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分析

来源 :科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作为道路桥梁施工的基础材料,对整体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确保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必须重视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本文从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入手,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抗震性的保证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整体工程的重要性。下面将从混凝土的各个成分入手,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一、混凝土的主要成分
  混凝土的调配通常是由水泥、水、矿物质混合材料、集料以及化学外加剂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一定比例来配置而成的。混凝土调配步骤为:(1)将水泥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形成水泥浆;(2)在水泥浆内加入砂石搅拌均匀后形成砂浆;(3)在砂浆内加入石子充分搅拌后即为混凝土。通过水泥与砂石、石子之间的充分搅拌,将各个空隙填满,砂、石紧粘在一起,经凝固后混凝土的结构则能达到施工所需的强度与耐久性。
  二、水泥的质量控制
  (一)正确选用水泥
  由于我国水泥的种类较多、型号各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因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与型号。此外,还应注意各个施工部位对水泥的要求,选用相应的水泥种类与型号。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部位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通常需结合实际情况来选用水泥。桥梁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混凝土为P.O42.5、P.O32.5和P.O52.5R,抹面采用的混凝土为C15,而水泥强度需高于1.5-2.0倍的混凝土强度。
  (二)水泥检测
  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标,则需对进入施工场地的水泥进行质量检测。对于进入施工场地的散装水泥需要求具备周期为3天、7天和28天强度的质量检测报告,检测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和安定性是否达标,同时还应检查水泥的包装,避免发生受潮和损坏的现象,并核对水泥的生产日期,对于超过生产日期3个月的水泥进行严密检查,以保证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达标。此外,还应检查该批水泥是否有出厂水泥。经以上检测合格后,还需对水泥的种类、型号和强度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才可验收。水泥的抽样检测内容主要为检测水泥中MgO和SO2的含量,以确保其含量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因含量超标而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造成影响,对于不达标的水泥则禁止使用。
  (三)水泥的存放
  由于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水泥种类与型号较多,为确保施工过程中所使用水泥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水泥误用的现象,则应根据水泥的种类与型号进行放置。在存放过程中,将同一种类与型号的水泥放置在一起,并通过上盖下铺的方式来做好防潮防雨。
  三、水的质量控制
  水作为混凝土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中,必须重视水的质量控制。由于混凝土配置中所用的水不能含有油、酸、碱、盐以及有机物,日常饮用水的使用能符合要求,而针对非饮用水则需确保以下几点:(1)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2.7mg/cm?;(2)盐含量不得超过5mg/cm?;(3)酸碱度数值不小于4。因此,必须严格检测非饮用水的这三项指标。在采用成分不明的水时,则需经水质与抗腐蚀性检测达标后才可使用。
  四、集料的质量控制
  集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构成成分,决定了结构体的构架和道路桥梁的各种性能,其在总材料中的占比超过75%,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集料的筛分值、压碎值、针片状、细度模数和含泥量都应符合标准要求。
  集料的选用通常因施工地点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常规集料的渗透性不超过水泥浆的渗透性,然而,当集料的孔隙率为10%时,其渗透性超过水泥浆。在道路桥梁工程水中作业时,应选用渗透性较小的集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求。此外,集料可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这两类集料在混凝土質量控制中对应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1、细集料
  细集料的渗透性小于粗集料的渗透性。道路桥梁施工中采用的细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性高和干净的天然砂。且砂的细度模数不得低于2.5。此外,细集料的质量控制还应包括砂的过筛量,筛的孔径不得超过0.315.一旦砂的过筛量不古河标准,则极易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细小的裂缝。细集料的检测需在施工之前,主要的检测内容包括:含泥量、硫化物含量、酸碱盐含量和有机物含量等,还需对沿线沙场进行颗粒级配,以保证施工现场的砂达标,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此外,还应采取不定期的检测方式,对施工现场的砂的含水量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配置中的水量的正确使用。
  2、粗集料
  粗集料的质量控制包括品种、岩性、最大粒径和级配等方面的控制。碎石是施工中较为常见的粗集料,在选用前需分析其岩性,以保证其能满足施工的强度要求。道路桥梁中,混凝土的强度和抗震性是最为重要的两点要求,而最大粒径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抗震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性好、干净、符合标准级配和最大粒径不超过4cm的粗集料。
  集料同样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混凝土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严格检测集料的各项指标的同时,还应注意集料的存放问题。将施工现场的集料按照规格分类堆放,避免骨料混杂。此外,还应注意集料中不得参入杂质,以免对指标造成影响,并且还应阶段性检测寂寥中的含水量,以确保混凝土配置中的水量的正确使用。
  五、化学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配置中化学外加剂的添加能起到缓凝、引气、减水、旱强、泵送、防水、防冻、膨胀和喷射等作用。化学外加剂的选用需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以及合格书进行检查,检测28天抗压强度比和减水率是否达标。此外,化学外加剂的选用还应结合混凝土的实际作用和施工环境来进行抉择。经外加剂选用确定后还应对其进行试配实验检测,按照配比取混凝土的各个成分少许,在保证其他成分不存在质量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试配实验,观察选用的外加剂与混凝土其他成分能否适应。另外,还应注意化学外加剂的存放,在存放时应按照不同种类与型号进行分类放置,并予以标注,避免出现误用。同时还应做好防雨防潮措施,以避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六、结语
  道路桥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城市面貌的重要标志。混凝土作为道路桥梁施工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重视混凝土各成分的质量控制,严格把控水泥、水、集料以及外学外加剂的质量,确保其满足道路桥梁施工的标准要求。在原材料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足够认真仔细,采用正确的检测方式,以确保原材料的各项指标达标。通过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继而为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柳青.浅析路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09,(23)1:325.
  [2]薛吉岗.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铁道标准设计,2006,(8)4:90.
  [3]吴燕.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青海科技,2010,17(4):101.
  [4]严宝兴.浅谈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及控制[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7):189.
其他文献
论述精馏过程的节能原理,从改变操作条件和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多项节能措施.
本文以外商投资我国房地产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折衷理论(0LI)”框架对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投资主体双方的因素决定了外资投资我
邕,即广西南宁。南宁作为广西的省会,是中国与东盟相互交往的重要城市。随着与东盟交往日益密切,南宁成为很多东南亚留学生的首选,据此,就东南亚的留学生为主体,通过问卷形式
【目的】探讨65岁以上不同体质量指数(BMI)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群中医体质的分布,为开展2型糖尿病的中医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小榄
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由于其应用中表现出的良好的性能,如:很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抗疲劳性、抗冲击韧性、损伤阻抗、快速成型的制造工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