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文学作品阅读课程开发与实践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3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英语教学模式下,英语课程缺乏人文性,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倾向。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立足课内,更要向课外拓展延伸。英语文学作品拥有丰富的体裁、多样的表现形式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文学作品阅读课程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好方法。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学作品;阅读课程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元要素相辅相成,作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体培养目标,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为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及相关理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依据,构建多元的英语课程结构,遵循多样性和选择性原则,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学习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不同需求,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其中,英语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体裁、浓厚的文化渗透及多彩的表现形式,是高中英语教学辅助及选修学习内容的优良选择。
  一、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现状
  在过去的一年中,笔者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参考等多种方式,对所在地高中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了观察分析,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
  1.学生缺乏课外英语阅读学习。现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对局限于课本,学习活动主要构成为阅读、听写、背诵等机械性操练。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是为中国学生“量身定制”的教材内容,对英语原版文学作品的接触了解较少。在现行高考模式下,应试教育之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仍然盛行,教师英语教学的重点为课文精读及词汇、语法讲解,配合大量习题操练,以达到提升学生应试能力的目的。然而,教学过程中文化意识、文化体验的渗透往往被轻视甚至忽视,学生无法接触原汁原味的地道文本,缺乏用英语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英语素养较低。部分教师英语教学观念意识陈旧,自身英语文化素养也有待提升。
  2.学生跨文化知识及相关体验匮乏。目前,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虽对英语国家文化有一定的涉及,然而缺乏系统、连贯的整体性材料。这使得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相对零散,更无法拥有直观丰富的文化体验。四维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的欠缺。英语学习成为了具有工具化倾向的过程,而非融合了学科知识及文化内涵的综合过程。在笔者的调查中,许多学生或直接或间接地抱怨英语课堂充满习题和语言点讲解,气氛不活跃,表示十分期待能够接触到有趣的、新颖的、互动性强的英语学习材料。
  二、英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意义
  英语学习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文学作品的阅读则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现行教育模式下许多中小学设有类似兴趣课的选修课程,其中不乏旨在拓宽学生英语知识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英语类选修课。此类英语文学作品阅读课程的实践对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拓宽学生知识面,巩固已有知识。英语文学作品体裁广泛,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多种形式,作品难度、长度、深度选择灵活性强。大部分基于文本的作品是良好的阅读材料,富含高频词汇、短语、地道俚语及表达法,可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的阅读体验。部分文学作品可与课本内容在主题、风格等方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巩固课本知识,加深学生对其理解的作用。另外,文学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知识,包括其创作背景、主题涵义、语言风格等都牵涉到广泛的文化元素,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了解认识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习技能。随着核心素养深入英语教学,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不断提高,因此它们能够作为学生英语学习一大推进器帮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运用这门语言。文学作品阅读课程可以将纸质、音频、视频材料较好的结合起来。课程形式多样,除了直接阅读作品本身,还有聆听作品音频朗读材料、观看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等方式,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得以在多种活动形式中探索出自己的兴趣长处所在,结合个人活动与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与责任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动性。在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学生得以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策略,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学科知识与优秀文化综合吸收的过程。《课标》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教育应提供积极向上的氛围,创造兼容并蓄的语言文化环境。而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这三大主题语境,映射出万花筒般的社会现象,折射出人间百态。这其中蕴含的优秀理念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文学作品阅读课程开发与实践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遵循开发原则。文学作品阅读课程的开发,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拓展,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与综合素养。因此,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必须紧紧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维目标展开。其中,首要原则是主体性原则。阅读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以“启发式”教学代替“注入式”教学,不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输入,更要关注学生文化品格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此举旨在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最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教学还应遵循个性化原则,考虑到学生的各类需求,针对其年龄、心智发展的不同程度,选择适合学生的,有利于其成长发展的作品。在教学方法选择时,应灵活结合多种教学法(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等),教师作为启发者,将学生带入阅读情境,带领学生自主阅读,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2.拓展文化资源,构建多元课堂。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础是阅读材料的选择。英语阅读教学应在围绕《课标》与教材的基础上,拓宽选材范围,挑选合适的文化资源。例如外研社版的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七第三单元介绍了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和他的两部作品(《远大前程》、《雾都孤儿》)节选。在此基础上,课外阅读课程便可选择与该作家相关的文学及影视改编作品,使学生对课本内容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促进他们对作品主题及背后文化的认识。另外,文学作品因其体裁广泛而拥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即拥有了不同的呈现方式。除了基本的文本阅读,教师还可创设多元的综合性活动,将纸质材料与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结合,开展各类活动,如角色表演、朗诵、辩论、影视作品观看等等。
  3.加强阅读检验,及时反馈交流。文学作品阅读课程作为潜在选修课,其开发与实践存在着一定难度。为检验其可行性,证实其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定期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如抽查学生摘抄记录本、邀请学生分享阅读感受等等。教师也可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每次课程内容及学生活动点滴。阅读课程的开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此之中教师需要保持与学生的密切交流,及时接受学生反馈,不断更新阅读材料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维目标的落实非一日之功,这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当重视英语文化及思维方式的输出,有意识地挖掘文化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通过开展阅读课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接触更多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在丰富的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2]许国华,张姣.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12):107-111 117.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今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与世界各国也始终保持着友好交流为求共同发展。中日两国近几年在经济方面的往来也日益频繁,这在某一程度上也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国内也应景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日语学习爱好者,各大高校也立即抓住这一大趋势开创日语选修课供校内大学生进行学习。本文将结合笔者经历过的教学经验,结合笔者所执教大学内非日语专业大学生在日语学习教学上的现状而后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重视“礼”的教育和建设是中国人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文明史就是一部“礼”的教化史。没有“礼教”,何谈文明与礼仪之邦!礼,是中华美德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提出的20个字的公民道德当中,“明礼”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可见,古今中国的道德,从来没有离开过“礼”。礼,贯穿古今,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与时俱进的道德规范。而今,“礼”的内涵已经融入了现代内容,需要我们研究新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变原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模式与方法,加强学生与知识点的衔接,加快教育事业改革步伐。在新的教育背景与教育目标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与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的教育理念,影响到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老旧的小学英语教
【摘要】全英教育背景下的医学英语教学需基于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医学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本研究贯彻“用中学”的教学理念,采用Jigsaw教学法探索医学英语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实践表明,Jigsaw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全面提升其医学英语能力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Jigsaw教学法;医学英语;全英教育;用中学  【作者简介】王慧敏(1990-),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黄河科技学院,助
中制导和末制导  在前篇对三大制导方式参与舰空导弹各个制导阶段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类中远程舰空导弹的制导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制导阶段——中制导和末制导。当然,一般来说舰空导弹还有一个初始发射阶段,即导弹从发射升空转至巡航飞行的这一过程,可以稱之为舰空导弹的初制导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使导弹从发射升空状态转为正常飞行状态(如垂直发射的舰空导弹升空后的转向过程),其过程较为短暂,且对舰空导弹的整体制
【摘要】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思维的发展过程,阅读课又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应该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为重点,在语言的学习中渗入对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站在语篇的角度,从各个角度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解读作者的写作目的,引导学生在于文本的对话与互动過程中实现高阶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思维品质  对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摘要】本文结合《典范英语》的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将故事主题进行有效的项目式学习;如何运用阅读策略更加高效的进行中年级绘本故事教学;如何将故事中的情景再现到生活中,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的学习。  【关键词】《典范英语》;阅读策略;故事主题;项目学习  一、化零为整,有效研读整合教材  《典范英语》(Good English)是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原版引进的英语母语学习材料,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胡壮麟
【摘要】中国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的学习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而超音段音位方面的影响尤其明显。本文通过对比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指出超音段音位的学习被当前中国的英语教学所忽视,并从声调和语调、重音、节奏三方面来分析英语超音段音位学习受到汉语的负迁移的现象,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英语语音;超音段音位;负迁移  【作者简介】王晶(1980.02-),汉族,山东莱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语言类教学中的关键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所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地位同样不同忽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其面临着不少问题,不仅不利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还不利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与阅读技能的掌握。基于此,笔者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为初探对象,同时罗列了部分科学合理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作者简介】周秋红,张
【摘要】经实际调研发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方面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不仅可以积累英语知识,更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本文将以小组学习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程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拟定相应的措施,最后通过对初中英语阅读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影响探讨,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