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的记忆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夜饭年年有。小时候和哥哥常在大姨妈家过年,她的“伟大石棉五金店”开在南京路口头的福建中路上,除夕前一天店堂间排开长桌,供猪祭羊,贴上喜庆纸条,香烛缭绕,摆了三十多只菜肴,伙计们来回穿梭,只见大姨妈口中喃喃虔诚上香,烧纸轿送灶家菩萨,我们小辈一个个跪拜如仪,不明白怎么一回事。
  到晚上大人们吃年夜饭,我们在隔壁房里吃小桌,心里惦念着压岁钿,真正的年味在街上。吃什么不在意,听外面哔哔啪啪鞭炮响起来了,哥哥丢我一个眼风,渐渐地好似戏台上的锣鼓越来越密——乒!——砰!几个高升在空中欢叫,我们的心像野马飞了出去。
  年初一一早向大姨妈拜年,每人得到两角压岁钿。别小看这两角钱,五分钱可买一串小钢炮,放一声好运的彩头,或买几只掼炮,互相推诿着,或你或我朝路人身后掼一只,躲在暗里笑趴了墙角。一条宁波路来回逛啊逛,这样看看,那个摸摸,捏牢铜钿舍不得,结果是分头买了青龙剑、偃月刀,赵子龙和杨老令公、关云长和岳飞一对对隔代厮打起来。还有兔子灯省油的,鸭蛋壳里点一支小蜡烛,夜里拖来拖去,一直要拖到元宵夜。
  到十五六岁那年,我也上了大桌。平时放在墙边的一张红漆圆台面,翻开在红木方桌上,一道道菜由小娘姨端上来,不外时鲜菜蔬鱼翅海参之类,都由外婆在楼下厨房里掌勺。那时大姨妈的朋友不那么多了,除了我爸妈,有她的过房儿子广美哥和他的妻儿、她的老姊妹兰心阿姨和严先生。每次吃完胖头鱼,我妈就要掷“鱼仙”,大家帮她数一二三,碰巧鱼骨竖立了起来,对她那份欢喜,大姨妈半妒半怪地说:“还是像小囡一样。”
  吃得差不多了,最后是砂锅鸡汤压轴,我早就在眼睁睁地等,锅盖揭起金灿灿的汤面,在竹笋香菇发菜当中露出油亮的鸡皮,铺着蛋饺,是早先我和表弟帮着外婆做的。看见一只只蛋饺被吃掉就心痛,好像玩香烟牌子输了一样。
  大姨妈是成功人士,工商界里有点名气,我妈和她合不拢,说她势利眼,看不惯广美哥和兰心阿姨的肉麻拍马。吃过年夜饭回家,我妈会嘲笑一番,学他们做腔做势的样子,我们禁不住笑出声来。
  公私合营之后大姨妈拿定息,过得还滋润,“文革”中一落千丈。有一回除夕,阿爸叫我送去一包干粉丝,就留我吃年夜饭。她仍住在五金店樓上,房间都给分了,留了卧房给她。仍是外婆烧的菜,肉丝炒芹菜、红烧鲫鱼、炒青菜,送去的粉丝加些虾米做成汤。大姨妈拿出一瓶烧酒,坊间零拷的,倒了半杯,加水成一杯,分了半杯给我。我陪她喝酒,没说什么话。冷气从窗缝丝丝透进来,她的女儿和儿子都在外地,没回来过年,我也没问。
  我尝过“年关”的滋味。1970年,我天天作交代。缘由是和几个朋友在一起写诗,或许就像他们说的,你是满脑子的“封资修”,要好好洗一洗。大年夜妹妹来看我,见不到我,带来的香烟被没收了。那晚像往常一样被押送到食堂,两只肉圆子加些塌菜,就算年夜饭了。三月里放了出来,脚上冻疮奇痒,有时想给它涂上一层蜜,变成甜心的记忆,我却做不到。
  十多年在国外,对于吃年夜饭这件事越来越稀释。和妻儿到了一家中餐馆,儿子吵着要吃麦当劳,那就尴尬了。在一起吃个仪式也好,不无离散的风味。另一种是赴朋友派对,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时认识了台湾作家陈若曦,记不清那是在大年夜还是春节,反正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应该。其实也不止一次,大姐特热情,不时以派对招呼来自大陆和台港的作家学者,四海一家亲啊。难忘她家的景致,窗里望出去一片夜色湾区,金色的灯火星点连绵,像在美国做的梦,也是很清晰的。
  两三年前在南大的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上见到若曦大姐,迎面寒暄了几句。宾馆里见到她和台湾代表们在饭后聊天,听说她已经离开美国多年,一直住在台湾花莲。本想过去向她问候一番,脚步迟疑着没走过去。那一片湾区的夜景突然模糊起来,无论悲欢似乎会尽归过去的沧桑,何况大家生活在珍惜心态的今天,真不知从哪里谈起了。
  新千禧年到香港教书,住在科大的教师宿舍里,两边窗户都面海。的确,香港的楼房层层密密,住在高层方能见天望山,房价也随着景观节节攀高,更不消说我的那份推窗就能摸到海的奢侈了。这宿舍叫Tower 5,起先我把它翻译成“塔窝”,后来又叫“涛卧居”,那时有心情写诗。
  有海就有诗,就有朋友。碰巧是2003年的大年夜迎来了不少诗友,算是个小派对了。刘燕子、秦岚在日本办一本叫《兰》的杂志,这回访港把她们的编辑班子都带来了,我和梁志英一起去车站接她们,顺便买了许多菜蔬。那晚还有黄灿然、孟浪和杜家祁夫妇等人,志英做了一桌温馨可口的素食,大家吃啊唱啊聊啊直到午夜方尽兴。
  燕子他们先离去,在送别回来的途中见到嘻哈一群,原来是邓小桦、刘芷韵五六个科大学生,都属文坛新秀,跟黄、杜他们熟的,于是大家呼嚣着一窝蜂拥进我的窝居,一直闹到天亮。
  当然,我的年夜饭故事不止这些,好似列车行驶在旷野里,一节节车厢由记忆链接着,明明灭灭闪烁着爱、亲情和友情的光景,好似看到了我自己,在窗边不安地探头探脑——揣着回家的渴念,永无止歇!
其他文献
上海中心37层观复博物馆,观众在参观珐琅地面。  “金石可人,博物友我”,当53岁的王积稼端坐桌旁,挥毫写下这八个字后,7月25日,他平生以来首次参与了一场短视频创作培训课程的学习。30多年前,刚高中毕业的王积稼除了在田间地头干活,业余时间喜欢跑到废品回收站、旧书摊淘换东西。高考落榜,耕读为生——那时候他家所在的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和中国许多西部农村类似。他所能收藏到的旧物无非墨盒、铜锁、老课本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  从上海出发,行车2个半小时,跨过杭州湾大桥,一座开阔的新城迎面而来。这里是宁波杭州湾新区,千万年被潮水冲刷堆积而成的滩涂,如今变身整洁的街道、崭新的居住区……这里位于上海市、宁波市、杭州市、蘇州市的几何中心,是宁波市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门户地区,也是长三角经济圈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要地。  杭州湾新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吸引了上海大
数了数,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做了九个采访,写了三篇文章,看了五场电影,还挺圆满的。遗憾当然也不是没有,身为周刊记者,最为难的当然是深度采访的机会难得——电影节的部分评委和嘉宾出现在了媒体可预约采访名单中,但相比出席的各路大咖,仍然嫌少。尤其是,即便预约成功,也只有群访的机会,几十个记者围着采访对象聊三十分钟,轮到你的对话也许只有一分钟。这一分钟的时间够不够做深度报道?显然是不够的。今年,王家卫
不批判传统,我们无法进步;完全否定传统,我们就飘若浮萍。  尽管标榜绅士风度,但欧美影视对女性的态度与对待黑人、亚裔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观众已无法想象,80年前的《乱世佳人》(1939)有多么轰动,斯嘉丽美得惊心动魄,她是那么浅薄虚荣,然而,又是那么独立强悍:“我再也不要挨饿了,我的家人也不要,即使让我去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  总体而言,除了贞德、卡门、斯嘉丽等特例,女性的银幕形
“美好心交付”服务体系。  在当前整个地产行业双限的情况下,购房者越来越关注房屋交付品质。因为品牌口碑与产品品质体现最为明显和集中的地方,就在交付环节。如果在收房时或者刚入住就发现质量问题,对于客户而言是十分糟心的事。因此,交付品质已然成为房企实力与产品品质的直观体现,也是品牌兑现人居承诺的现实表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周静敏对《新民周刊》表示,长三角的住宅整体质量在全国算是领
新冠疫情特殊年份特殊赛制的中超联赛,上海同城兄弟在争冠组相遇,非主客场双循环状态下的申花与上港的德比之战,展现出许多不同之处。第二场比赛前充满了猜想,但没有人猜到精彩的程度几乎完美!说这场比赛是今年联赛最好看的一场一点也不为过。  以上海申花和上海上港来说,今年最终两队成绩都不尽如人意,但无论是在大连还是苏州赛区,无论是在球场上还是球场下,浓浓的德比味,从上海穿越过去,甚至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影响到
“长五”送“嫦五”,探月梦更圆。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五号遥五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升空,踏上月球探测之旅。  这次任务,是我国月球探测“绕落回”的收官之作,将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创造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在“嫦五”九天揽月之时,中国人的深空梦随之展开新的篇章。多个“第一次”的挑战  嫦娥五号要执行的任务是月球采样返回,是我国探
有一部话剧,在1982年登上北京的舞台,我那时年纪还不够大,没赶上,可后来在电视上、在录像带和VCD上,在视频网站上,反复看过很多次。那就是《推销员之死》,主演英若诚和朱琳,男主角年过六十,是个推销员,总要开着车到处推销货品,他总吹嘘自己颇受欢迎和尊重,实际上他过得很艰难,没有底薪,只能挣佣金,每周拿回来的钱,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开销。他费力地维护这个家,他的老婆跟他一起努力维护这个家,还要看护他的
在徽州,一提“上海茶林场”,多数人知道那块上海“飞地”及“飞地”上发生的故事。那里现在统称“东黄山”。  上周,再去东黄山,小镇和往常一样安静。下了车,我急切带朋友去看蒸汽机车,“咦!”这车头怎么锈迹斑斑?绿皮车厢也像遗弃的“城堡”。心想要油漆一下就好了,不至于这么快生锈。朋友的小孩嚷嚷要爬上火车头玩,他妈妈指着旁边一块警示牌:禁止攀爬火车!看到这牌子,我心里直想笑——这不动的火车。  看完火车头
位于复兴中路1380号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因为其外形被乐迷们亲切地称为“馄饨皮”。从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餛饨皮”每个周日下午都会响起悠扬的音乐。如果你是一个挑剔的乐迷,可能会发现这些旋律略显生涩,有时节奏还有些凌乱。  11月1日下午,《新民周刊》来到梧桐掩映的“馄饨皮”一探究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由上海银行携手拥有141年历史的上海交响乐团共同打造的公益音乐教育品牌项目“尚乐舞台大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