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服能防辐射吗?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g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辐射服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尤其是在城市里,这几乎是每个准妈妈们的“标配”。有些准妈妈甚至在未怀孕之前就开始提前穿上防辐射服,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即将来临的新生命。
  然而近日,曾经被无数孕妇信赖的防辐射服遭遇揭底尴尬——央视《真相调查》节目披露,尽管目前市场上热销的防辐射服大打高科技牌,声称其可将手机、电脑等日常接触的电子类产品所产生辐射的99%挡在“衣服”外。但当外界环境不为单一辐射源(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只受一种辐射源)时,辐射通过袖口、衣领等处进入到衣服内,会在衣服内数次反射而出不去,辐射便在衣内聚集,成为一个收集器。
  记者走访北京南礼士路附近的一家孕妇产品店。“防辐射效果非常好,很多人都买这种。”一排防辐射马甲前,营业员正在给一位顾客介绍:“新款非常好看,销得很紧俏。”为了证明防辐射的作用,营业员掏出了手机,并用防辐射服包裹起来,力图证明防辐射效果。
  要不是文字说明,这排马甲看起来和其他服装没啥区别,不过价格标签上的数字却凸显了它们的不一般。100元只是起步价,花色也没得挑。想买件好看点的,花个四五百元很正常,四位数的标价也不足为奇。
  说明书上,生产厂家给出的防辐射原理是:在防辐射的衣服面料里,织进了5%—30%的金属纤维或银纤维,形成一张“网”,能挡住电脑、手机、基站等产生的电磁波,达到防辐射的目的。
  准妈妈余小姐表示,自己之前曾通过网店购买过防辐射服,身边很多朋友怀孕的时候基本上也都会购买1—2件。其实大家并不清楚防辐射服是否真能起到防辐射的作用,很多人只是寻求心理安慰。“我觉得如果能起到作用当然是最好了,但如果如央视报道那样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还会变成辐射收集器,造成更大的伤害,那真的是挺恐怖的,我反正以后是不会再穿了。”
  由于防辐射产业是新兴产业,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仅在2009年12月出台了一个《微波屏蔽防护服》的推荐性标准。也就意味着,如此庞大的孕妇防辐射服市场,没有任何针对性、强制性的国家标准。防辐射服的研发、生产、销售等过程都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防辐射产品的生产标准都由企业自己说了算。而销售企业更是通过海量的广告宣传,完全掌控了整个市场的话语权,一会儿声称使用金属纤维,一会儿又推出什么“银离子”的概念,披着“高科技”的外衣,将谎言的泡沫越吹越大。
  防辐射服到底效果如何,并非单纯是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
  国内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就曾在其文章中进行质疑,认为“防辐射服就是中国特色的商业骗局。”
  方舟子解释说,在国外根本不存在孕妇的防辐射服,只有中国有,所以说它是中国特色;说商业骗局有两个理由,一是根本没必要,日常环境中,普通人接触到的电器辐射并不能造成人体伤害;二是也防不了。辐射是一种波,不是直来直往的,可以绕着走,如果要想彻底防辐射,除非你用专业的防辐射服把全身包裹起来。
  防辐射服之所以能够如此流行,在方舟子看来,这主要是商家利用消费者对辐射不了解和盲目恐慌。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马谭源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更多接触的就是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是否会对人体有害尚无定论;其次,现在市场上的防辐射服不过是在衣服里面夹了一些金属丝,并没有形成一个防辐射面,辐射完全可以在金属丝之间的空隙来去自由。所以说穿了也不一定能防辐射,不穿也无妨。”
  马谭源建议准妈妈尽量少接近辐射源:每天看电视、打手机和用电脑的时间不要过长;使用电脑后,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要注意室内通风。这些措施,比穿防辐射服更重要。
  编辑 陈萌 美编 王迪
其他文献
在社会心理学中,一项颇为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就是旁观者效应:在场负有帮助责任的人越多时,每个人的助人意愿就会越下降。而这种效应在5岁的孩子身上也被观察到。  德国的心理学家在一项实验中,故意碰倒桌子上的一杯颜料,并高呼请求5岁的孩子来帮助他。  当只有1个孩子在场时,  90%多的孩子会施以援手;  有3个孩子在场时,  这个比例下降到只有50%。  不过,如果另外两个孩子被限制在围栏后面,无法提供帮
10月21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礼堂内时而掌声雷动,时而安静得只能听到那些感动的啜泣。讲台上孟佩杰的故事,让同龄人感动不已。  今年3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六部委启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确定全国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为317名。经群众推荐、组织审核、全国公示和群众投票、评委会评选、综合评定等程序,郭明义等54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12月12日,临近岁末,进入“大雪”后的北京,寒气袭人。在这一天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民生”二字则“炙手可热”。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10年来最晚的一次会期,外界由此揣测当下中国经济的复杂境地和高层决策的谨小慎微。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如何“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握二者的最佳平衡点,并非易事。  回望即将过去的2011年,生活,也许充满酸甜苦辣,也许还
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3岁以下的儿童触屏的主要内容是动画片,其次是电视台制作的低幼节目。而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数家珍、津津乐道的,则是动画片中那些他非常熟悉的动画形象。除了喜爱,你知道他们对孩子还有哪些影响吗?  达诺维奇教授的经典研究是关于在电视或其他屏幕媒体中,孩子熟悉的动画形象是如何影响他的决策和学习的。  这个时代,在我们常见的媒体中,包括电视、平板电脑、网络以及街边的路牌广告中,总能看到商
环保部门对PM2.5数据讳莫如深,主要是担心由此遭遇更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使完成“蓝天计划”变得困难。    前几天北京的雾霾天气让人感觉污染严重,加之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与北京市官方的数据差别较大,北京市环保部门遭遇巨大的舆论压力。在多次向公众释疑后,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11月8日起正式对个人开放,市民打电话预约后,就能走进监测中心,参观空气质量监控数据从收集到发布的全过程。  北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多雨潮湿。人们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不断受到湿热邪气的侵袭,稍不注意就会诱发一系列的湿热疾病。孩子的免疫系统还不成熟,且不懂自我防护,湿热疾病的发生比例远高于成人。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热邪具有炎上、耗气伤精、生风动血的特点,而湿邪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针对湿热的这些特性,在夏季孩子容易患上的以下这些疾病,统称为湿热病。   常见病症之感冒  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季湿热
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家庭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功能重建。当我们把关注的焦点从孩子身上转向家庭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让人焦虑甚至无解的育儿难题,答案已经浮出水面。  家教有方栏目介绍  本栏目由《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合办。  旨在帮助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新知、良方,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文章开启父母自己的家庭养育智慧,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给孩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父母重视亲子阅读,桥梁书这个名词也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那么,到底什么是桥梁书呢?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孩子是不是都要阅读桥梁书呢?如果孩子只喜欢看图画书而不想看桥梁书怎么办?  年轻父母对辅食都不会感到陌生。辅食添加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也需要很有耐心。辅食添加也很有必要,因为它能补充母乳营养的不足,帮助孩子逐渐过渡到吃正常的食物,获取生长所需的足够营养。赵明老师认为,桥梁书在阅读中的作用
2018年10月29日,由国际健康自护理学会(IAS)、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中国行为法学会养生保健行为研究分会,共同主办的主题为“芳香疗法:新生活 新模式”的2018健康养生模式研讨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主席吴永波、中国行为法学会养生保健行为研究会会长王宜、卫生部首位新闻发言人尤红女士、英国著名孕产芳香疗法专家Sue Mousley女士、国际健康自护理
这位外国奶爸的“随意性”喂养,让宝宝对食物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但这并不说明“随意性”就是科学的,这种随意也未必适合中国宝宝。在“随意性”中找到合理性、摒弃有风险的部分,也许能让宝宝吃得更好。   点评专家|刘遂谦(北京和睦家医院临床营养师) 特约编辑|刘志清   这是一位中国外婆到国外探望漂亮、可爱的混血外孙后写给我们的文章。我们在欣赏这位外国奶爸照看宝宝的熟练和潇洒之余,也有一些小小的疑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