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的仪式理论探赜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6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爱德华·泰勒、罗伯逊·史密斯以及弗雷泽发展而来的仪式理论已经成为文学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20世纪的西方学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方法进一步对仪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破译.神圣与世俗的仪式研究者涂尔干强调仪式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唤醒人的社会情感,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文化与功能的仪式研究者马林诺夫斯基宣称仪式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强个人的自信,完善个人的道德习惯;象征与符号的仪式研究者维克多·特纳关注仪式中的象征符号,认为仪式是人类创造意义的行为;过渡与结构的仪式研究者埃德蒙·利奇阐释了结构主义的精神理念在仪式中的应用,仪式架设了一座人类获得神的权力的桥梁.文学人类学是从比较文学中孕育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分析这四位学者的仪式观,我们可以对以往的仪式及其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也为当代比较文学的仪式研究范式提供重要的学术资源.
其他文献
农村产业融合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依据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具有东高西低的特征,呈现空间正相关性.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单元,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要实现农民增收,需要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充分发挥农村产业融合扩散效应、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
目的 探讨CD38在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及在炎症反应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建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给大鼠脑海马注射Ad-siCD38腺病毒,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神经元形态变化,用高尔基体染色法观察脑神经元及树突棘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FAP阳性细胞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NF-kB、TNF-α、IL-1β、I
新时代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重大成就包括构建起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长效机制,以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协同推动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根本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始终把牢全面从严治党的主线逻辑、首要原则、深厚根基、重要方略、关键性举措、重要着力点,打好监督执纪问责、正风肃纪反腐的“组合拳”,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确保党始终不变质、不变
在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互鉴互赏过程中,文化影响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改变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力量.文化影响力不是某种单一的“力”,而是由多种“力”构成的系统结构,从文化影响力生成的全过程来看,文化影响力系统结构的力量要素主要包括主体互动力、思想同化力、信息传播力、价值渗透力、形象吸引力、行为支配力.其中主体互动力是前提,形象吸引力是酵母,信息传播力是手段,价值渗透力是内核,思想同化力是内化,行为支配力是外化.
随着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与之相生相伴的文学认知研究也日益兴盛,枝叶繁茂,已经不是原有的“认知诗学”概念所能容纳和准确指称.事实上,认知诗学一词已经有不同涵义,所指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因此,一种整合文学研究中所有认知研究理论、视角和方法的广义认知诗学呼之欲出.广义认知诗学的基本原理是运用认知科学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文学研究,其目的是要发现新的蕴涵、形式、效果、机制、要素等,并予以尽可能科学合理的解释.它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本细读、科学实验和调查,“实证+质性”是它的方法论原则.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人类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再次警醒我们全球生物安全面临严峻形势,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亟需全面革新.在西方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濒临破产、部分发达国家维护全球生物安全的意愿与能力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如何以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方案,消除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剧的突发重大传染病、生物技术误用、生态危机等生物安全威胁,消解资本逻辑、权力政治的宰制,进而实现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成为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主题.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革新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思维,明晰生物安全治理参与主体,创新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机制,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判断.国内学界从内涵、特征、依据、标志、意义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较为丰富,研究视角较为多元,研究进路日益深入,但研究还需突破,学界应以宽广的视野、全新的思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研究.
在当代认知科学与广义认知诗学的影响下,中国当代美学与艺术批评高度关注审美活动中知觉方式与认知机制的“具身性转向”问题.中国当代批评家运用西方当代广义认知诗学“具身认知”理论较为深入地揭示了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在认知机制、观看方式、媒介技术与艺术观念等各个层面所发生的“具身观看”和“自由知觉”等新趋势与新变化.通过对西方广义认知诗学与美学的“中国化”处理与运用,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得以借助于审美“具身性转向”话题来恢复、重建并激活“身体维度”与“身体话语”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史写作与视觉文化研究中的理
作为一个在当代“认知科学”影响下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广义认知诗学”不仅包含着众多文论家、理论范式和学术派流,还涵盖了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在内的整个文学研究领域.根据术语偏好、基本内涵和研究方法的倾向性,当代西方“广义认知诗学”可以区分出“欧洲认知诗学”和“北美认知文学研究”两大理论进路,二者分别将“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作为学科理论的范式基础,并将“心智转换”与“具身认知”分别作为各自理论进路和学科范式的关键术语与核心问题.
当前全球治理形势发生复杂变化,全球治理实践总体上矛盾重重,“内卷化”作为重要的学术概念和分析工具,可以准确描述与透视当前全球治理的困境.有增长而无发展创新的全球治理内卷化在全球治理体系、治理资源投入、治理绩效等方面均有明显体现,导致全球治理赤字不断扩大.全球治理内卷化的诱因很多,其中,全球治理进程中的“主体-对象”“事权-财权”“权力中心-权力外围”等三大结构性矛盾是其主要致因.展望未来,应着力推动全球治理议题去泛化、加快全球治理体系民主化改革并进一步发挥大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切实解决当前全球治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