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比较2017版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v2017)与2018版(LI-RADSv2018)分类标准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行Gd-EOB-DTPA检查的213例肝硬化高危结节患者,共246个病灶。由2名放射科医师根据LI-RADSv2017和v2018分类标准,对MRI主要征象进行分析评估后对病灶分别进行分类。以术后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别以
【机 构】
: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影像科,南通 226000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影像科,南通 226000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影像科,南通 226000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影像科,南通 226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比较2017版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 v2017)与2018版(LI-RADS v2018)分类标准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效能。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行Gd-EOB-DTPA检查的213例肝硬化高危结节患者,共246个病灶。由2名放射科医师根据LI-RADS v2017和v2018分类标准,对MRI主要征象进行分析评估后对病灶分别进行分类。以术后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别以LR-5和LR-4 LR-5为诊断HCC的标准,计算LI-RADS v2017和v2018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两者的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246个病灶中,HCC 165个,非HCC恶性病变31个,良性病变50个。由于LI-RADS v2018中阈值增长和LR-5分类标准修订和简化,共38个(15.4%,38/246)病灶分类发生调整。LI-RADS v2017中84.6%(33/39)满足阈值增长的病变v2018归为亚阈值增长。10个病灶分类下调,7个由LR-5下调至LR-4,3个由LR-4下调至LR-3。28个病灶由LI-RADS v2017 LR-4类病变上调至LR-5,其中25个病灶为小HCC。以LR-5为诊断标准,LI-RADS v2018诊断HCC的灵敏度、准确度为66.7%(110/165)、73.6%(181/246),v2017为55.8%(92/165)、67.5%(166/2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4.13,P=0.001;χ²=6.20,P
其他文献
龋病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的口腔疾病,附着在牙表面的牙菌斑是导致龋病的主要生物因素。虽然应用氟化物仍然是预防龋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龋病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以及人们对龋病病因认识的更新,有必要使用其他生态学方法(如抗菌肽、精氨酸、益生菌、天然产物等)辅助氟化物的防龋效果。本文对近年来生态防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aphthousulcer,RA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由于RAU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因此RAU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将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延长复发间歇期作为治疗目的。本文将简述RAU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进展,复习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介绍最新的病情评价指标,重点更新RAU疾病管理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口腔医师对RAU的诊疗水平。
自1988年钆对比剂(GBCM)用于增强MRI以来,人们逐渐发现使用GBCM的严重并发症(如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及潜在风险(如神经系统钆沉积),也不断规范GBCM的使用。上述并发症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更容易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人群GBCM使用做出详细指导。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参阅大量文献并结合国内外多个组织和学会的指南或共识,经反复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包括GBCM的特性、体内沉积、GBCM风险分类、不同肾病患者使用风险及检查的筛查流程等。
目的分析面神经静脉畸形(FNVM)的高分辨率CT及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3例FNVM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术前颞骨HRCT及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观察病灶位置、病灶形态、信号特点、DCE-MRI强化方式,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23例FNVM病灶位于膝状神经节19例、乳突段1例、内听道3例。19例以面神经膝状神经节为病灶中心的患者中
目的比较基于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D-FLAIR)静脉增强内耳膜迷路图像的3种定量评估方法对内淋巴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单侧耳源性眩晕患者86例。入组患者均采取单倍剂量静脉增强,延迟8h采集内耳3D-FLAIR图像。采用3种评价方法,分别为计算前庭内淋巴间隙面积与整个前庭内、外淋巴间隙总面积的比值、椭圆囊与球囊面积的比值和前庭内淋巴间隙体积与整个前庭内、外淋巴间隙总体积的比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侧与健侧耳前庭内淋巴/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平扫定性联合定量参数预测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术前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胸部平扫,表现为pGGN且病理证实为肺腺癌113例患者(119个pGGN)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pGGN的侵袭性,将119个pGGN分为非浸润性腺癌组(非IA组,66个,包括10个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6个原位腺癌和30个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IA)组(53个)。纳入分析的定性参数包括结节形状、肺瘤界面、分叶征、毛刺征、
目的探讨低剂量双相(吸气相与呼气相)CT空气潴留征及病灶范围半定量评分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重症及血气指标异常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23日至2月29日无锡市定点收治医院经核酸检测确诊并住院治疗的非重症COVID-19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低剂量双相CT检查且在病程中按时接受CT复查。对入院吸气相CT上病变范围进行半定量评分并观察双相CT上出现的空气潴留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²检验分析半定量评分、空气潴留征及其他临床因素在血气指标异常与正常患者、进展为重症与
目的探索不同阈值下基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图像测得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与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测量结果的差异,并探讨基于CCS方法测量FAI的可行性并探索合适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纳排标准筛选后,非钙化斑块组纳入122例冠状动脉仅有非钙化斑块的患者,包含144支病变血管;无斑块组纳入97例冠状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包含186支正常血管。使用PerivascularFatAna
目的探讨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WI)鉴别诊断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的价值及APTW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年7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26例乳腺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DWI、APTWI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从DWI和APTWI分别获得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偏移量为3.5ppm的非对称性磁化传递率[MTRasym(3.5ppm)]。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乳腺良性与恶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信号增强幅度定性诊断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可疑残余强化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168例患者的168个残余可疑强化灶,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无残余癌组(59例)和残余癌组(109例),再对168个残余可疑强化灶根据分子分型与基线强化形态进行分层。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记录残余可疑强化灶在新辅助治疗前(基线)MRI上病灶强化形态、肿块样强化边缘及非肿块样强化分布;以动态对比增强MRI第2个时相(注入对比剂后1min45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