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目标眼位及立体视的观察与分析

来源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r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间歇性外斜视(间外)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眼位和立体视情况,判断间外不同时间点的手术成功率,分析间外术后眼位稳定时间及目标眼位如何设定.方法 间外患者90例,按年龄分为三组,各组分别于术后1周、6周、6月、12月,采用三棱镜交替遮盖法和近方随机点法测定患者的眼位和近方立体视.结果 各年龄组手术成功率均能达到90%,间外术后半年,眼位基本处于稳定阶段.各年龄组术后立体视均有所提高.结论 间外手术成功率高,能有效改善立体视功能.间外目标眼位设定为术后早期(术后1周)正位,远期随访正位率高.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102例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按照患者是否接受临床药师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临床药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
目的 观察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中的作用.方法 176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药学组,每组88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降糖药物以控制血糖水平,常规组患者以常规药物指导,药学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用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上升,且药学组用药依从性评分(10.52±0.57)分高于常规组的(8.23±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
目的 评价针刺联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 12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维生素B1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头晕头痛、嘴角流涎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头晕头痛、嘴角流涎证
目的 探究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辅助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P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43眼).对照组行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研究组行康柏西普眼内注射+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8%(3/43)低于对照组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