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搞笑诺贝尔奖,是一种幸运吗?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x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得搞笑诺贝尔奖,是一种幸运吗?
  :当然。这种奖项,是对获奖者所做的某些令人好奇而又足以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情的官方肯定。
  搞笑诺贝尔奖是一个另类而又让人快乐的荣誉。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当获得此奖时,为什么不乐意接受呢?
  :马克·亚伯拉罕斯创立搞笑诺贝尔奖的初衷是什么?
  :大多数人一生中都有所成就,或者至少做过某些事情,然而,他们从未被授予任何可以让人值得骄傲的奖项,这就是搞笑诺贝尔奖创立的初衷。
  如果你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那么这将向你自己及所有人表明,你已经做成了某件事情,并因此得到了认可。那件事情是什么,可能难以解释,甚至可能完全无法解释,这都不重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搞笑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和他们的成就,都是真人和真事。
  :获奖者由谁选出?
  :获奖者由搞笑诺贝尔奖管理委员会选出。
  搞笑诺贝尔奖管理委员会由《不大可能的研究之实录》的编辑们、科学家们、记者们和来自多个国家的各个领域的精英们组成。
  与众不同的是,评选委员会的成员从没有集体会面过,也不负责保管参选者的申请名单。此外,为了聆听更多的声音,委员会在决出最后的10强前,还会随机在街上找一些路人发表看法。
  :提名者来自哪些地方?有什么规律吗?
  :他们来自任何一个地方。
  每个人都可以提名任何一个人当“搞笑诺贝尔奖”的候选者。每年评选委员会都收到几千份提名申请单,但只有少数的毛遂自荐者。
  :所有被选上的人,都会参加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吗?
  :通常来讲,那些被选上的人,如果真的认为“搞笑诺贝尔奖”可能增加他们在工作上与老板、政府之类的对象打交道的难度,那么他们可以拒绝参加颁奖典礼。然而,在“搞笑诺贝尔奖”二十多年的颁奖历史中,拒绝它的人屈指可数。
  近年来,大多数获奖者都会选择参加颁奖典礼。倘若他们的经济状况或其他情况让他们难以成行的话,他们至少会以书面的形式向委员会表达自己十分乐意接受“搞笑诺贝尔奖”。
  那些亲自到颁奖现场领奖的人们,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如果某位获奖者非常善于表演,当众演示他取得的那种傻得可爱的成就,那么在场的观众和组织者除了开怀大笑之外,还会向他脱帽致意。
其他文献
家乡重男轻女的风俗很重。父亲是长子,生了姐姐后,爷爷奶奶就不许母亲进祠堂拜祭了。母亲怀上我以后,他们顶着家族的压力,冒着被处分的风险,决定要“搏”一次。母亲怀我三个月时,父亲就出海了,他和家里交代,这是他最后一次出海,因为不管生男生女,他都是要下岗的。我出生那天,母亲的同事把我抱到她家,因为担心母亲知道是个女儿受不了打击,就谎称是个男孩,叫母亲安心休养;给在远航的父亲打了电报,父亲在波涛汹涌的大海
养过孔雀鱼的人都知道,母鱼快要“分娩”时,最好为它准备好“育婴房”,让刚出生的小鱼和母鱼分开,否则小鱼很有可能会变成母鱼的加餐,孔雀鱼家族也就难以兴旺了。或许有人认为孔雀鱼只是个例而已,殊不知在动物界中,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仓鼠、蛇、蜥蜴、灵长类、鸟类等,都有吞食后代的行为。这不禁令人感到十分荒唐,繁殖后代难道不是每个生命的首要目标吗?为什么要把后代吃掉呢?  科学家把动物的这种行为称为亲子相食。通
老家的后院有个葡萄架,在闷热的夏天,架子上总挂着青色的葡萄。年幼的你盼它们快些成熟,还总是偷偷摘一颗下来尝尝。即便被酸到倒牙,第二天也还是不长记性。那时候你觉得,成长真是一件超级慢的事情。  等待葡萄成熟的日子里,邻居家养的浅棕色小土狗总爱送你上学。它还时常蹲守在葡萄架下,百无聊赖地打着哈欠。你时不时跑过去逗它,它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在你转身之后又屁颠屁颠地跟着你。后来它不知不觉地长大,再后来它
一天,小女孩过生日,外婆特意赶来给她庆祝生日。  小女孩看到外婆非常高兴,说道:“外婆,你每次来都带礼物,今天也一定带了不一样的生日礼物吧?”  外婆把小女孩搂在怀里,亲切地说:“是呀,一件红色的披风和一块大蛋糕。”  小女孩急切地说:“外婆,快把它们拿出来吧!”  “外孙女,不急。今天你又长大了一岁,能力是不是也有长进呀?不如让我考考你。”外婆微笑着说道,“只允许切3刀,你能把这块蛋糕切成7块吗
这种蔬菜在菜市场中很常见,但是很少人会天天去吃它。不过在古代,这种蔬菜算得上是宫廷佳肴,又被称为“皇帝菜”。没错,它就是茼蒿。  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蔬菜,茼蒿生于农历九月秋风萧瑟、万物凋零之时,在风刀霜剑中努力成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茎叶肥嫩,微有蒿气,故名茼蒿。花深黄色,状如小菊花”。不过其实茼蒿的得名以及最早记载更要追溯到唐代。药王孙思邈在著作《千金方》中将茼蒿归入蔬菜类,记述作
妈妈:“儿子,你觉得姥姥好还是奶奶好?”  儿子:“这个嘛,我说的不算。”  妈妈:“那谁说了算?”  儿子:“那要看她们谁在我面前表现得好。”
地心新纪元    2060年。  人类对地球毁损过度,大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崩溃,植被全部被破坏、臭氧层消失,全球沙漠化极为严重,空气日渐稀薄,动物先后灭绝,残存物种不到百种。  为了争取最后的资源,人类发动了核战争,战争的毁灭性将艰难的生存环境破坏殆尽,地球表面形成人类无法生存的困境,人类处于存亡之际。  在危难之时,一位被称为J博士的科学家挺身而出,提出了空前大胆的构思——进入地心。人类拥有的科
先讲一个故事。朋友是一个微商,就职于一家淘宝店,老板在国外购回各种各样的服饰,让她们负责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宣传,从中拿提成。  有一次,朋友跟我讲了一个故事。她说,有次她买了一件自己很喜欢的衣服,发在了朋友圈里,两分钟后,被领导打电话来要求删除朋友圈,说这件衣服是他们竞争对手商铺的主打商品,说你怎么可以吃里扒外,说你能不能动动脑筋,说你下次发之前一定要跟我说一下再发。  朋友想了想,还是删除了。  
去外地出差、旅行,即便知道那里有同学、老乡或其他什么熟人,手机存着他们的联系方式,我一般也不会主动联络他们,而是悄悄地去悄悄地回。倘若他们从微信朋友圈或别的渠道得知我来了,约我见面,我则尽量回绝,理由很多,比如行程紧、等下次有机会再见等。除非,那人与我曾经关系非常不错,彼此都有见面相聚、重话当年的迫切心情。  我知道,我的这种想法和做派有点不合人情世故。很多人去了外地,必定是要与那里的熟人联系,请
第一次遇见那少年,是初冬。午后的阳光暖得像春天,小小的蛋糕店里,溢满了糕点刚出炉的香,仿佛每个人都幸福。  店旁有所小学,放学后,煞是热闹。此时,顾客不多,店主夫妇悠闲地聊着天。谈到门前那棵不开花的丁香树,一个打算挖掉重栽,一个说再等等看。老奶奶的语气里带了气恼:“我六十岁了,又不是六岁,等不了那么久!”老爷爷笑:“明天起我就教它开花,保证到春天就学会了。”  我不禁莞尔,拎着盛糕点的纸袋,准备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