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_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诊断及治疗
  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大后9天均具传染性、经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在儿童机构可形成爆发,患病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潜伏期平均18天(14~25日)部分患儿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等前驱症状。1~2天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通常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时侧或双侧同时肿大。腮腺肿大2~3日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頜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肿大的腮腺从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同时伴周围组织水肿,局部皮肤紧张、发亮、灼热和触痛,腮腺管早期有红肿。
  儿童中有15%的病例发生脑膜炎,部分人可发生睾丸疾和卵巢炎等。
  实验室检查:病程早期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有腮腺炎而无脑膜炎症和体症的病人约半数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血清学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或抗原可作出早期诊断。也可从唾液、脑脊液、尿或血中分离出病毒。
  治疗原则:无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发生脑膜炎的病例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脱水剂。
  
  患儿护理措施
  减轻疼痛: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腮腺肿痛,影响吞咽。口腔内残留食物易致细菌繁殖,应经常用温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幼儿应帮助其多饮水。做好饮食护理,患儿常因张口及咀嚼食物使局部疼痛加重,应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饮食,不可给予酸、辣、硬而干躁的食物,否则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排出受阻,腺体肿痛加剧。腮腺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可减轻炎症充血程度及疼痛,亦可用食醋敷于患处。
  降温:保证休息,防止过劳。发热伴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至热退,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利汗液蒸发散热,监测体温,高热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等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剂。发热早期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或板蓝根抗病毒治疗。
  病情观察:脑膜脑炎多于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予以相应护理。
  预防感染的传播:对患儿应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为止,对其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在流行期间应加强托幼机构的晨检。
  对8个月以上易感儿可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采用皮下接种,90%可产生抗体。
其他文献
症状和体征    脑室-腹腔分流系统感染的位置包括管腔内、外,分流管头端(脑室端)、远端(腹腔端)。由于感染部位、致病菌类型、病人年龄的不同,最初临床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分流系统任何部位的感染都可以产生播散,最终引起颅内感染。在感染早期,大多数症状没有特异性,随着感染的发展症状可能逐渐加重,表现为全身症状和颅内、腹部的症状。患者往往有发热、头痛等表现。颅内感染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脑室炎,及颈项强直
摘 要 目的:分析影响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护理原因。方法:研究护理因素,对比研究护理结果。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对疗效有正面促进的影响。结论:影响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对病人康复有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胰岛素泵 治疗 分析 护理    资料与方法    住院46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胰岛素泵治疗,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19~71岁,平均52岁;1型糖尿病6例,2型40例。  影响胰岛素泵治疗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