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的C语言教学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1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C语言已被广泛推广,但繁多的数据类型和复杂的语法结构,使其成为了一门既难以学习又不易教授的课程。经典案例分析教学法相对传统教学方法具有形象、生动、授课效果好的特点,它很好地遵循了人们的学习规律,能让学生学习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
  关键词: C语言 典型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
  
  一、引言
  C语言具有功能强大、表达力强、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等良好的特性,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1]。目前,很多新型的语言都衍生自C语言。因此,C语言也就成为所有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通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但是,C语言繁多的数据类型和复杂的语法结构使得C语言成为了一门既难以学习又不易教授的课程。
  二、经典案例分析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
  C语言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以下三点:熟练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轻松的阅读程序,灵活的编写程序。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三步曲”,即: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应用这种模式教学,过于注重语句、语法等细节的讲解,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这样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枯燥的、容易忘记的、支离破碎的语法规则,不能具体灵活的应用这个概念。
  案例是对一个具体情景的记录。经典案例分析教学法就是通过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其分析研究来得出所要教授专业知识、技能或内在原理。适当地选择案例能将复杂枯燥的语法知识分解到每个生动、有趣、实用的程序实例中。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掌握一些相应的编程思想。
  三、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针对具体要求,适当选择案例。
  在C语言教学中,依据课程的具体要求,教师应该选择难度适中、大小合适、贴近学生兴趣的案例,当然所选择的案例要能贯穿本课程所授课的内容[3],使我们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都隐藏在这些案例中。
  2.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引入教学内容。
  每个案例中隐含着已学过的知识和新的知识,在分析任务时,我们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的知识。例如,在讲解“自定义函数”时,教师可引入如下案例:计算数学式P=Mi/K!(M-Ki)的值,其中M=8,K=3[2](P163)。先要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该任务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在分析这个案例时,我们可以将该案例先分解成:求M!、K!和(M-K)!三个子任务,然后做乘除法即可。这时候我们就发现利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就要针对这三个子任务重复的写三次求X!的语句组。这样就太繁冗了,有更简洁的方法吗?这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地提出自定义函数这一概念了,以及函数的定义与调用相关的语法。学生带着问题去听,理解起来更容易。当我们以一种更简单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后,学生就会有发现新大陆的感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经典案例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教学法以程序设计为主线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淡化C语言中语句、语法的介绍,并尽量避免过多讲授C语言一些容易引起错误的细节,而重点介绍程序设计方法和思路,在分析程序和程序设计中让学生逐步熟悉语法和应用语句,并把各种编程思想贯穿于算法分析和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其中语句、语法等细节问题需要在实验中不断的调试、修改来加强熟练度,很多算法也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因此,实验在C语言教学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通过经典案例分析熟练掌握典型算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平时学得很认真,对语法、语句等细节也很熟悉,但碰到稍微复杂一点的编程就束手无策。一般来讲,一个较复杂的软件可以按功能分割为若干个典型的小模块,每个小模块最终都成为功能单一,结构清晰,接口简单,容易理解和编写的小程序。只要学生掌握了典型案例的算法,就可以将这些算法像搭积木一样组装成相应的软件算法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一些典型案例的算法熟练掌握,如累加、累乘、排序、查找等,为以后编写程序,软件设计奠定基础,同时对典型案例的算法的熟练掌握,也会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结语
  编程人员熟练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编程思维能力和开发能力。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对培养他们的编程思维能力和提高他们的软件开发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谭浩强,周海燕,冯玉山,崔武子等.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
  [3]覃国蓉.案例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班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现阶段无法改变的问题,它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如何在大班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大量教学实践活动,本文作者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大班教学合作学习教学质量    一、引言  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的基础教育普遍实行小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及全体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起着积极的
自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认识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当今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时期,中学教育应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具有优良品质的人才。而真正优良品质的产生来自人们意志的自觉——能够自主规范,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制约人的发展,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是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需要,是对学生
学生的读写练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但我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不少学生在课后的读写语言活动中不懂得如何高效地做练习。要么盲目地做,不知道哪些练习最适合自己;要么埋头苦做,不知道要做多少才适当,也不知道如何最有效地从练习中消化、理解所学知识,以为多做练习就能掌握知识。时间花了不少,但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重复练习  “重复是学习之母”。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单纯的重复在机
摘 要: 文章从教学创新、大课间活动创新、体育竞赛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措施,以为学校体育的积极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创新 动力     江泽民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的确,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学校体育亦是如此。只有我们积极创新教学,创新大课间活动开展方式,学校体育才更有活力。下面我就我们学校有关学校体育的一些教学创新方法整理成文,以供交流。  1.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