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发生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骨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分析与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发生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相关的因素。方法:自2001年3月-2006年7月共收治354例颈椎病患者,获得随访的263例,其中男185例,女78例,手术时年龄35~76岁,平均51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54例,脊髓型颈椎病183例,合并两者的有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根据门诊随访,综合评估所有患者的术后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及术前术后影像学表现,评价对象包括年龄,性别,融合椎体数,术前颈椎的曲度、活动度,椎管的前后径以及邻近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和椎体前缘骨赘形成等,并根据随访时的侧位X线片将头尾两端邻近椎间隙的骨赘形成程度分为4级,统计学分析引起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相关因素以及邻近节段退变与骨赘形成程度的关系。结果:263例患者中有39例(14.8%)出现了症状性邻近节段病变,其中男23例,女16例,手术时年龄42~65岁,平均55岁,从手术后到出现邻近节段病变的时间为4~11年,出现邻近节段病变的平均年龄为61岁。这些症状表现为原有颈椎病症状部分或完全缓解后再次出现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相对应的神经症状与体征,而在原手术节段没有脊髓受压的表现。术前脊髓MRI上邻近节段硬膜有压迹或融合节段头侧邻近节段椎间盘低信号的患者,术后发生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概率明显高于未出现症状的患者,而年龄,性别,融合椎体数,术前颈椎的曲度,活动度,椎管的前后径等研究对象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对于发生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患者,有26例(67%)钢板头端邻近节段发生了骨化,与尾端骨化相比,P<0.01,骨化程度随临床症状的加重而加重。结论:对于因颈椎病而行颈椎前路融合钢板内固定的患者,术前脊髓MRI示有邻近节段硬膜有压迹或融合节段头侧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表现者,术后容易发生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这种退变在侧位X线上可表现钢板头端邻近椎间隙骨化。
其他文献
民俗文化与小说有着密切关系,它决定着小说的个性风格和民族特色。莫言自觉的民俗学意识影响和制约着他的小说理论和创作思维,决定着小说的民俗化倾向。他认为民俗文化是近代小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幽门螺杆菌 (Hp)大量扩增并提取致空泡变性细胞毒素 (Vac A)的液体培养方法。 方法 :采用TSB及 MHB培养液 ,加入小牛血清 (FBS)或环糊精 (CD)作为支持剂
背景:研究发现,SCI后神经营养因子缺乏、髓鞘相关抑制分子的产生等是影响轴突再生微环境的重要原因。中医药以其多因素、多靶点的优点,正逐步成为改善神经再生微环境的研究热
利用二氧化氯对苯酚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二氧化氯的加入量、废水pH值、处理温度等因素对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试验获得苯酚废水处理的适宜条件。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脑力劳动者 ,初潮年龄偏小 ,多次人工流产均可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职业月经状
明清易代的特殊社会背景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遗民群体,他们以散曲创作展示时代变迁、书写个人情怀。具体而言,遗民散曲对明清易代的文学性书写主要表现为:对黍离之悲与
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氨溴索对重度烧伤患者肺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比较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与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2年4月在我院骨科行人工髋关节置
通过优化实验方法研究了乙酰化己二酸交联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通过测定乙酰基取代度和交联度,分析了各因素对淀粉性质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淀粉100g,混合酸酐8g,pH值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