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少年政策的框架、内容及其推进机制——2020年版《儿童和青年白皮书》解读

来源 :日本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changmao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政策涉及教育、福利、就业、健康等与青少年成长发展相关的各个领域。按照政策作用的对象划分,日本青少年政策主要由培养政策和援助政策构成。培养政策以全体青少年为对象,从塑造健全人格的理念出发,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基本生活习惯、规范意识、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为青少年的自立、就业及社会参与提供政策支持。援助政策主要针对受虐待儿童、校园欺凌受害者等处于困境中的青少年及其家庭采取的援助和保护措施。日本政府在制定及实施青少年政策过程中,构建了多维度政策框架体系,形成了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宣传推介、重视人才培养和充实咨询
其他文献
摘 要: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更是党应对新时代各种风险考验的现实需要。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可以从革命、执政、改革、治理四个维度考察和分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自我革命的演进脉络。其经验启示主要包括: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必须一以贯之坚持正风反腐不动摇;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五四时期,天津爆发了以抵制日货为代表的学生运动,日本在津利益受到严重冲击,英美法三国政府驻津机构、民间团体与个人对天津学生运动采取了支持态度。三国的驻津机构、团体均采取与本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继承山东权益要求相左的态度,对支持行为闪烁其词,推卸责任,日本与他们开展多次交涉后均告无果。三国支持学生运动的行为除受自身利益驱使外,背后更大的推力为巴黎和会利益不均的国家关系使然。英美法支持学生运动的行为是巴黎和会后日本与欧美列强关系的缩影,更是促使华盛顿会议召开的间接力量之一。
摘 要:马克思的“革命”概念在其思想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同时也饱受误解与争议。在其语境中,革命不只是流血暴力,革命不等于保守改革,革命不一定一蹴而就,革命不应该尘封告别。产生误解与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马克思革命理论的大众化难题产生的理论隔阂,也有改良主义传统的观念纠葛造成的思维定势,还有20世纪错误革命的经验教训引发的实践反思。拨开迷雾,回归经典,可以从革命的真正主体、革命的存在形式以及
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人才治理创新是我国人才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大数据驱动人才治理场景、思维、方式、模式和过程面临以下转变:从样本数据到全量数据,从线性思维到关联思维,从信息管理到数据治理,从经验管理到智能决策。在人才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中,政府需要树立“基于数据”的人才治理理念,完善人才数据网络的互动治理机制,构建“数据+”人才一体化服务模式,实施人才资源的智能化管理。
官方谈话代表日本政府对某项问题的基本态度。“慰安妇”是典型的二战史遗留问题,日本官方谈话多次涉及。1992年日本政府发表第一次“慰安妇”调查结果(即“加藤谈话”),首次承认军方参与其中。1993年日本政府专门针对该问题发表“河野谈话”,承认日军强征“慰安妇”。“河野谈话”虽然被历届日本政府所继承,但是其精神实质不断受到挑战和削弱。特别是安倍晋三内阁试图以否定“河野谈话”来否定“慰安妇”问题。他借纪念战后70周年之际,发表“安倍谈话”,极力模糊“慰安妇”问题。接替安倍政治遗产的菅义伟则保持一贯作风,坚持“问
摘 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新空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党的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地位论、方向论、原则论和目标论为一体的逻辑体系,拓展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空间布局,确立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定位,明确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要求。新时代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破”“立”并举、“管”“用”同步、“上”“下”结合,进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
摘 要: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对政策终结影响变量的研究多集中于客观的外部环境、政策本身的属性以及利益团体的博弈等方面,关于政策地位对政策终结的影响,学界则鲜有涉及。政策作为政策系统最直接的输出产品,在本质上体现为政策参与者的利益分配格局,将其在政策系统中的地位作为研究切入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政策地位的评判标准从四个方面体现:政策制定主体地位的高低、学者关注程度的大小、执行部门是否联合行动、政策最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