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个清洁工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sZh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有印象起,父亲似乎便已经是个在大街上工作的清洁工。那时候的父亲十分讨厌这份工作,而父亲也是一个令我讨厌的人。
  尽管生活十分拮据,那时候的父亲却爱好喝酒,也爱好抽烟。他似乎总想逃避自己是个清洁工的事实,想逃避这个自认为卑贱的、低人一等的职业。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每天回来时总是满身的烟味。父亲也常带回来很多的啤酒、黄酒,一个人坐在家门前喝个大醉。
  这都是我零碎的回忆,自我慢慢长大,慢慢接触起这个世界,我才开始真的知道父亲是多么不可理喻。父亲年少时有一份体面的稳定工作,但不知怎的,似乎是他得罪了谁,结果莫名其妙地丢了职,还背上了不好的名声。自此父亲一蹶不振,变得好像不再相信社会,不再关心家庭。后来,在周围人的强制要求下,父亲去街道应聘,勉勉强强地做上了清洁工这个职业。
  这些事也都过去近二十年了。
  父亲的颓废充斥着每一天,母亲的无奈始终无处宣泄。约莫十年前的一个清晨,父亲照常地在马路上工作,匆匆来往的行人也像往常一样,一眼也不看向父亲。
  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人慢慢地经过父亲,就在那时,一个显眼的黑色钱包掉到了地上。父亲放下手中的扫把捡起钱包,眼睛寻找着掉落钱包的人。似乎是同一时间,穿西装打领带的人猛地转过了身,举起一只手,朝着父亲大喊:“我的钱包!我的钱包掉了!你干吗呢?”接着跑向父亲,一把夺过钱包,像饥饿的野狼看到跑来的兔子那样紧张怀疑又兴奋地翻动着钱包:“你拿了我一百块钱!你这个扫大街的!把我的钱还给我!”
  父亲呆滞地看着那个人,伫立在原地,然后又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两步。父亲浑然不知发生了什么,每天的循环生活与一成不变的工作麻痹了父亲。“快把钱给我!你这个小偷!”穿西装打领带的人又朝着父亲大喊。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父亲想转身离开,却没想到已无处可退。
  父亲不想与他争执,或者说父亲不敢与他争执,或许父亲觉得与他对立的是这个职业,欺骗他的是这个社会。
  父亲颤抖着双手伸进自己的口袋,拿出了一张充满褶皱的百元人民币,穿西装打领带的人一把夺过钱,头也不回地径直离开。周围的人开始对着父亲指指点点,父亲感受到无力,一个人回到家喝起了酒。
  那之后,父亲的烟瘾酒瘾比以前更重了。
  父亲变得更加奇怪,令人讨厌。接着,父亲受到了管理上的处罚。于是,父亲变得更加厌恶自己的工作,但他并未因此失去工作。接下来的一件事,成了父亲人生的一个转折。
  又是一个清晨,但不再有穿西装打领带的人。父亲坐在花坛边缘上休息,一个一只手拿着皮包、一只手拿着早餐的青年匆匆地跑向公交车站,又是一个钱包掉落在了地上。父親心头猛地一震,父亲没有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曾经发生的那一件事。
  父亲没有走向钱包,而是斜眼看向那个青年,等待着看到他走回来因无功而返而流露出的憎恨却又奈何不了自己的表情。但是并没有,父亲没有看到那个他期待的表情,那个青年并没有走回来。青年径直上了公交车,父亲看着公交车远去,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父亲呆呆地静坐了五分钟,没有人去捡起那个钱包。父亲走了过去,捡起了钱包,环顾四周后打开了钱包,出现在视线里的是几张人民币和一些证件。
  父亲的心里什么也没有想,却一直乱作一团。
  父亲还是上交了钱包,但也许这并不是因为父亲的良心;父亲或许是出于对事情的迷惑,甚至也许是出于对事情的恐惧。
  父亲没有改变什么,像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直到几天后的中午,父亲刚要回家吃饭,一个人向父亲跑了过来,“等一等,师傅。”父亲转眼看到的是一个穿着T恤的年轻人,但他并不知道他是谁。
  年轻人先开口了:“师傅,我上次在这丢了个钱包,是你捡到的吧。真是太感谢你了,钱丢了是小事,我的许多证件都在里面,丢了可就麻烦了。”
  父亲有些惊讶。父亲挠了挠头,说:“啊,是,是我,找到了就好,找到了就好。”
  “真是太感谢了,师傅,这里有两百块钱,不成敬意,师傅收下吧。”年轻人朝父亲手里塞了两百块钱,脸上洋溢着的是笑容。年轻人说完就离开了,留下父亲一个人不知所措。
  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父亲因此大变。父亲渐渐地有了笑容,渐渐戒去了烟,酒也不太喝了。父亲像是受了宠爱的小孩子,重获了人情的温暖。
  父亲一直都是一个清洁工,但他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清洁工。
  (指导教师:李海宁)
其他文献
1949—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70年。70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风风雨雨,几代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发向上。   回忆自己与祖国共成长的岁月,无论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还是刚刚成年的“00后”新一代,手中必然出现过这样一本书——语文课本。   从识字、写出第一篇文章,到价值观念的形成,语文课本的作用舉足轻重。而一篇高考作文的成败,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正因如此,近年来,人们
期刊
“当、当、当……”《东方红》报时乐曲落下,外滩海关大楼顶部的大钟敲了6响,魏云寺像往常一样走进了海关大楼.魏云寺被誉为“第四代守钟人”,他的生活像钟摆一样重复而精准.
期刊
我有一个小弟弟,刚满1周岁,长着一个圆圆的脑袋,短小的四肢,一天到晚就爱在马路上“哒哒哒”,皮肤被晒得黝黑黝黑的.我的小弟弟特别可爱,爱吃,爱玩,爱撒娇!rn我的小弟弟,他是
期刊
1951年,出版总署编审局,即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前身,编辑出版了新中国第一套中学语文课本。   因赶着要印出来供各学校用,所以课文后无注解、无讨论提纲、无练习问题。”因此,1953年修订时增加了对课文的注解和提示。   因处于新旧交替时期,课本保留了不少旧时的特色,如自左向右翻阅,采用繁体字和竖排形式等。  课文未组单元,多选中国现当代作品,政治性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形势紧密联系。  
期刊
有一次,我们去了南康去往浮石的沿江小路骑行.沿江道路的左侧是茂密又高大的树林,右侧是细细的河流和金色的农田.天上是蓝天白云,时常有鸟儿飞过,鸣叫声在天空中回荡.骑累了,
期刊
最初开始写日记的时候,其实有非常宏大的梦想:要把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像《安妮日记》一样名垂青史。  现在,依然梦寐着名垂青史,然而很多心意,早已不复当初。  那时可以为了好好写日记特意买一个内页精美的本子,那时可以为了亲见牵牛花开在花坛守到天黑,那时可以为了专心绘画放弃与朋友的聚会。  我曾以为我会成为作家,以笔写心,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聆听我的箴言;我曾以为我会一直爱花,使生命也如夏花一般绚烂
期刊
第一个用花作比喻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借鉴,第三个是平庸,第四个是常态,第五个就变成了陈词滥调。可总有人盲目地把拾人牙慧当作美事,一味地咀嚼他人的渣滓甚至一口吞下,殊不知,只有创造才富有最饱满的深情和热情,这种能力也常常会引领人们去闯出一个从未有过的世界。当人们不甘于集体歌唱,于是有了个人创作的诗歌;当人们不甘于大地的牵绊,于是有了云层之上的飞翔;当人们不甘于漫长的等待,于是有了沟通世界的网络。正是
期刊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古诗中的春天真美啊!我们的春天在哪里?让我带你一起去找找吧.rn春天在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争相开放.南康文化广场上,一朵朵鲜花绽放,
期刊
我在1949年秋考入杭州高级中学。这是一所江南名校,鲁迅、李叔同、朱自清、叶圣陶等一大批名师都曾在此教学。我在这里就学三年,也得到多位名师的教诲。  朱生豪先生的爱人宋清如,是我高一时的语文老师。  清如师和她的丈夫朱生豪先生都是20世纪30年代之江大学的学生,那时他们相识相爱,郎才女貌,传为佳话。朱先生1936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1942年他们结婚,清如师协助朱先生工作。在战乱中,译稿几次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