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胶原交联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f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圆锥角膜患者角膜胶原交联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

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纳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原发性圆锥角膜17例(23只眼),年龄范围13~28岁,平均(16.4±2.8)岁。采用核黄素/紫外线A(UVA)诱导的快速去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随访使用Corvis ST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测量仪观察12个月。

结果

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由术前的0.42±0.19提高至0.29±0.15(t=-8.043,P=0.000)。等效球镜度和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均下降(t=-4.183,-5.188;P=0.000,0.000)。最薄点角膜厚度较术前下降(t=-3.984,P=0.001)。第一次压平时间较术前增加(t=7.793,P=0.000),第二次压平时间和最大压陷深度均下降(t=-9.075,P=0.000;t=-3.280,P=0.003)。

结论

圆锥角膜患者行快速去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后视力、角膜形态及生物力学参数均得到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天气刚转暖,小龙虾就上市了。几个朋友相约一同去品尝,点了两大盆,一盆清汤,一盆红烧。吃了几只,我便发现了异常:清汤小龙虾选料很好,大小一样且都是活虾,但由于没有在清水里养足够的时间,因此虾肠里还有明显的黑色脏物,且厨师偷懒省略了去虾肠的步骤,令人不快;红烧的那盆小龙虾,大小不一,虾身颜色红得可疑,用筷子夹起仔细端详,居然有几只虾的身体松弛无弹性。显然,这几只并非是活虾入菜。我猜想,店老板可能有意在
期刊
期刊
期刊
说起家常饭菜,我就想起母亲做的炒萝卜丝、红薯面窝窝和玉米面糊糊,这是我小时候冬天的早饭。在我小时候,全家人一日三餐吃不上大米、白面,母亲为了让正在长身体的我们能够吃上营养丰富的食物,不知从哪里得到了启示,冬天的时候,每天早上她就做炒萝卜丝、红薯面窝窝和玉米面糊糊给我们吃,这种早饭确实保证了我们身体成长需要的营养。现在,每次想起母亲在冬天的清晨早早起床为我们做早饭的情景,我心中总是盈满暖意,平凡的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