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现状及其管理模式,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改进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与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实践
目前,基于国内煤炭生产和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与实践水平,决定了我们采取对设备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办法来使设备运行达到最佳效益和最长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管理,充分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设备维修管理服务,还需要利用企业部门来动员全员全过程都参与到设备的维修管理中去。积极引进科学评估方法(比如: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和先进的检测技术(比如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未来的维修管理将朝着更加的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设备维修管理与实践努力实现的目标。
1、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现状
设备维修与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方法,是企业的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而我国煤矿机电维修管理模式发展是与生产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当前,大部分煤炭企业已完备地制定了设备维修管理规章制度及其专有机构,先进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运行状态监测技术也在引进利用。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采用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依旧根据时间来规划的维修管理模式,这种方式维护低效,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仅仅从理论上以单个零部件的可靠性维修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探析,还有是通过经验总结一些故障现象来分析。还没有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是缺少设备元器件的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数据和完备的理论指导。
2、维修管理基本模式
当前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学科。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就有了维修的问题。最开始因为设备简单,维修与维护的费用低,手段一般是发生故障后再维修的管理模式,即出现了故障再修。但是后维修的后果导致维修期间的时间浪费,影响了生产。工业革命之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更新,流水作业生产的广泛应用,生产严重赖于设备的正常运行,故障后维修管理所造成损失逐步凸现出来。预防故障发生的管理模式就被提出了。科技进一步发展,精细化的生产引进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是预防维修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确定设备在其运行条件下维修需求的方法。它更加地注重故障的原因、影响、预防三方面的研究,通过运用现代维修计划软件来监测设备运行状况,然后制定出详细的维修计划和方案,设置维修与维护的备忘录。该模式颠覆了设备损坏后再被动维修的模式,这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可靠性维修技术,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确保了设备在要求的寿命周期内安全、高效地运行,这样可以基本消除故障维修耽误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新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以及故障预防技术的发展,现代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对故障预知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型的故障预测与管理系统开始被广泛研究。由于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和先进理论方法(如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的逐步完善与成熟,新的预知维修管理模式被提出,这将成为未来煤矿等行业现代化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实践
当前我国煤矿机电设备还停留在预防与现场维修相结合,还没有实现免维修,零事故,但我们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者们在大量的实践工作中,结合实际总结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经验,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这些工作方法和现场维修经验是广大煤矿机电设备维修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浅谈一些机电设备管理与实践的个人理解。
(1)日常维护和修理在煤矿生产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煤矿企业,必須把机电维修管理与现场操作作为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确定机电维修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机电维修责任制,修改、校定、细化机电维修标准,做到机电维修工作有标准可依,有标准必依,实现机电维修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精准化。
(2)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建立完整的维修制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横向到纵向,覆盖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方方面面,有利的从制度上保障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为煤矿实现安全生产,机电设备本质安全,打造机电设备零事故现场,为实现煤矿本质安全奠定了基础。
(3)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及结合我国煤矿现有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从业人员的素质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们要制定详细的、科学的员工培训计划和完善员工岗位考核制度,督促鼓励员工进行自我能力提高,给员工提供自我升造的机会,使从业人员的素质快速提高。
4、结论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再合理,还是存在一些无法排除的人为因素,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心态都是潜在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煤矿企业的维修管理模式及其发展,总结了维修管理的工作实践经验。本文认为今后的维修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煤矿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制度,应用现代监测仪器等硬件大力开展煤矿机电设备可靠维修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改革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维修管理。
参考文献
[1]段力权.关于煤矿机械维护维修的几个问题[J].山东煤炭科技,2011,(3).
[2]石江波.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J].煤炭技术,2011,(7).
[3]何庆.煤矿机械绿色维修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3,(2).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实践
目前,基于国内煤炭生产和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与实践水平,决定了我们采取对设备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办法来使设备运行达到最佳效益和最长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管理,充分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设备维修管理服务,还需要利用企业部门来动员全员全过程都参与到设备的维修管理中去。积极引进科学评估方法(比如: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和先进的检测技术(比如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未来的维修管理将朝着更加的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设备维修管理与实践努力实现的目标。
1、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现状
设备维修与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方法,是企业的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而我国煤矿机电维修管理模式发展是与生产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当前,大部分煤炭企业已完备地制定了设备维修管理规章制度及其专有机构,先进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运行状态监测技术也在引进利用。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采用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依旧根据时间来规划的维修管理模式,这种方式维护低效,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仅仅从理论上以单个零部件的可靠性维修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探析,还有是通过经验总结一些故障现象来分析。还没有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是缺少设备元器件的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数据和完备的理论指导。
2、维修管理基本模式
当前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学科。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就有了维修的问题。最开始因为设备简单,维修与维护的费用低,手段一般是发生故障后再维修的管理模式,即出现了故障再修。但是后维修的后果导致维修期间的时间浪费,影响了生产。工业革命之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更新,流水作业生产的广泛应用,生产严重赖于设备的正常运行,故障后维修管理所造成损失逐步凸现出来。预防故障发生的管理模式就被提出了。科技进一步发展,精细化的生产引进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是预防维修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确定设备在其运行条件下维修需求的方法。它更加地注重故障的原因、影响、预防三方面的研究,通过运用现代维修计划软件来监测设备运行状况,然后制定出详细的维修计划和方案,设置维修与维护的备忘录。该模式颠覆了设备损坏后再被动维修的模式,这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可靠性维修技术,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确保了设备在要求的寿命周期内安全、高效地运行,这样可以基本消除故障维修耽误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新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以及故障预防技术的发展,现代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对故障预知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型的故障预测与管理系统开始被广泛研究。由于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和先进理论方法(如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的逐步完善与成熟,新的预知维修管理模式被提出,这将成为未来煤矿等行业现代化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实践
当前我国煤矿机电设备还停留在预防与现场维修相结合,还没有实现免维修,零事故,但我们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者们在大量的实践工作中,结合实际总结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经验,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这些工作方法和现场维修经验是广大煤矿机电设备维修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浅谈一些机电设备管理与实践的个人理解。
(1)日常维护和修理在煤矿生产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煤矿企业,必須把机电维修管理与现场操作作为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确定机电维修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机电维修责任制,修改、校定、细化机电维修标准,做到机电维修工作有标准可依,有标准必依,实现机电维修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精准化。
(2)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建立完整的维修制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横向到纵向,覆盖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方方面面,有利的从制度上保障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为煤矿实现安全生产,机电设备本质安全,打造机电设备零事故现场,为实现煤矿本质安全奠定了基础。
(3)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及结合我国煤矿现有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从业人员的素质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们要制定详细的、科学的员工培训计划和完善员工岗位考核制度,督促鼓励员工进行自我能力提高,给员工提供自我升造的机会,使从业人员的素质快速提高。
4、结论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再合理,还是存在一些无法排除的人为因素,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心态都是潜在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煤矿企业的维修管理模式及其发展,总结了维修管理的工作实践经验。本文认为今后的维修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煤矿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制度,应用现代监测仪器等硬件大力开展煤矿机电设备可靠维修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改革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维修管理。
参考文献
[1]段力权.关于煤矿机械维护维修的几个问题[J].山东煤炭科技,2011,(3).
[2]石江波.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J].煤炭技术,2011,(7).
[3]何庆.煤矿机械绿色维修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