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著名美女导演戴玮8年的情爱之旅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o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戴玮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娓娓讲述了自己那段历经8年、如今渐渐远逝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真爱璀璨,祖传的戒指锁住一颗漂泊的心
  
  戴玮是一个美丽的哈尔滨姑娘。1995年夏天,从黑龙江教育学院旅游专业毕业后,戴玮南下广州,进入一家旅游公司做导游。很快,戴玮发现导游工作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充满了激情和新鲜,她渐渐感到有些厌倦。加上人生地不熟,戴玮很少出去应酬,常常静静地一个人待在家里。
  一个周末的晚上,百无聊赖的戴玮随两个同事去参加一个聚会。身材高挑、面容秀美的她像黑夜里一颗闪亮的星辰,引起了众多男孩子的注意,而戴玮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喝咖啡,仿佛这里的喧嚣和热闹都与她无关。第二天,主持聚会的女友打电话告诉戴玮:“你知道吗?昨天晚上有个男孩子对你印象可好了,他托我约你出去见面。”
  为了不拂女友的面子,戴玮抱着应付的态度去和那个男孩子见面。闲聊了一会儿,戴玮就借口有事走了。她无心了解这个男孩,因为她不想现在谈恋爱。
  一个月后,戴玮在广州战士歌舞团工作的舅舅要给她介绍一个同事的儿子做男朋友。戴玮根本不想去见面,但舅舅一个劲儿地说这个男孩如何优秀,如何与她般配,这让戴玮有些心动了。几天后,戴玮在舅舅家见到了那个男孩,令她大吃一惊的是,他居然就是上一次与她约会的那个男孩。
  四目相对,两人不禁哑然失笑。戴玮想,莫非自己与这个男孩真的有缘分?交谈中,戴玮得知这个男孩叫顾泓,广州人,父亲是演员,母亲是歌唱家。顾泓从冼星海音乐学院毕业后进入一家歌舞团工作,他唱美声,还拍过一些广告片。他比戴玮整整大10岁。
  这次见面,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他们也开始有了来往。顾泓常常用摩托车载着她在大街小巷穿行,带她品尝各种美食。顾泓恰到好处的关心和体贴让戴玮那颗漂泊的心找到了靠岸的感觉。
  1996年夏天,戴玮患上了麦粒肿,太阳一晒,她的眼睛又涩又痛,但她还是坚持去工作。那天,顾泓强行把戴玮送进了医院,守在医院陪她做手术。手术后,戴玮每天都要去医院换药,一到换药的时间,顾泓总会像个闹钟一样准时地提醒她:“别忘了,到换药时间了。”从他身上,戴玮找到了踏实和安全。
  戴玮的眼病康复后,顾泓带她去见自己的父母。顾家父母早就听儿子和戴玮的舅舅说起过她,一见面,他们对这个美丽、乖巧、懂事的女孩子喜欢得不得了。此后空闲的时候,戴玮就经常随着顾泓去他家玩。有时,她因为工作忙,两个星期没有去,顾母就会问儿子:“小玮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来了?”她熬好汤,让儿子送去给戴玮喝。
  虽然在广州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还有一份甜蜜的爱情,但好强的戴玮并不觉得自己的梦想就应该停止在广州。从小,多才多艺的她就向往北京,高中毕业时,她还去北京考过中央美术学院。这么多年来,生活的打磨没有磨掉她身上的锐气和棱角,她从来没有泯灭过进军北京的梦想。这年秋天,戴玮认真地对顾泓说:“我想考北京广播学院,去北京上学。”顾泓觉得女友是闹着玩的,于是他笑着对她说:“行,你去考吧,我等你回来。”
  戴玮重新捡起丢弃已久的书本,开始为着心中的理想全力以赴。令顾泓意外的是,第二年,戴玮参加考试,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北广电视新闻制作专业的一名学生。想到心爱的女友要离开自己两年,去北京上学,顾泓有些担心和难过:两年的光阴可以将一切都改变啊!戴玮看出了男友眼里的忧郁,幽默地安慰他说:“你放心,我就是天上的风筝,即使飞得再高再远,心也被你牵着。”
  1997年秋天,戴玮要去北京上学了。顾泓有些依依不舍,他拿出祖传的戒指,轻轻地为戴玮戴上:“这一戴,你可就被我套牢了,永远都飞不出我的手掌心。”男友的话让戴玮的心沉甸甸的……
  
  爱的迷茫,进退维谷的心有多苦
  
  戴玮去了北京,也带走了顾泓的心。没有女友在身边的日子,顾泓觉得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孤独的气息,他经常利用节假日飞到北京看戴玮,然后再匆匆忙忙地飞回广州。
  大学最后一学期,顾泓托朋友帮忙,让戴玮进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实习,跟一些资深编导学习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剪辑。悟性加上勤奋,使戴玮很快就适应了电视台的工作,并成功地独立制作了一个专题片,台领导想把她留下来。顾泓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戴玮能留在中央电视台,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北京,对戴玮说:“你回广州吧,我可以帮你进入广东电视台。”戴玮没有同意:“我觉得北京更适合我的发展。”
  在自己无法说服女友回广州后,顾泓只得给朋友打电话,让台领导不要将戴玮留下。戴玮知道后,非常生气,与顾泓大吵了一架。就这样,戴玮留在了中央电视台,成为国际频道的一名助理导演。
  顾泓回到广州后,经常给戴玮打电话,催她与自己结婚。每次,戴玮都生气地说:“我刚刚进入电视台,事业才起步,我不想这么快就套上了婚姻的枷锁。”顾泓诚恳地对她说:“我们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广州,老这样拖着算怎么回事?”戴玮说:“那你来北京好了,这样我们彼此有个照应。”顾泓说:“让我考虑一下。”
  留在中央电视台,戴玮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短短半年时间,她执导的《亚洲风中英文双语元旦晚会》、《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晚会》、《宁波国际服装节开幕式晚会》等大型晚会,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媒体把她誉为央视著名的“美女导演”。
  2000年秋天,顾泓来到了北京,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只见过戴玮两次,而且只待了一两个小时,她就匆匆地走了。有一次,顾泓好不容易与戴玮在一起,他诚恳地问她:“小玮,对你来说,工作真的那么重要吗?在你的心目中,我和工作孰重孰轻?”说着说着,顾泓的眼圈竟红了。戴玮的鼻子一阵发酸:“顾泓,在我的生命里,你和工作同样重要,我哪一样也不想舍弃,你再等我一年,我们就结婚。”
  顾泓留在了北京,进入一家文化公司工作。30多岁了,一切还要从零开始,顾泓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和痛苦,加上北京多变的气候和拥挤的交通,使从小在南方长大的他很不适应这里的生活,而戴玮又很少有时间能陪伴在他身边,他的苦恼和郁闷无处倾诉。
  2001年5月的一天,戴玮从外地执导完第八届全球华人音乐榜中榜颁奖典礼回到北京,她去看顾泓。见他正落寞地坐在窗前发呆,她走上前轻轻地对他说:“对不起,我实在太忙,也没时间陪你。”顾泓的声音低低的:“我想过了,我还是回广州去。”戴玮知道,回广州,对他来说,就是鱼儿到了水里。但当顾泓真的要离开北京了,戴玮的心头又有一种疼痛和不舍,她就这样矛盾着,彷徨着。一个月后,顾泓离开北京,回到了广州。
  日子像小河里的水一样,一天天流逝,顾泓开始给戴玮发短信:“离你承诺的婚期还有8个月。”“还有半年,我们就要结婚了。”……这一条条“触目惊心”的短信渐渐成为戴玮心头沉重的负担。眼看自己承诺的婚期一天天逼近,戴玮心乱如麻。在她的记忆中,母亲就因为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向婚姻妥协,最后生活得不幸福而与父亲离婚;而父亲再婚后,也与妻子整天吵吵闹闹。这些给她造成了一个刻骨铭心的错觉:婚姻生活是不幸福的,而女人放弃梦想,向婚姻妥协,更注定是痛苦的结局。再看看身边那些结了婚的女同事,她们一心围着家庭转,对于事业正处于上升时期的戴玮来说,这种生活无论如何是她不能接受的,一个女人变得这么平庸,还有什么美丽可言?
  内心深处,戴玮渴望甜蜜的爱情,但她又害怕琐碎的婚姻,她一颗矛盾的心就这样左右摇摆。当戴玮承诺的婚期终于来临时,面对顾泓的再一次提出结婚要求,戴玮不知所措。沉默良久,她歉意地对他说:“对不起,你能不能再等我一年?”顾泓长叹了一口气:“我答应你,谁叫我那么爱你呢?”
  
  悔泪已迟,爱人已不在灯火阑珊处
  
  随着戴玮的事业一天天红火,顾泓觉得自己与她的隔阂越来越深,对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没有把握。他知道,如今的戴玮早已不是当年在广州的那个单纯的小女孩了,她现在已经是央视著名的导演了,她身上笼罩的光环让他觉得越来越陌生。
  又是一年花开花谢。戴玮的心依然对婚姻激不起任何向往和激情。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对顾泓和8年的感情有个交代,这一次,她主动对他说:“我们结婚吧,在北京安一个家,再在广州安一个家。你依然在广州工作,我还是在北京发展……”电话那头的顾泓终于被激怒了:“8年的等待,难道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局?这叫什么结婚啊!”
  电话被沉重地搁下。戴玮和顾泓都知道,他们就像两个独立的圆,各自在不同的生活轨道上运行,虽然曾经相切,却永远也不可能重合,分手,成了他们唯一的结局!
  2002年春节过后,戴玮去广州出差,她找到了顾泓,把那枚戒指还给了他。他们默默地坐在咖啡厅里,尴尬的沉默让两人都有一种无言的痛。临分别时,顾泓伤感地对她说:“我妈还常常念叨你,说要煲汤给你喝。”顾泓的话让戴玮的眼泪汹涌而出,而此时的顾泓,也早已经泪流满面……
  8年的感情就这样随风而逝,她让紧张忙碌的工作渐渐将自己的伤痛挤压在心底,每天像上足了发条的时钟,不知疲倦地运转。2002年10月,戴玮在北京一家剧院录制一台节目,因为资金一时没有到位,场地的三个大男人强行把电拉了下来,并与戴玮吵了起来。万分委屈的戴玮觉得自己是那么孤独无助,回到家伤心地哭了起来。也许是高处不胜寒,也许是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戴玮开始感到了一个人生活的孤独和寂寞,尤其是节假日,同事和朋友们都忙着与自己的家人团聚,只有她孤单地开着车在街上慢慢地滑行,累了,她就找家麦当劳坐下来,边喝饮料边看着街头来来往往的幸福的一家三口,她突然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触:有一个家真好,有人疼有人爱真幸福!
  戴玮开始害怕孤独,害怕漫漫长夜。为了让孤单的家里有一些温暖,她把弟弟和父亲接到北京来和她一起生活,但亲情虽然抚慰了她那颗孤单的心,却无法驱散她内心的寂寞。这时她才发现,自己确实需要一份平淡而真实的感情,需要一双坚强的臂膀来让她歇息疲惫的身心,她不由得怀念起顾泓对自己的好,怀念他们在一起时那些美好而温暖的时光。可是戴玮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创业的激情不被他理解?
  这时的戴玮也渐渐发现,她身边有很多走进婚姻的人不仅过得很幸福,而且也没有荒废自己的事业。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使她对婚姻生活产生了一种片面的认识,走进了一个怪圈,让她渴望爱情,却又害怕走进婚姻。
  而那个曾经深爱过她的男人,不知他现在过得可好?戴玮试着拨通了顾泓的电话,顾泓平静地告诉她,他已经结婚了,现在生活得很幸福。放下电话,戴玮流下了百感交集的泪水……
  戴玮深感遗憾,因为她错过了一个最好的男人,错过了一段原本可以天长地久的姻缘。
  虽然失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但是我们真心祝福戴玮:再有一份真爱来临时,她一定会张开真诚的双臂,去迎接它,拥抱它,让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同时拥有事业和爱情,让她的人生充满风华和美丽。
  
  编辑 / 杨世莹
其他文献
很多男人刚过而立之年,便已经有了大腹便便的迹象。突出的肚腩让他们风度尽失,健美人士有形有款的“Y”形腹肌成为男人们美腹的新指标。“Y”形傲人腹肌,源自肌肉和脂肪的完美比例,甚至是男人自我责任感的标志之一。因此,想让腹部出现“Y”,必须经过恒久而刻苦的健身练习——健美没有捷径,赶快天天练吧!  “Y”形是腹外斜肌的形状,通过减脂使腰两侧没有赘肉,而肌肉训练让男性的腹外斜肌形状明显,同时,适当的脂肪覆
富翁与老农    小编蔡璐是上半月版新来的试用编辑,第一次在上半月版交稿的她,所编稿件《恩义无价,贫困老农泪撕6名大学生“还账清单”》居然中了本期“本月头题”,这委实是个大收获,要知道,这是多少资深老编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啊,怪不得一向板着面孔的总编意外之余都忍不住给了小蔡一点笑意。“头题”的好与不好要请读者们评判,这里,想请您看看小蔡在稿签上写的对该文的“初审意见”: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鼻子一直酸酸
其实她比我更有智慧,更懂得管理的哲学。    我和吴歌双双升职  周一,总监终于在企划中心例会上宣布,我和吴歌分别成为创作部和设计部的部门经理。  其实早已知道了消息,但我还是忍不住兴奋了一把。我竭力让自己看起来显得平静自然,起身向大家微微鞠躬,说:“以后我会更努力的。谢谢大家!”接着吴歌也站了起来,她笑得嘴都合不拢:“谢谢!请多多关照,多多关照。”还趁机给他们部门的朱丽抛了个媚眼。  散会后,朱
总以为,随着岁月的流逝,多年前的一些事会慢慢地忘却,然而实际并非如此。  那是1987年的事,我考上了现在的四川省西昌学院的农学系,那时叫西昌农业专科学校。我是一个一千多人的村子里唯一考出的大学生。那年月的信息不像现在这样灵通,唯一和朋友、同学、亲戚、家人的联系方式就是写信。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班里生活委员都要到邮政所取回班上同学们的信件,同学们都以收到多封书信为荣,一旦没有收到片言只语,总会
10年前,重庆夫妇兰友明和胡冬英,在亲生儿子勇救落水同学被大浪卷走牺牲后,放弃了生育的机会,从儿童福利院收养了一名8岁女孩。随着养女惠惠给这个一度沉寂的家庭带来越来越多的幸福和快乐,有过丧子之痛的兰友明夫妇却越发觉得惠惠的亲生父母一定在非常焦急、痛楚地寻找她。夫妇俩从此一次又一次轮流到重庆綦江和贵州周边为养女寻找亲生父母。惠惠得知此事后,一度曾误会他们是在嫌弃自己不是亲生的。尽管如此,他们从来没有
新一年的节日连成线!Party少不了,欢宴少不了,恋爱更是少不了的。2月14日,一年中最炫的嘉年华会需要最炫的你闪亮登场!    从元旦开始我每天都睡得很晚,几乎夜夜笙歌,会亲戚,见好友,舞会聚餐KTV,是一个都不能少,转眼,又到了最最关键的情人节。  可是,天天睡眠不足让我的脸色日渐苍白,看起来像一个营养不良的瓷娃娃,想要休息一些天吧,又不太可能,最近还有好几个朋友要见,平时大家都没有时间,赶上
1    那天,父亲坐在冬阳下,穿着厚厚的棉衣,倚在墙边打盹。你就趴在他的身边,呼呼地睡着。突然,你警觉地睁开了眼,朝着我竖起了耳朵,并龇开了牙。“丑丑,是我!”父亲听到了我的声音,睁开了半闭的眼睛,一丝惊喜掠过,父亲立即站起了身:“丑丑,是姐姐,不要叫!”你开始摇起了快乐的尾巴,尾巴上扬着,在父亲的前后左右不停地欢跳着。  父亲开始忙碌地到灶头,舀上一勺水,放进几个蛋。他还记得,我一直喜欢吃水煮
出镜人物:王颖,女,26岁,山东省潍坊市外贸公司职员  出镜人物:刘志全,男,27岁,山东省潍坊市某公司职员  每次,说起他们的爱情,她总一脸骄傲,口气得意,说,是青梅竹马呢。惹得听的人笑,笑她,真是老土,这个年头了,谁还迷信青梅竹马的游戏?  我们!每次,她总这样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就是青梅竹马,我们还会地久天长。口气铮铮,像誓言。  也真是青梅竹马了。她认识他的时候,四岁,他五岁,上同一所幼儿
祸从天降,  疾病考验夫妻情感    曹改涛1974年4月出生在河南省方城县小史店乡一个名叫水牛王的小乡村里,从南阳一所技工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中建七局下属的一家安装公司上班。这个单位的效益不太好,1998年,为了生活,曹改涛筹集一部分资金,在南阳市白河南边的海关对面开了一家经营汽车保护油的小店。在这里,曹改涛遇上了他生命中的女孩——杜春芝。  杜春芝比曹改涛小两个月,家住在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乡
吃饭出麻烦      那是一天中午,女儿在学校食堂吃饭,轮到她买时,好菜都卖完了卖饭的师傅,就只往她的碗里舀了些白菜和土豆丝女儿一看,同样多的饭菜票,前面同学的碗里都有肉哇鱼的,她嘟囔一句:“哼!咱们学校的饭菜,还不如狗食”卖饭的师傅是老师家属,孩子这一说,她自然就火了,毫不客气地回敬道:“那你就别吃!”   刚吃了两口,一肚子气的女儿又发现菜里还有一条小虫,更气不打一处来,夹出那条小虫子,就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