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孩子的人生设限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郝景芳是一位青年作家,因获得第74届雨果奖而声名鹊起。同时,她也是一位开明的妈妈,从来不对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提过高要求,而是鼓励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视野,寻找自己的兴趣。别的家长为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焦头烂额,为什么郝景芳如此从容?原来,她本人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传奇人物。
  郝景芳1984年出生于天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非常开明,只要郝景芳作业写完,考试成绩过得去,其他时间想怎么玩都行,从不强制她。比如,郝景芳小时候学过两三年钢琴,后来闹着要放弃,妈妈见她真的不喜欢弹琴,也就没有强迫。
  郝家书多,给了郝景芳博览群书的方便。一部《十万个为什么》点燃了郝景芳追求科学的激情,成为她发奋学习的长久动力。她在中学是妥妥的学霸,最出彩的是于2002年获得全国中学生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凭借这个奖,她可以保送上北大中文系,但她毅然放弃了。这种暴殄天物的行径,父母也由着她。郝景芳没让父母失望,当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在清华大学,郝景芳只做了一件事:证明自己不是研究物理的料儿。后来她改学宏观经济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但她并不快乐,因为经济学也不是她的兴趣所在,亦非潜力所在。
  2012年,郝景芳用工作间隙写成了科幻短篇小说《北京折叠》,一炮打响,获得无数赞誉,并于4年后获得世界科幻界最高荣誉奖——雨果奖。2019年10月,郝景芳又被授予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特等功勋章。
  要當作家,当年高中毕业就可以走上这条路,何苦绕这么大的圈子?郝景芳的回答是:“只要人生不设限,一切皆有可能。”是啊,少年博览群书,树立科学理想,长大后研究物理学和经济学,后来成为杰出的科幻作家,岂不是水到渠成的成长之路?关键是,中国有多少父母敢于让孩子这样折腾?
  郝景芳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证明了不给孩子的人生设限,鼓励孩子全面发展的正确性,如今她照方抓药,正在对自己的孩子实施同样的家庭教育。
  读者朋友们,您敢于像郝景芳那样教育孩子吗?欢迎通过本刊微信公众号参与讨论。
其他文献
闺蜜火急火燎地打电话给我,请我到她家里帮她想想办法解决她儿子早恋的问题。我来到闺蜜家,先去她家厨房看了下,发现厨房特别干净,灶台上啥炊具也没有。我心想,他们家肯定很久没有生火做饭了。一问闺蜜,果然,她说他们不是到外面吃就是点外卖。这个家缺少烟火气,缺少温暖,我隐约觉得,这似乎是孩子早恋的根源。  于是,我没有问闺蜜孩子的情况,而是先了解他们家为什么很久没有生火做饭。闺蜜说她丈夫一年到头在外面忙生意
我习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影响到了女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女儿牛牛稍不稱心就说:“哼,我不跟你玩了!”或者:“哼,我不要了!”我耐着性子劝她,可她根本不理,还是原来的表情、原来的“哼”。我终于失去耐心,不再理她。结果,她变本加厉,号啕大哭:“我没有妈妈了,我没有妈妈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发生了什么意外呢。她这种别扭的说话方式,弄得我焦头烂额。多数情况下,我只能大发虎威,以厉声斥责强行结
对于任性的孩子,家长通常采用两种态度:要么顺从孩子,希望他长大后会自动变好;要么火冒三丈,以暴制暴。这些都是不妥当的行为,久而久之,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5种任性娃,你家的是哪一种  任性的孩子有相当大的能量来控制父母或者他人。他们会无休止地纠缠、哭闹、号叫,甚至进行身体攻击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通过下面一些案例来认识孩子的任性行为:  案例一:琪琪带来了一辆遥控汽车,小宝见了也要玩
问:孩子学业繁重,却偷偷阅读课外书。我发现后不让她读,她说阅读对她很有好处。我让她读课本或与课本相关的书,她说那不是真正的阅读。我知道,孩子嫌读课本太枯燥。但是,请问真正的阅读除了浪费时间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崔同  答:關于阅读,家长需要了解这么几点:  1.阅读分功利性阅读和非功利性阅读。你要求孩子读课本或与课本相关的书,就是功利性阅读;而孩子想读课外书,就是非功利性阅读。  2.最有价值的
家教成功并不是孩子一定要考上名校、有份好工作、赚很多钱,而是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能够自食其力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和父母的关系比较融洽  从事家庭教育研究与咨询十多年,我有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咨询案例和各行各业的咨询者。在这些咨询者中,有不少业界精英,在事业上干得风生水起甚至叱咤风云。他们来咨询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问题时显得特别困惑:“为什么我的事业做得这么好,却在教育孩子、亲子关系上如此失败呢
科学研究证实,每个人从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节律、智力节律、情绪节律、血压节律、体温节律等。这些生物节律都由生物钟控制。如果孩子顺应这些生物节律,科学安排作息,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本期,我们邀请医学博士、儿科主任医师齐晓惠女士,和家长朋友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孩子早自习犯困是正常现象,因为他的精神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梁延青(6岁男孩的妈妈):我对生物钟了解不多
周末,路遇同学徐君,他是本地奇石协会的资深发烧友。徐君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家欣赏新近寻得的宝贝。可是到了他家,他找遍身上、包里,却找不到奇石室的钥匙。他5岁的孙子,见徐君着急的样子,在一边偷着乐。我问他:“是不是你藏了爷爷的钥匙啊?”他一下严肃起来:“那不是欠揍吗?我才不动他老人家的宝贝。”徐君很是尴尬地说:“别理这小子。他曾摔坏了我不少宝贝,为了防止他再搞破坏,我只能给奇石室上了锁。”  徐君的心情
人物档案:  徐国静,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先后在中国少年报社、中国中学生报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工作。1994年开始探索和研究教育,撰写多部著作,并深入全国幼儿园、大中小学探索和实践创新教育,举办了500多场家庭教育讲座。  现在许多行业都要求有上岗证,做父母却不需要有上岗证。每个人成年后都有生孩子的权利,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教育孩子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采访了教育专家徐国静。  要想教育
问:孩子的奶奶常要求孩子学会分享,把好吃、好玩的分给小伙伴,一旦遭到孩子的拒绝,就说孩子“不懂事”“小气”。对此,我不赞成。因为我至今记得,我小时候被父母强行“分享”掉自己东西的那种糟糕心情。  请问,我和孩子的奶奶,谁的想法正确?  张艳  答:“分享”是一种美德,是自愿的,非强迫的。分享也是一種社会行为、一种必要的社交技能。孩子将来进入社会,这种技能有助于他的人际交往。  孩子在学会分享前,家
德国人热衷于让青少年玩桌上游戏(简称桌游),他们认为经常玩桌游可以增强孩子的逻辑思维。  桌游有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是借助道具,第二是要遵守规则,第三是交流互动。有统计数据表明,逻辑能力较强的孩子,最容易成为高智商、学习刻苦、具有较强创造力和领导才能的学生,因此在德国家庭中桌游十分普及。在家庭三代同堂的聚会中,玩桌游常常是家人同孩子交流感情最好的途径。  德国人认为,参与桌游者除了能享受到玩耍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