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自身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方法 2001年8月至2010年3月,我院共开展尸体肾移植278例,其中4例(1.4%)受者术后随访检出自身肾细胞癌.另有9例肾移植术后自身肾细胞癌患者为外院转入.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年龄34 ~ 65岁,平均48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8例,右侧5例.肾移植术后至发现肾癌时间为2.5~6.1年,平均4.2年.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开
【机 构】
:
430061武汉,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泌尿外科,430061武汉,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泌尿外科,430061武汉,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泌尿外科,430061武汉,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泌尿外科,430061武汉,武警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自身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方法 2001年8月至2010年3月,我院共开展尸体肾移植278例,其中4例(1.4%)受者术后随访检出自身肾细胞癌.另有9例肾移植术后自身肾细胞癌患者为外院转入.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年龄34 ~ 65岁,平均48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8例,右侧5例.肾移植术后至发现肾癌时间为2.5~6.1年,平均4.2年.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11例、后腹腔镜下手术2例.围手术期患者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不变. 结果 手术时间为110~ 180 min,平均142 min.住院时间9~25 d,平均14 d.13例患者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测移植肾血流良好,围手术期血肌酐稳定.肾癌TNM分期:T1aN0M0期7例,T1bN0M0期5例,T2aN0M0期1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7例,透明细胞癌4例,嫌色细胞癌2例.13例术后随访18~72个月,平均40个月.术后20个月死于肺部感染1例;术后35个月死于心血管意外1例;术后18个月失访1例;术后12个月对侧肾脏出现肾癌1例,行对侧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随访24个月,无瘤生存;无瘤生存9例. 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自身肾细胞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有效,围手术期继续使用免疫抑制治疗,对移植肾无不良影响.重视肾移植受者自身肾脏的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肾移植术后肾癌。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泌尿外科与老年科医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诊断与用药策略的差异,推动我国BPH临床诊疗实践的规范化.方法 对我国各地城市综合医院的泌尿外科和老年科进行分层抽样,整群抽取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特定日期在门诊就诊的BPH患者共145 315人进行调查,由接诊医师填写问卷.对患者一般特征、两科医师诊断和治疗BPH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42 511份,其中泌
目的 了解中国内地机动车驾驶证持有者对肾移植以及器官捐献的理解和意向.方法 2012年1-3月共向全国7个地区的25个器官移植中心发放调查问卷25 000份,由各个中心随机在当地机动车驾驶证持有者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性以及他们对肾移植以及器官捐献的了解程度和本人的捐献意向.问卷汇总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统计,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实际发放问卷25 000份,回收问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但对于术前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传统的治疗方式不再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而改用放疗、内分泌治疗或化疗等.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1]显示,对于此类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同时采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目前,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意义仍存在争议,我们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报道囊性肾癌的大宗病例长期随访结果,介绍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43例囊性肾癌病例.16例术前经CT或MRI影像学诊断为单纯囊肿,囊肿去顶减压术后病理诊断为癌,其中15例在初次术后2个月内行补充性肾切除,1例选择密切随访;27例为影像学检查诊断复杂囊肿接受手术,其中20例为体检发现的单纯肾囊肿,B超复查发现变异为复杂囊肿后再行手术. 结果 术后病理确认
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我们对6例阴茎癌术后患者实施皮桥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均未发生皮瓣感染、坏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本组6例.年龄46 ~ 70岁,平均56岁.病程1~12个月,平均5个月.均有包皮过长病史,2例曾在外院多次按尖锐湿疣治疗.肿瘤大小1 cm×2 cm~4 cm×6 cm,数量不等,面积大、数量多者恶臭明显,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4例双侧腹股沟可扪及肿大淋巴结
目的 总结两性畸形的外科手术疗效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4例各类型两性畸形患者的资料,其中女性假两性畸形4例,男性性别逆转综合征2例,男性假两性畸形3例,真两性畸形5例.年龄2~14岁,平均5岁.根据患者年龄、原发病、社会性别结合家长及患者意愿,进行性别选择及外科手术治疗,评估其长期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患者最终矫治为女性10例(女性假两性畸形4例,男性假两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规划中的应用效果及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对收治的10例拟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T1期肾肿瘤患者的肾脏进行3D打印.肿瘤位于左肾3例,右肾7例.位于肾上极5例,肾下极3例,肾门部2例.T1a期4例,T1b期6例.采用64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薄层重建.提取患者CT检查结果的DICOM格式文件,
患者,男,61岁.因左侧腹股沟坠痛1周,查体发现马蹄肾合并左肾占位5d于2012年9月24日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双肾下极向中线靠拢,于主动脉前融合,左肾中上部可见5.0 cm×3.6 cm中等回声结构,提示为马蹄肾合并左肾占位性病变.CT检查:双肾位置较低,下极可见融合,左肾中上部可见一不规则混杂密度灶,边缘欠清,向内推挤肾实质,最大断面5.0 cm×3.8 cm,平扫CT值
肉芽肿性炎症是一类少见的前列腺炎性病变,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最多见,黄色肉芽肿性前列腺炎(xanthogranulomatous prostatitis,XGP)是其中的罕见亚型,目前关于本病的研究多为病例报告,关于其MRI表现的报道更为少见,磁共振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
目的 探讨盆底肌训练缓解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症状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8月在门诊选取女性OAB患者107例,实际完成研究者91例,盆底肌训练加健康教育结合托特罗定治疗46例(实验组),普通健康教育结合托特罗定治疗45例(对照组),干预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1个月、3个月对两组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盆底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