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增强技校学生的自信心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入读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学习成绩不佳而备受冷落与歧视,自信心和自尊心备受打击。班主任应尽力帮助这些学生战胜自卑,迎接挑战,发奋学习,成为大有作为的技能人才。
  一、注重正面引导
  刚刚走进技工院校大门的学生,对新环境充满了好奇,对新教师充满了期待,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了解、理解、信任和表扬,渴望别人能尊重自己,渴望和同学能平等友好地相处,渴望得到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关注,渴望能够在学校里学到技术,成为一名有用的技能人才。针对学生的这些需求,班主任一定要因势利导。一是充分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大力宣传工人专家李斌等十位楷模的先进事迹,让楷模的成才经历和技能贡献成为教育、激励学生的最好载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二是邀请优秀技校毕业生回校作专题讲座,以他们的成长经历教育学生,使学生们认识到入读技校并不是低人一等,只要目标坚定,不懈努力,同样可以成才,可以用劳动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三是邀请相关教师作就业形势的报告,让学生们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目前中国最缺的人才中就有技能人才。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目前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的5%。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比2009年增加990万人,缺口巨大。通过向学生传递这些信息,引导学生了解国情,正视现实,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找到合理的人生定位,消除悲观情绪,抛弃思想杂念,振作精神,勤学苦练,努力成为合格的技能人才。
  二、注重个性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省智力、自然智力等基本智力。个体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各种基本智力的不同组合所致,导致个体在心理和智力上有着各自的强项。所以可以说,每个人都是聪明的,每个人都是出色的。因此,在注重正面引导、唤回学生的自信心的同时,班主任还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充分的肯定、赞赏、发挥和展现。一是组建班干部队伍,挑选一批有领导能力和潜质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让他们在组织、管理班级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才干。对那些调皮而聪明的学生也可以考虑,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二是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如体育竞技活动、文艺汇演、演讲辩论、专业技能比赛、旅游活动、联谊活动、街舞比赛、滑轮比赛、公益爱心活动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个性,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以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上进心,提高其综合能力,让其在技校这个舞台上尽显人生风采和个性魅力。
  三、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技工院校班主任是到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方针能否得到全面贯彻,关系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能否全面实现。班主任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繁重。
  要将一个班级带好,要让自卑的学生重拾自信,搞好师生关系至关重要。首先,班主任要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平等的朋友,加强沟通工作。不仅在课堂上多交流,而且要走进宿舍,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和兴趣,从而对症下药。其次,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师生间存在代沟是必然的。但班主任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学生的种种异常行为背后往往有社会、家庭、同伴影响等复杂因素,在处理问题时不能急躁,要有耐性,应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寻求对策,逐步加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一放、缓一缓,寻找合适机会后再加以解决。班主任做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其学习情绪和生活态度。第三要多表扬,少批评。即使批评,也要注重场合。尽量不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可以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进行批评,而且是先表扬、后批评。批评和表扬的方式方法正确,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至关重要。平时,班主任要多和学生接触和交流,在思想上、行动上、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学生。班主任只有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导和帮助,走上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最终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肇庆市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提高,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主要体现为对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双重需求。在各种力量的合力作用下,今后将有大量的技能人才走出校门,走向企业的工作岗位,在数量上逐步满足企业需求。但是要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质量需求,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要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无缝对接,职业教育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项目教学法的引入与推广等。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国外著名的哲学家
以年产1000万米合成革生成线为研究对象,对合成革干法、湿法和后处理生产流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的VOCs排放源有干、湿法生产线废气、后处理环节的
摘 要:中高职对接一体化培养体系,旨在培养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上具备高职层次专科学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着“专业对接、课程对接、实践导向、双证融通、中高连贯、校企合作”的原则,作为首批中高职衔接项目试点单位,笔者所在学院遴选了服装设计和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试点,积极尝试构建内部有效衔接机制,建立统一的课程组织机构,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使用统一的教材,这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中华文字,源远流长,被尼克松誉为是“世界上最美的图画”。我们的书法艺术更是世界独有的一门美育课程,让我们见识了汉字的形之美,意之深。也许在小学低年级写字初始的阶段,我们还
摘 要:机电专业的传统教学是先集中上理论课,然后再集中实训,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使学生理论课的学习很抽象、枯燥,学不下去,也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习操作中去。理实一体化教学即可解决这一现状,它把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更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理实一体化 理论课 实习  课 题:辽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中等职
摘 要:对服装缝制工艺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能力成长和长期发展的空间。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中职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激励引导法 分步演示法 按步检查法 图片分析法  服装缝制工艺是中职服装专业核心专业技能课程之一,它是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如何使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