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绩和估值水平双双回落,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股价遭遇滑铁卢。
一直以来,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这两家大型电器连锁企业都是稳当的利润大户。苏宁电器股票更是深市的一个奇迹。但近期,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7月24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预计2012年上半年业绩为亏损。此前国美电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美电器实现净利6739万元,按此计算,国美电器第二季度亏损将超过6739万元。这是国美电器2004年在香港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中期业绩亏损。国美电器将亏损的原因概括为销售收入的下滑和电子商务业务的投入。
从去年8月至今,国美电器的股价跌幅超过80%。截至8月2日,国美电器股价仍在0.7港元的低位徘徊。
7月30日,苏宁电器发布上半年业绩快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4亿元,同比下降29.49%;总收入为471.91亿元,同比增长6.69%。苏宁电器称,2012上半年企业发展面临内外部的挑战:一方面,外部宏观调控政策继续推进,家电市场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苏宁开始搭建新的业务架构,更加注重成本效益的考核分析,短期内公司效益实现有一定的压力。
对比前后股价,苏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近东自掏腰包35亿元(贷款 融资)参与的苏宁电器定向增发,已经浮亏近50%。
7月3日,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实体门店租售比突破4%警戒线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租售比是指租金占销售额的比例。按照行规,租售比超过3.6%后,实体门店就容易出现亏损。而事实上,目前的租售比已经从以前的3.5%左右升至5%~6%。超过5%的租售比,让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无奈选择关闭部门实体门店。
国美电器管理层决定,从下半年在一线城市关闭表现欠佳的门店并减少经营面积,目标是到年底减少经营面积10-15%。
上半年,苏宁电器关闭了74家连锁店。虽然同时苏宁电器还新开了79家连锁店,但总体而言,仅增加5家门店。
与线下增长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对线上的投入力度空前。
早在2002年,国美电器就成立了电子商务部。不过,在2008年黄光裕事件后,国美电商进入停滞。2010年,国美电器收购库巴网80%的股权。同年9月,库巴进驻天猫。2012年,国美电器进驻当当网。
在2011年年报中,国美电器如此评价自己的电商策略:“在现阶段,我们会不断加大电子商务领域的投入,并充分发挥‘B2C 实体店’融合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优势,推行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和库巴购物网双品牌战略。同时,会继续加强与其他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在自有双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市场份额。”然而,目前国美电器的电商业务并不乐观,不仅远远落后于苏宁电器,甚至排在行业前五名之外。
截至2012年第二季度,苏宁易购在自主销售型B2C市场份额已达9.4%,仅次于京东商城位列第二,超越老牌电商亚马逊、当当、新蛋等。苏宁线上业务实现高速增长,销售收入达59亿元(含虚拟产品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129%。
今年初,苏宁电器提出的2012年度线上业务的营销目标为300亿元,半年已过,苏宁易购仅实现了预订目标的六分之一。苏宁电器表示,公司为提升苏宁易购市场份额,加大了针对线上业务的各项投入,包括广告宣传、促销等,整体来看,二季度费用水平环比增加。近期,苏宁电器又推出线上线下同价策略,这就意味着苏宁电器线下实体店将与苏宁易购线上商品同价。此举是苏宁电器实现低价格、优体验的一次尝试。
投行和证券公司对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高盛大幅下调了国美电器2012年~2014年的净利预期,其给出的理由包括:劳动力成本和租金上升,高资本支出和广告/网上市场业务营销的费用,以及受网上销售的毛利削弱影响。
麦格理维持国美电器弱于大盘评级,将该股目标价从1.24港元下调至0.58港元。麦格理称,国美电器估值非常低,股价/账面价值比为0.6倍,不过,该公司长期业务前景黯淡,未来的现金管理和电子商务是主要令人担忧的问题。而且,该股短期内没有催化剂,同时第三季度盈利仍面临风险。
中信证券认为,短期苏宁电器经营面临考验,业绩拐点受宏观不振或将推迟。鉴于苏宁易购线上业务的全面铺开,打折促销等网上“烧钱”活动将侵蚀部分公司利润,因此公司短期盈利增速下滑是必然趋势。且短期内,苏宁电器的净利润增速及易购销售增速是不可兼得的。
高华证券分析师胡维波在研报中称,在线下实体销售放缓的情况下,网购业务因其自身毛利率较低的固有特点,势必拉低苏宁电器整体毛利率。
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门店渠道需要变革,电商平台需要继续残酷竞争以实现独大。
在收购库巴后,国美电器拥有了两个电商品牌——库巴和国美商城。国美电器又在2012年进驻当当,握有三个电商平台资源。这让消费者对国美电器在线上的品牌的认知变得不明晰。苏宁易购是被苏宁电器视为品牌再造、渠道再造的先导平台,在电商的价格大战中一直是参与主力,并以此进入第一阵营。
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都是靠打价格战起家,可谓经验丰富,在电商领域还是很有机会的。此外,他们的物流体系经过多年积累,已深入中国。如果能有效把这两个优势移植到线上,消费者购物低价格、优体验的好日子为时不远。
一直以来,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这两家大型电器连锁企业都是稳当的利润大户。苏宁电器股票更是深市的一个奇迹。但近期,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7月24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预计2012年上半年业绩为亏损。此前国美电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美电器实现净利6739万元,按此计算,国美电器第二季度亏损将超过6739万元。这是国美电器2004年在香港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中期业绩亏损。国美电器将亏损的原因概括为销售收入的下滑和电子商务业务的投入。
从去年8月至今,国美电器的股价跌幅超过80%。截至8月2日,国美电器股价仍在0.7港元的低位徘徊。
7月30日,苏宁电器发布上半年业绩快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4亿元,同比下降29.49%;总收入为471.91亿元,同比增长6.69%。苏宁电器称,2012上半年企业发展面临内外部的挑战:一方面,外部宏观调控政策继续推进,家电市场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苏宁开始搭建新的业务架构,更加注重成本效益的考核分析,短期内公司效益实现有一定的压力。
对比前后股价,苏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近东自掏腰包35亿元(贷款 融资)参与的苏宁电器定向增发,已经浮亏近50%。
7月3日,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实体门店租售比突破4%警戒线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租售比是指租金占销售额的比例。按照行规,租售比超过3.6%后,实体门店就容易出现亏损。而事实上,目前的租售比已经从以前的3.5%左右升至5%~6%。超过5%的租售比,让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无奈选择关闭部门实体门店。
国美电器管理层决定,从下半年在一线城市关闭表现欠佳的门店并减少经营面积,目标是到年底减少经营面积10-15%。
上半年,苏宁电器关闭了74家连锁店。虽然同时苏宁电器还新开了79家连锁店,但总体而言,仅增加5家门店。
与线下增长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对线上的投入力度空前。
早在2002年,国美电器就成立了电子商务部。不过,在2008年黄光裕事件后,国美电商进入停滞。2010年,国美电器收购库巴网80%的股权。同年9月,库巴进驻天猫。2012年,国美电器进驻当当网。
在2011年年报中,国美电器如此评价自己的电商策略:“在现阶段,我们会不断加大电子商务领域的投入,并充分发挥‘B2C 实体店’融合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优势,推行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和库巴购物网双品牌战略。同时,会继续加强与其他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在自有双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市场份额。”然而,目前国美电器的电商业务并不乐观,不仅远远落后于苏宁电器,甚至排在行业前五名之外。
截至2012年第二季度,苏宁易购在自主销售型B2C市场份额已达9.4%,仅次于京东商城位列第二,超越老牌电商亚马逊、当当、新蛋等。苏宁线上业务实现高速增长,销售收入达59亿元(含虚拟产品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129%。
今年初,苏宁电器提出的2012年度线上业务的营销目标为300亿元,半年已过,苏宁易购仅实现了预订目标的六分之一。苏宁电器表示,公司为提升苏宁易购市场份额,加大了针对线上业务的各项投入,包括广告宣传、促销等,整体来看,二季度费用水平环比增加。近期,苏宁电器又推出线上线下同价策略,这就意味着苏宁电器线下实体店将与苏宁易购线上商品同价。此举是苏宁电器实现低价格、优体验的一次尝试。
投行和证券公司对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高盛大幅下调了国美电器2012年~2014年的净利预期,其给出的理由包括:劳动力成本和租金上升,高资本支出和广告/网上市场业务营销的费用,以及受网上销售的毛利削弱影响。
麦格理维持国美电器弱于大盘评级,将该股目标价从1.24港元下调至0.58港元。麦格理称,国美电器估值非常低,股价/账面价值比为0.6倍,不过,该公司长期业务前景黯淡,未来的现金管理和电子商务是主要令人担忧的问题。而且,该股短期内没有催化剂,同时第三季度盈利仍面临风险。
中信证券认为,短期苏宁电器经营面临考验,业绩拐点受宏观不振或将推迟。鉴于苏宁易购线上业务的全面铺开,打折促销等网上“烧钱”活动将侵蚀部分公司利润,因此公司短期盈利增速下滑是必然趋势。且短期内,苏宁电器的净利润增速及易购销售增速是不可兼得的。
高华证券分析师胡维波在研报中称,在线下实体销售放缓的情况下,网购业务因其自身毛利率较低的固有特点,势必拉低苏宁电器整体毛利率。
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门店渠道需要变革,电商平台需要继续残酷竞争以实现独大。
在收购库巴后,国美电器拥有了两个电商品牌——库巴和国美商城。国美电器又在2012年进驻当当,握有三个电商平台资源。这让消费者对国美电器在线上的品牌的认知变得不明晰。苏宁易购是被苏宁电器视为品牌再造、渠道再造的先导平台,在电商的价格大战中一直是参与主力,并以此进入第一阵营。
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都是靠打价格战起家,可谓经验丰富,在电商领域还是很有机会的。此外,他们的物流体系经过多年积累,已深入中国。如果能有效把这两个优势移植到线上,消费者购物低价格、优体验的好日子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