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锅”不是某人的外号,而是班级中易怒群体的代称,讲究些的叫做“情绪失控”。想一想,他们确实有些像高压锅: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特别是来自内心的,来自同伴、师长的舆论。所以,他们经常在团体生活中展示出暴烈的表象,容易发怒,发怒时喜欢找人或是借物撒气,似乎随时都有膨胀爆裂的危险,看上去确实有些可怕!
相信每个班主任都会在自己的班级中遭遇到“高压锅”,一个就够呛,如果数量大,则让人头疼不已。有老教师回忆说:过去没有那么多的“高压锅”,为什么现在屡见不鲜了呢?在我看来,“高压锅”的剧增是当下社会和教育窘状的反应。
首先,婴幼儿时期过于娇宠是造成此类性格特征的根本。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家庭中体现出“超能力”: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目无尊长,撒泼耍赖,几乎到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程度。父母,爷爷奶奶似乎要把自己人生的亏欠都弥补与孩子,有求必应。再加上天性护犊,这些孩子打小就有了一种意识——“老子天下第一”。所以,长大后的他们更不知道敬畏,不晓得规矩,以自我为中心,想发作就发作。
其次,活动的缺失使得太多的孩子身体蓄积能量没有得到发散,而最终只能以瞬间爆发的形式呈现。此条参看孙云晓教授的“男孩危机观”,相信你能认同。试想,活动课的取消,体育课的不足,学校场地狭小导致孩子运动量的缺乏,这些因素都使得原本好动的孩子感到束缚。更何况现代教育的“校园安全观”,企图在学校教育体制下为儿童提供完全的庇护,不愿意或者说是主观忽视了儿童在正常活动中的自然受损,一味地通过规矩制约,这也导致孩子过于压抑。殊不知,在这样的监控式“呵护”下,就像给高压锅不断增压。况且,部分家长在儿童受伤后和学校界定责任时采取了一些过激措施,也使得学校职能性防御力加强,结果只能是对儿童在校期间的管理变得更加苛严。
第三,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结构变化也使得孩子变得暴躁。随着养殖,生产,加工等程序的工业化,快捷化,食品安全情况不容乐观,孩子的饮食结构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激素的过量摄入危害着他们的健康,也势必改变其性情,变化其气质。所以,“高压锅”的出现成了常态,必须得到关注和化解。
在我的十余年班主任工作历程中,遇到过不少“高压锅”,和他们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不过有一个共同点值得一提:我们最终都成了朋友。每逢教师节,最早出现在校门口的身影,都是记忆中的一个个“高压锅”。说到和“高压锅”的交往,我有几个“秘诀”可以分享。
其一,要使用“冷处理”。当要打开高压锅取食时,要先让高压锅充分冷却,不要强硬开锅。这点启发我们,在做“高压锅”教育工作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凉他一段时间,让他充分思考,有谈话的心理准备,也让他观察教师,观察环境,甚至是观察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冷处理”还包括教师和其交谈时不要“唱高调”,不要把后果说得严重化、夸大化,威胁恐吓只能加重他们内心的敌对心理,于事无补。例如“高压锅”小国同学有次在班级值日时拒绝服从劳动委员的指派,在班委还没反应过来时,先行扇了班委一耳光。当他和班委一起被带到我的面前时,他摆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在他看来,我是要为班委“讨个公道”的,而他又将面临惩罚“三套车”——抄书,检讨,道歉。但相反,那次我没有声色俱厉地让他反省,而是轻描淡写地请他道个歉,随后让他离去。我知道,和他的交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问题的,与其给予“严厉打击”,不如让他“心存感激”,把点滴感动化作转变的信念。“高压锅”离开后,我和班委继续谈心,告诉他这么处理的原由,取得班委的理解。同时,我也代“高压锅”再次道歉,求得她的原谅。
其二,要让其有地儿“出气”。如何确保用高压锅煮食的安全呢?安全阀门要保持畅通。所谓安全阀门,不就是出气孔么?当孩子出现暴怒,无法控制时,可以给他一些时间,让其适当“发作”,不要急于在第一时间予以制止。只要不伤害到其他同学,能量释放对“高压锅”而言,是必须的。经常会发现,孩子闹腾一下后,自己就安静下来了。例如“高压锅”小王在很多时候是不受自己和他人控制的:别人碰了他一下,发作;本子没有发到手,发作;课堂上老师没有请他发言,发作;排路队时脚被踩了,发作。可以说,要及时处理他的问题,必须配备专职“保姆”。于是,每当他有事发生的时候,我并没有及时“奔赴现场”,总是留给他几分钟,让他撒撒气,发泄一下。当然,事先我已经告诫其他同学,有事发生时,他们只需报告当班教师即可,不必“挺身而出”。当事时,他的样子看上去很可怕,可是稍过一下子,自然也就好转。类似的情况发生得多了,他自己也觉得不应该,闹的频率渐渐就少了。
其三,要注重“日常保养”。使用高压锅特别要注意日常保养:更换皮带,检查安全气阀,擦拭内外壁等,常用常新,及时排除隐患。教育转化“高压锅”一类的孩子,很重要的也是日常和他们保持联系,建立起信任和亲密的朋友关系。例如,可以多让这些孩子在你的身旁听讲,或是相互述说心情故事;可以分享食物,日用品;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即使不请他们发言吧,也可以多在其身边停留,抚一下他的小脑袋,让他感觉到教师对其是充满关爱的;可以在他们表现好时,大张旗鼓地表扬;可以和家长取得联系,获悉其在家中的点滴表现,在对话中不经意地述说,让他感觉受到切实的关注……有一次社会实践,我发现一个“高压锅”军训后没有去洗澡。他感觉许多人簇拥在一起洗澡很麻烦,也不好意思。于是,我提出——到教师宿舍洗澡。我能分明地看到他的惊讶。我随即补充道:没什么,我们是朋友。那一次,我分明能感受到他心里充满的温暖和感激。
我们都知道用高压锅煮食好处多,味道香,烹饪质量好,营养价值高。同样,只要你和“高压锅”式的孩子相处得当,他们会用百倍的热情来回报你。瞧,最先回来看望你的,不就是曾经的“高压锅”们么?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
(责任编辑:郭敬燕)
相信每个班主任都会在自己的班级中遭遇到“高压锅”,一个就够呛,如果数量大,则让人头疼不已。有老教师回忆说:过去没有那么多的“高压锅”,为什么现在屡见不鲜了呢?在我看来,“高压锅”的剧增是当下社会和教育窘状的反应。
首先,婴幼儿时期过于娇宠是造成此类性格特征的根本。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家庭中体现出“超能力”: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目无尊长,撒泼耍赖,几乎到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程度。父母,爷爷奶奶似乎要把自己人生的亏欠都弥补与孩子,有求必应。再加上天性护犊,这些孩子打小就有了一种意识——“老子天下第一”。所以,长大后的他们更不知道敬畏,不晓得规矩,以自我为中心,想发作就发作。
其次,活动的缺失使得太多的孩子身体蓄积能量没有得到发散,而最终只能以瞬间爆发的形式呈现。此条参看孙云晓教授的“男孩危机观”,相信你能认同。试想,活动课的取消,体育课的不足,学校场地狭小导致孩子运动量的缺乏,这些因素都使得原本好动的孩子感到束缚。更何况现代教育的“校园安全观”,企图在学校教育体制下为儿童提供完全的庇护,不愿意或者说是主观忽视了儿童在正常活动中的自然受损,一味地通过规矩制约,这也导致孩子过于压抑。殊不知,在这样的监控式“呵护”下,就像给高压锅不断增压。况且,部分家长在儿童受伤后和学校界定责任时采取了一些过激措施,也使得学校职能性防御力加强,结果只能是对儿童在校期间的管理变得更加苛严。
第三,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结构变化也使得孩子变得暴躁。随着养殖,生产,加工等程序的工业化,快捷化,食品安全情况不容乐观,孩子的饮食结构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激素的过量摄入危害着他们的健康,也势必改变其性情,变化其气质。所以,“高压锅”的出现成了常态,必须得到关注和化解。
在我的十余年班主任工作历程中,遇到过不少“高压锅”,和他们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不过有一个共同点值得一提:我们最终都成了朋友。每逢教师节,最早出现在校门口的身影,都是记忆中的一个个“高压锅”。说到和“高压锅”的交往,我有几个“秘诀”可以分享。
其一,要使用“冷处理”。当要打开高压锅取食时,要先让高压锅充分冷却,不要强硬开锅。这点启发我们,在做“高压锅”教育工作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凉他一段时间,让他充分思考,有谈话的心理准备,也让他观察教师,观察环境,甚至是观察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冷处理”还包括教师和其交谈时不要“唱高调”,不要把后果说得严重化、夸大化,威胁恐吓只能加重他们内心的敌对心理,于事无补。例如“高压锅”小国同学有次在班级值日时拒绝服从劳动委员的指派,在班委还没反应过来时,先行扇了班委一耳光。当他和班委一起被带到我的面前时,他摆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在他看来,我是要为班委“讨个公道”的,而他又将面临惩罚“三套车”——抄书,检讨,道歉。但相反,那次我没有声色俱厉地让他反省,而是轻描淡写地请他道个歉,随后让他离去。我知道,和他的交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问题的,与其给予“严厉打击”,不如让他“心存感激”,把点滴感动化作转变的信念。“高压锅”离开后,我和班委继续谈心,告诉他这么处理的原由,取得班委的理解。同时,我也代“高压锅”再次道歉,求得她的原谅。
其二,要让其有地儿“出气”。如何确保用高压锅煮食的安全呢?安全阀门要保持畅通。所谓安全阀门,不就是出气孔么?当孩子出现暴怒,无法控制时,可以给他一些时间,让其适当“发作”,不要急于在第一时间予以制止。只要不伤害到其他同学,能量释放对“高压锅”而言,是必须的。经常会发现,孩子闹腾一下后,自己就安静下来了。例如“高压锅”小王在很多时候是不受自己和他人控制的:别人碰了他一下,发作;本子没有发到手,发作;课堂上老师没有请他发言,发作;排路队时脚被踩了,发作。可以说,要及时处理他的问题,必须配备专职“保姆”。于是,每当他有事发生的时候,我并没有及时“奔赴现场”,总是留给他几分钟,让他撒撒气,发泄一下。当然,事先我已经告诫其他同学,有事发生时,他们只需报告当班教师即可,不必“挺身而出”。当事时,他的样子看上去很可怕,可是稍过一下子,自然也就好转。类似的情况发生得多了,他自己也觉得不应该,闹的频率渐渐就少了。
其三,要注重“日常保养”。使用高压锅特别要注意日常保养:更换皮带,检查安全气阀,擦拭内外壁等,常用常新,及时排除隐患。教育转化“高压锅”一类的孩子,很重要的也是日常和他们保持联系,建立起信任和亲密的朋友关系。例如,可以多让这些孩子在你的身旁听讲,或是相互述说心情故事;可以分享食物,日用品;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即使不请他们发言吧,也可以多在其身边停留,抚一下他的小脑袋,让他感觉到教师对其是充满关爱的;可以在他们表现好时,大张旗鼓地表扬;可以和家长取得联系,获悉其在家中的点滴表现,在对话中不经意地述说,让他感觉受到切实的关注……有一次社会实践,我发现一个“高压锅”军训后没有去洗澡。他感觉许多人簇拥在一起洗澡很麻烦,也不好意思。于是,我提出——到教师宿舍洗澡。我能分明地看到他的惊讶。我随即补充道:没什么,我们是朋友。那一次,我分明能感受到他心里充满的温暖和感激。
我们都知道用高压锅煮食好处多,味道香,烹饪质量好,营养价值高。同样,只要你和“高压锅”式的孩子相处得当,他们会用百倍的热情来回报你。瞧,最先回来看望你的,不就是曾经的“高压锅”们么?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
(责任编辑:郭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