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子宫颈细胞学与液基细胞学检测子宫颈病变的比较与评价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传统子宫颈细胞学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 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子宫全切术后病理诊断子宫颈CIN的病例335例,术前均行传统子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测,对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子宫全切术后病理诊断子宫颈CIN病例346例,术前均行子宫颈TCT,对两组病例采取回顾性分析,与术后病理诊断相对照,比较两种术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漏诊率.结果 对子宫颈CIN I病例,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与TCT检测漏诊率分别为22.05%(56/254)和7.81%(20/256),对子宫颈CIN Ⅱ病例分别为34.04%(16/47)和9.09%(5/55),对子宫颈CINⅢ病例分别为64.71%(22/34)和28.57%(1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CT对子宫颈疾病的早期筛查及诊断优于传统的细胞学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及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HnRNP A2/B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临床的关系.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46例NSCLC组织标本和3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c-met、HnRNP A2/B1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NSCLC组中,c-met及HnRNP A2/B1的mRNA阳性率(65.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淋巴瘤的治疗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提高淋巴肿瘤的诊治水平,由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省肿瘤医院、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社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抗癌协会全国淋巴瘤学术大会将于2011年5月13日至1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届时会议将邀请国内外淋巴瘤临床、病理、基础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就淋巴瘤的诊治及研究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专题报告和讨论,并就“难治l生淋巴瘤诊断治
期刊
目的 探讨适合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治疗方式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1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利用寿命表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Log-rank检验差异性,以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1例中33例(80.5%)3年内复发,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
说明:(1)本索引关键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关键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3)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
期刊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肺癌分期、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46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化疗前后常规检查血清CEA、NSE、CA125,评估其变化,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4个周期化疗.结果 46例患者中,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升高者为60.8%(28/46),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为66.7%(6/9),非小细胞肺癌(NS
目的 探讨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优势.方法应用DHPLC技术检测4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基因第19与21外显子突变情况,并应用DNA直接测序法验证DHPLC检测基因突变的准确性.结果49例NSCLC患者中,应用DHPLC检测出13例EGFR基因突变;其中第19外显子缺失突变10例(76.92%);第21外显子替代突变3例
目的 研究RNA干扰(RNAi)对肾癌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干扰前后肾癌细胞对长春新碱(VCR)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根据mdr-1基因设计3条小干扰RNA(siRNA)序列,在质粒的介导下转染肾癌A498细胞,RT-PCR法分析转染前后mdr-1 mRNA表达水平,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进而利用慢病毒包装siRNA重组质粒,感染A498细胞,RT-P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26例胸腰椎转移瘤,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26例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6分下降为2.0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未发生骨水泥渗漏到椎管现象.结论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瘤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思看的脊柱功能,疗效满意。
期刊
目的 分析ABCG2和空泡型ATP酶(V-ATPase)在非小细胞肺癌(NSCIC)病理分类、TNM分期、病理分级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相关性.方法对92例NSCLC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ABCG2和V-ATPase的表达.结果ABCG2、V-ATPase在腺癌和鳞癌中有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0).ABCG2在腺癌TNM分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式断层CT(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CEA、CA19-9升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7例结直肠癌术后CEA、CA19-9升高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图像采用视觉和半定量分析,所有病例最终确诊依据为再次手术病理结果、多种影像学检查或临床随访证实,将显像结果与临床随访所作出的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87例结直肠癌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