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酸盐敷料联合弹力绷带在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PICC置管后的护理应用

来源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联合弹力绷带在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3例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PICC置管常规维护方法基础上,采用改良固定方法:藻酸盐敷料剪成Y型,覆盖在穿刺部位,导管外漏端由开口处穿过并双“U”字形放置于藻酸盐上方,穿刺口周边糜烂面全部用藻酸盐覆盖包裹完整,再用透明敷贴将穿刺口上臂覆盖的藻酸盐环形包扎,最后将网状弹力绷带固定于透明敷贴与藻酸盐敷料上方。结果:经过精心护理,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日常护肤习惯与玫瑰痤疮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面部皮炎专诊的玫瑰痤疮患者和非玫瑰痤疮患者进行日常护肤习惯的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护肤步骤数、洁面次数、是否每天使用面膜和酸类产品等因素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玫瑰痤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收到有效问卷487份,其中144例为玫瑰痤疮,343例为非玫瑰痤疮。性别差异、每天护肤步骤数是否≥4步、是否每天外敷面膜以及是否每天外用酸类产品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口腔咀嚼环境,采用不同材料修复非龋性颈部缺损后进行动态加载,研究各咀嚼阶段下颌前磨牙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提供参考。方法:以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颈部缺损模型为对照组(Control),IPS e.max(A)、Celtra Duo(B)、Filtek Z350树脂块(C)、Lava Ultimate(D)和Filtek Supreme XT(E)修复缺损为实验组;模拟一个咀嚼周期T=0.875 s内各模型的应力应变趋势,并进行力学分析。结果:同一时期,各模型剩余牙体组织
报告足部小汗腺汗孔瘤1例。患者女,24岁,因“左足趾间红色丘疹1年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左足第三与第四趾间可见一大小约14 mm×5 mm的红色肿块,稍呈分叶状,基底部带蒂,表面光滑,部分有血痂。皮损组织病理:瘤内部分表真皮内可见一致性的小圆细胞,呈嗜碱性,胞浆较少,边缘细胞不呈栅栏排列,常可见管腔样结构,内衬红色护膜。部分见表皮内成巢的肿瘤细胞,均由一致性嗜碱性小圆细胞形成,边缘细胞未见栅栏结构。诊断:小汗腺汗孔瘤。予手术切除,1年后随访未复发。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血清总IgE与成人发病型特应性皮炎(AD)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发病年龄>18岁的40例AD患者作为病例组,3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EOS和血清总IgE水平,比较性别、年龄、外周血EOS和血清总IgE水平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以及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伴/不伴呼吸道过敏、伴/不伴户尘螨阳性的病例组间分布情况。结果:病例组EOS和血清总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2.80、3.88,均P<0.05)。性别在重度与轻度、重度与中度间分布均
目的:了解SAPHO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1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确诊的5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等信息。结果:5例患者均出现掌跖脓疱,其中1例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伴痤疮、1例受累骨关节局部皮肤红肿。关节表现:5例均出现胸锁关节受累,3例伴外周大关节受累,1例伴骶髂关节受累,1例伴颅骨受累。内脏表现:2例出现无菌性肺炎,其中1例发生肺栓塞,同时伴胆汁淤积、胸膜炎、脑膜炎、淋巴结肿大。影像学表现:
背景近年来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但对于存在禁忌证的患者,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可能难以耐受。目的研究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成功启动的影响因素,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治疗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医学部收治的应用肠内营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收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时间、72 h后耐受情况、肠内营养的疗效,比较成功组与失败组的条件差异。结果纳入SAP患者35例,应用肠内营养共109例次,营养途径包括口服和管饲,肠
报告Pinkus纤维上皮瘤1例。患者女,61岁,右侧腹股沟区不规则黑褐色斑块2个月余,大小约为0.8 cm×1.2 cm,表面粗糙呈乳头瘤状,不伴疼痛及瘙痒。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内可见增生的与表皮相连的基底样细胞样条索,并含有色素,条索周边的细胞呈栅栏状排列,部分周边有收缩间隙,基质内见胶原纤维增生及黏液沉积。诊断:Pinkus纤维上皮瘤。予以手术切除,随访1年无复发。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7(SNHG7)靶向微小RNA-186-5p(miR-186-5p)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基于UALCAN网站分析TCGA数据库中肝癌组织的SNHG7水平,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NHG7水平与肝癌预后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正常肝上皮细胞HL-7702和肝癌细胞(HCCLM3、Hep3b、HepG2、HuH-7)的SNHG7水平。选择HuH-7细胞并转染靶向SNHG7的小干扰RNA(si-S
目的:体外检测中药单体对单梗着色霉的抑菌活性,为临床采用中药治疗着色芽生菌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1株单梗着色霉菌株为实验菌株,包括1株标准株、10株临床分离株。参照CLSI制定的M38-A2,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蛇床子素、姜黄素、白鲜碱、知母皂苷、黄芩苷、苦参碱、丹皮酚、斑蝥素和大黄酚9种中药单体对单梗着色霉的抑制作用。结果:9种中药单体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几何均数为14.11~272.65μg/mL,蛇床子素、姜黄素和白鲜碱的抑菌活性最佳,几何均数分别为14.11、28.21、52.98μg/mL;
目的:探讨麻风病皮损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图像特征,为无创辅助诊断麻风病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RCM检查8例麻风病患者皮损,与同处皮损的组织病理对照,分析其图像特征及意义。结果:与组织病理特点比对,麻风病皮损RCM图像特点为:瘤型麻风(LL)、界线类偏瘤型(BL)见表皮萎缩、角化过度、棘层萎缩,真皮浅层片、灶状“蛙籽样”组织细胞(泡沫细胞)浸润,明显可见“无浸润带”形成;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见角化过度,真皮浅层血管扩张,管周散在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结论:RCM可以作为筛查麻风病的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