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驴话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产队饲养处和保管处在一起,饲养处旁边是生产队的驴圈,保管处是生产队储藏粮食的地方,生产队社员习惯把这个地方叫“驴保管儿”,叫白了,就叫成“驴馆儿”了。生产队一个插队的知青回到城里,跟父母和邻居说:“农村的‘旅馆儿’太脏,到处都是牲畜粪便,里边圈着牲畜,没有一个旅客住宿。”
  生产队有个插队女知青叫亚霞(化名)。春天耕地时,生产队长怕她累着,安排她干点轻巧农活儿,让她牵驴。需要驴拉犁前进时,她向驴喊:“起步———走!”到垄头儿上,需要驴子拐弯回头时,她向驴喊:“向左———转!向右———转!”需要驴子停下来时,她向驴喊:“立———定!”惹得耕地老农一阵好笑。老农教她怎样吆喝牲畜。老农这样教她,让毛驴往前走时,喊:“咋咋……”让毛驴左拐时喊:“咦咦……”让毛驴右拐时喊:“喔喔……”让毛驴停步时喊:“吁吁……”知青亚霞按老农教的方法吆喝毛驴,毛驴果然听话。她非常高兴,回到城里,向家里人炫耀说:“我懂驴话了!”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刚生产化肥,上级按量配给供应。某生产队派一个知青去公社领取化肥,公社离大队十多公里。临行时,饲养员给驴备好鞍衬,会计给知青带了饭费,知青骑着毛驴赶到公社所在地,去领化肥。领完化肥,已经晌午了,知青到饭店买了一斤切糕。他想:我吃了切糕,不饿了,驴饿了,吃什么?他将切糕一分为二,自己吃了一半,另一半喂给驴吃。驴左右摇头,怎么喂,也不吃。知青以为驴病了,心想:不能让驴驮化肥了。于是,他扛着化肥,牵着驴,走了十多公里,累得大汗淋漓。回到生产队里,立即向队长汇报:“驴病了,连切糕都不吃,化肥是我扛回来的……”队长听了知青汇报以后,笑眯眯地抚摸着他的肩膀说:“你爱护集体的牲畜,精神可嘉,可毛驴没有病,它是不吃切糕的。”知青听后愕然。
其他文献
宋太宗时,胡旦被称为科举史上最自信的状元。胡旦晚年,因患眼疾,在家闲居,闭门不出。史官为某贵侯作传,因为出身贫贱,曾以杀猪为业,史官很是为难:不写不是实录,而写又犯忌讳。踌躇不定,相约向胡旦请教。胡旦得知原委,不禁大笑:“这有何难?就说曾‘操刀以宰,示有宰天下之志’不就行了?”史官们相视而笑,无不叹服。  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的韩琦,曾任资政殿大学士。在邺地任职时,有次参加婚礼,见桌上有荔
清朝光绪年间,湖北蕲春三角山有位老中医名叫陈愚兮,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文才颇佳。  一天早晨,愚兮先生在游乡看病途中,与县太爷相遇。县官一见来人旁若无人的样子,便大声喝道:“何许人也,竟敢对本官如此无礼?”愚兮先生从容答道:“吾乃教书之人,因学时已到,恐误人子弟,急着赶路。”  县官道:“世上像你这样的教书人实在不多,老爷倒要考你一考,你若能对上本老爷出的对联,今天就放你一马,否则,定要你皮肉受苦
有一次,美国著名的大众心理学家特鲁·赫伯去看望一位病情很重的病人。  这个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三年。特鲁·赫伯问病人每天都吃点什么,病人笑着说:“在这儿还能挨饿吗?我每天都要用叉子来吃药。”接着,他讲了一连串发生在病房里的故事和笑话,使特鲁·赫伯也跟着大笑了一通。  医生把特鲁·赫伯叫到外面,悄悄地对他说:“你的朋友可以出院了,原本我们还以为他不能活到年底呢。”  赫伯大吃一惊,问:“这是为什么?
这一日朝罢,乾隆命太监传纪晓岚东暖阁候驾。纪晓岚奉命来到东暖阁。乾隆换罢朝服由阁后出来,纪晓岚参驾。乾隆说:“早朝已过,你我君臣还是随意些,不拘大礼。”  落座之后,乾隆问:“纪爱卿,朕近日听说,你在家研究灯虎颇有心得。”  纪晓岚忙回禀:“灯虎实乃雕虫小技,何劳皇上挂齿。”  “今天你我君臣,就以灯虎取乐,你看如何?”  “臣才疏学浅,恐难使皇上尽兴。”  “纪爱卿,今天你就给朕出个谜猜猜。” 
我是1978年年底结婚的,到1979年年底有了女儿。女儿半岁时,开始提倡夫妻二人只生一孩。乡村墙上也都把原来“以阶级斗争为纲”“农业学大寨”的字痕去净,刷新标语:“只生一个好”,或有本村特点的“少生孩,多栽树”“少生孩子多养兔”。后来发现,原先兔子一窝下十几个,怎么现在少了?一看标语,“只生一个好”!村长说:马虎了,忘了写“夫妻”!这事只管人,你个兔儿怕个球!  应该说,最早响应一孩化,就如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