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嘌醇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与HLA-B*58∶01等位基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嘌醇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发挥降尿酸作用,主要应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别嘌醇可引起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R),包括药物超敏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HLA-B*58∶01等位基因与不同种族人群服用别嘌醇致SCAR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多个地区汉族人群以及泰国、韩国HLA-B*58∶01基因频率较高的种族人群服用别嘌醇后发生的SCAR与HLA-B*58∶01等位基因具有明显相关性,日本、欧洲等HLA-B*58∶01基因频率较低的种族人群服用别嘌醇后发生SCAR与HLA-B*58∶01也具有明显相关性。目前,HLA-B*58∶01等位基因在别嘌醇致SCAR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代表性的研究认为,别嘌醇及其代谢物别嘌二醇是通过与免疫受体的药理学相互作用(pharmacological interaction with immune receptors)机制优先与HLA-B*58∶01基因结合即刻激活药物特异性T细胞从而引起SCAR。

其他文献
目的对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的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牵头单位为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参研医院为我国东北、华中、华南、西南地区6个省/直辖市的21家医院,监测对象为2012年3月1日后在21家医院住院期间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全部患者,设定样本量不少于3万例。对每例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患者均由参研人员手工填写"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筛选
目的总结改进介入下经鼻-瘘口置管行瘘腔负压引流治疗胸内胃食管吻合口中晚期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16例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术后并发胸内胃食管吻合口中晚期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介入下经鼻-瘘口置管行瘘腔负压引流,同时经鼻置入鼻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诊治9例(A组),采用负压吸引压力15 cmH2O(1 cmH2O=0.098
目的了解全球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研究现状。方法在GoPubMed网站首页搜索框内输入"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并进行检索,收集PubMed数据库截至2017年8月22日收录的所有DILI相关文献,利用GoPubMed的统计功能,分析相关文献的发表年度、地域(国家及城市)分布以及刊载期刊情况。结果共检索到DILI相关文献27 077篇。对文献发表年度的分析显示,19
期刊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致高血压和严重高血压的风险。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截至2017年8月收录的VEGFR-TKI治疗NSCLC致高血压的RCT,以应用VEGFR-TKI的患者为试验组,以应用安慰剂和/或试验组除外VEGFR-TKI的药物的患者为对照组,结局指标为高血压和严重高血压发生率。采用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口服降压药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多中心、回顾性调查。收集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在北京市6家综合性医院住院并使用口服降压药的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电子病历,由各医院参与本研究的药师填写课题组自行设计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的住院患者应用口服降压药重点监测研究调查表"。依据药品说明书,从日剂量、给药频率、肾功能不全时是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