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术后皮下转移1例诊治体会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KY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中度恶性血管肿瘤,起源于血管内皮,其特性介于血管瘤和血管肉瘤之间,具有全身转移倾向。本例为73岁老年男性,以右侧臀部活动后疼痛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显示右髋骨溶骨性病变。经两次手术后因发现皮下多发转移以及局部复发于我院接受CAP方案化疗,IL-2免疫治疗以及右臀部局部放疗。经2个月的综合治疗,右臀部疼痛有所缓解,皮下转移灶略缩小。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评价为病情稳定。通过本例诊治我们体会到原发骨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可发生转移,早期手术根治性切除为治愈关键;放疗对于改善症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以探讨ET-1、VEGF在肺癌组织血管形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食管肿瘤合并狭窄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方法:将74例拟行食管支架置入的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40例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34例,按照普
中国大陆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应该学习香港,公私并立,有分流。而中国医疗保险的制度问题真正较为严重的是在农村。    在发达社会,比如克林顿在任期内也曾对美国动过大手术。当时,克林顿让下面的人找两个样本做参照。一是西欧模式,二是澳大利亚模式。克林顿对澳大利亚模式最看好。一是比较公平,二是效率不算低,不至于出现巨大浪费。  我在美国生活了10年,在澳大利亚生活了3年,在欧洲做研究待了两年。相比较而言,
目的:探讨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3月至2003年4月,我院收治上皮性卵巢癌90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
目的:探讨脑血管网状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与Von Hippel—Lindau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1980年6月-2005年6月诊治的96例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包括其
1病例简介女性,41岁。主诉:左膝关节疼痛一年。患者一年前无诱因发现左膝关节肿胀,行走时疼痛明显,休息后能缓解,一年来包块无明显变化,曾在当地医院行局部封闭两次,疼痛症状缓解,但
目的:探讨LRP16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定位,分析浆液性卵巢癌中LRP16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表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