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结膜炎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探讨

来源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具有强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病毒可通过各种媒介粘附于眼、鼻、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从而导致感染,眼结膜为暴露性器官,可能作为传播途径之一,且结膜炎为此次疫病的临床表现之一,需引起重视.现代中医将本病归属于“天行赤眼”范畴,病因涉及毒、燥、火、湿,累及肺、脾二脏,基本病机为中焦土气不足,猝感疫戾之气,或寒湿,或湿热,夹毒犯目;或疫气侵犯肺卫,由内感发,循肺经上攻于目为病.本病病情变化迅速,有强传染性和致病性,严重者出现脏腑衰竭甚至死亡.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情变化,将本病分为不同时期,分别给予相应治疗,整体辨证与眼局部辨证相结合,同时注意在辨证施治过程中正气的固护,重视“戾气”传染的致病途径,做好防护.本文结合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致眼部疾病的特点,总结其病因病机、发病特点、西医认识以及中医辨证施治的思路,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学习外语的动机是把外语看作工具来掌握,以达到生活交际的目的。英语教学交际化的基本原则决定了英语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虽然教学效果的好坏由多种因素决定,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却是制约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是教学环节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问题,更应该体现在教学方法之中,渗透到平时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