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小鼠进行酒精肝毒性实验,并用天麻素(50,80和100 mg·kg-1,ig)治疗。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水平用商业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对肝组织进行切片分析。利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微粒体组分中细胞色素P4502E1酶(CYP2E1)的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检测该蛋白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天麻素
【机 构】
: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德天然产物研究联合实验室,CentreofMolecularandEnvironmentalBiology(CBM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小鼠进行酒精肝毒性实验,并用天麻素(50,80和100 mg·kg-1,ig)治疗。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水平用商业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对肝组织进行切片分析。利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微粒体组分中细胞色素P4502E1酶(CYP2E1)的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检测该蛋白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天麻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五倍子、黄芩、金银花、板蓝根、连翘、薄荷和山楂7味“药食同源”中药及其组方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中的抑菌作用,筛选“药食同源”中药组方的最佳配比并初步确定该中药组方的脱色方法。方法使用水煎煮法提取各单味中药及其组方的活性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纸片扩散法和平板培养法测定其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设计7因素2水平的正交试验,采用抑菌圈的直径作为评判指标初步确定最优抑菌配比。以最佳配方水提液为原料,用活性炭吸附法、大孔树脂脱色法、H2O2氧化脱色法
北沙参(Radix Glehniae)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 ex Miq.)的根,是临床上常用中药。本品性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益胃生津、养阴清肺之功效,主要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等症。研究表明,北沙参所含的主要成分有香豆素、木脂素、聚炔类、多糖类等。其中多糖类成分为其活性成分之一,多糖类成分含量最高,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调节机体免疫等功能。北沙参多糖主要通过以下3方面发挥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①对免疫系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血小板参与的血栓性炎症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拟人参皂苷-F11(PF11)是西洋参茎和叶中的一种三萜皂苷,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其能够显著抑制大鼠永久性和短暂性脑缺血损伤。然而,PF11能否通过调节血栓性炎症而改善栓塞性脑缺血损伤尚未见报道。方法采用大鼠血栓大脑中动脉阻塞(eMCAO)模型,结合神经行为学、Western印迹、免疫荧光等检测技术,考察PF11对eMCAO所致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改善作用及血栓性炎症相关的调控机制。结果每天单次尾静脉注射(iv)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采用的PD治疗药物主要为多巴胺能药物,如美多芭等,其通过补充脑内多巴胺的含量来缓解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症状。但多巴胺能药物仅能做到对症治疗,并不能延缓PD的病程发展,同时其使用也受到一些不良反应的限制。目前研发PD治疗药物的研发策略主要是改进已有的多巴胺能药物、针对最新研究发现的新的分子靶标开发新药和通过“老药新用”发掘潜在的治疗药物。其中,大部分的研究关注于新的分子靶标,包括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酯(NADPH)氧化酶、核受体相关1(N
生物碱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具有十分复杂的环状结构,氮元素多包含在环内,具备类似碱的性质,过去又称为赝碱,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中十分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高脂血症属于常见的慢性疾病,是指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异于正常所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的统称。血脂异常临床表现为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生物碱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通过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