,两者规模、条件相同,就是资本周转时间不同。A一年周转十次,B一年周转一次。在A的场合,工人"从企业开办后的第二个周转期间起,它已经是用工人本身在第一个周转期间生产的价值产品"来支付——补偿他们从社会购买——取走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但在B的场合,"这种情况
其他文献
<正>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个人集资筹办的集体工商业与服务行业在兴起,个体小商品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广大农村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推广,相当部分城乡集体、个体经济户收入明显增加,手头货币大大增多。与此同时,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也有相当一部分经济户由于经营不
随着双核CPU芯片逐渐成为电脑配置的主流“,双核”也成为了今年最流行的词汇之一。近期,轻骑兵也推出了自己的“双核”音箱——X100。
期刊
广谱哲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有它自己生长发育的历史,从科学产生的内在过程研究这段历史,研究它产生的背景、它的探索过程以及它产生的主客观条件,对于科技史以及科技工作
<正> 最近几期《金融研究》刊登了讨论马克思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数量是否一致的文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意见:一是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数量论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来看都是一致的;二是即使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流通与货币数量论实质上根本不同,完全对立,所谓相同点也仅仅是形式上、表面上的;三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马克思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数量论都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但是这两种理论的渊源及货币本质观根本上是不同的、对立的。我赞成第三种意见。下面作些具体分析。
期刊
甲状腺手术中防止喉返神经损伤。方法 于气管食管沟区喉返神经走行的路线上进行了解剖。结果 解部左侧喉返神经116条,右侧166条,因瘢痕粘连损伤2条,甲状腺癌侵及神经整块切除18例,300例病人
<正> 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并发膈疝临床少见,一旦发生常可危及患者生命,尤其术后早期,由于手术后的疼痛和其它并发症的存在,及时诊断较困难,而延误治疗。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相
<正> 《金融研究》1982年第9期刊登了王隆昌同志《货币的时间价值及其第六职能》一文(以下简称《职能》),读后对其勇于理论探索的精神深感敬佩。但对文中的论点,对论据的理解引证方面又有些不同看法、在此提出商榷意见。
本文通过对26例平滑肌肉瘤的诊治分析,认识到其临床及病理诊断的非确定性,提出对有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块三大症状者,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并积极予以GI、胃镜检查,并推荐进行上腹部CT扫
<正> 近四年(1979—1982年)银行存款大量增加,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贷款,而各项贷款在整个信贷资金中的比重又在大幅度下降,按理说银行的信贷资金是很富裕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近四年信贷收支逆差超过过去26年的总和,不得不靠发行货币来平衡,致使市场货币量的增长大大超过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长,信贷资金异常紧张。这主要原因是,通过信用渠道集中的资金,并未全部用于扩大信贷范围的开支,而是有相当一部分支持了财政,或者被长期占用,不能参与周转。1982年末,信贷资金总额中可供长期使用的资金,包括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