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i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大肠癌中Ang-4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Ang-4蛋白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大肠癌组织中Ang-4蛋白的表达,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Ang-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20例正常肠黏膜作为对照组。结果Ang-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75.6%)明显高于正常肠组织(20.0%)(P〈0.001);Ang-4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浸润深度无关(P〉O.05),与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Ang-4在大肠
其他文献
在定量分析水稻细胞过敏反应(HR)方法中,溴酚蓝染色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伊文氏蓝染色法。线形回归分析显示,在0.625~20μg·mL^-1范围内的溴酚蓝最大光吸收值与其浓度间的相关系数
目的研究maspin基因在乳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0例良性乳腺疾病和67例乳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博莱霉素(5mg/kg)气管内注入建立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采用HE染色、Masson三联染色、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29例,术后留置F7双J管,6~8周后拔除。拔管
应用两种植物T-DNA插入突变体PCR鉴定方法,即“三引物法”和“双引物法”对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atsuc3(目的基因两条染色体均发生T-DNA插入的纯合突变体)进行鉴定和比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