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网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基本上全世界都意识到了发展智能电网的必要性。但是就目前,智能电网的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就其发展和技术应用方面来看依旧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只有了解了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下去。本文就智能电网中的电力设备进行了比较简要的分析,同时对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智能电网 电力设备 技术发展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要求也日益提高,所以发展智能电网是非常必要的。要发展好智能电网,我们就必须对其中的电力设备进行了解,同时还要明了其相应的发展技术,这样才有利于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一、智能电网中的电力设备
所谓智能电力设备,从狭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力设备,它能够负责获取和传输相关的信息,然后进行相应的逻辑判断。而从广义上来讲,就可以把它作为是一种对智能电网新特点进行适应与支持的电力设备。就电力设备当前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用电方面
智能用电部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用户之间的互动,从而促使市场完全竞争。通过双向的互动,可以让用户自己了解用电的价格和信息等等。供电侧主要是进行对信息的采集以及管理,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实现对用电的监控以及相关线路损伤情况的分析,最终实现自动抄表以及将用电的高峰时间交错开来。所以说这一部分的智能电力设备包括家庭自动化设备、储能设备、测量监控设备以及可视化设备等等。
(二)配电方面
智能配电网是依靠比较先进和高端的传感量测量技术对于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同时通过网络通信来对数据进行结合和传输,将涉及到较多的组网设备和技术,比方说光纤、载波以及无线等。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配电网传感测量中运用光纤比较多,在今后的发展和构建中也是以此作为基础的。
(三)变电方面
目前来说,我们主要进行的是数字化变电站,主要由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在通信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构建的,从而最终实现信息上的共享。未来的变电站将会把网络信息的共享作为基础,然后实现对信息的互相利用,建立一个比较大的电力企业的信息平台,智能配电网依靠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监视和控制,比方说电子互感器、光学互感器、电能质量测量等等。就目前在电网的构建上,就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扩展的。例如运动装置、测量控制装置、电压无功装置等,都是变电站内的二次设备,设备之间是靠高速的网络通信来进行连接的。
(四)输电方面
在对智能电网的网架进行构建的时候,不仅仅要对大容量的远距离的以及低损耗的输电技术进行发展,同时也要对大规模间歇式的新能源借入对输电网的影响进行考虑。主要涉及的方面有电力电子设备以及新型的材料以及与符合材料相关的设备和技术等。
二、智能电力设备的技术发展
将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情况和世界的电网发展状况结合起来看看,就智能电力设备的技术发展应当主要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发展。
(一)高性能、高智能电力电子技术
在整个电网的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电力损耗,为了降低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能,加上在配电和输电中对电能质量的一定要求,所以预计在今后的发展中,超过95%的电能都要在使用前经过电力电子技术的处理。电力电子技术的处理可以说是对发电效率以及输电质量的提高,这是从输电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的。转而从配电的角度来看,进行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处理,可以使得电能更加的节约,从而用电的效率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智能电网的电子设备正在不断地发展,性能越来越高,日益智能化,数字化,越来越系统和前面,且注重环保。
(二)低成本、高密度、大规模储能技术
在用电量较大的时候,通过对电能的储备技术可以比较好地进行解决,提高对电能利用的效率。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不免会有间断的现象,而储能技术就可以将能源储存起来,在电能供应上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使用,这样就可以应急。所以就目前来说,国际上已经普遍都比较关注这样的一项技术了。而在该技术的发展上,成本在不断降低,密度得到了增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对于用户的用电策略将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和改变。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就智能电网所涵盖的技术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在这一系列的技术领域中,包括了很多前沿的技术融合和创新,有一些技术已经能够被人们比较好的掌握和进行应用,还有一些还处在完善阶段,正在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另外还有一些技术就比较难以攻克,而这些都会影响到智能电力设备的发展。
三、总结
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而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就需要一定的智能装备。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复合技术的应用则越来越广泛。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电网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能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被灵活地运用。所以在之后的电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对适合将来智能电网发展可用的智能电网设备进行鼓励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宇锋,钟金,吴复立.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探讨[J].电网技术.2009(12)
[2]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J].南方电网技术.2009(02)
[3]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09)
【关键词】智能电网 电力设备 技术发展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要求也日益提高,所以发展智能电网是非常必要的。要发展好智能电网,我们就必须对其中的电力设备进行了解,同时还要明了其相应的发展技术,这样才有利于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一、智能电网中的电力设备
所谓智能电力设备,从狭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力设备,它能够负责获取和传输相关的信息,然后进行相应的逻辑判断。而从广义上来讲,就可以把它作为是一种对智能电网新特点进行适应与支持的电力设备。就电力设备当前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用电方面
智能用电部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用户之间的互动,从而促使市场完全竞争。通过双向的互动,可以让用户自己了解用电的价格和信息等等。供电侧主要是进行对信息的采集以及管理,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实现对用电的监控以及相关线路损伤情况的分析,最终实现自动抄表以及将用电的高峰时间交错开来。所以说这一部分的智能电力设备包括家庭自动化设备、储能设备、测量监控设备以及可视化设备等等。
(二)配电方面
智能配电网是依靠比较先进和高端的传感量测量技术对于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同时通过网络通信来对数据进行结合和传输,将涉及到较多的组网设备和技术,比方说光纤、载波以及无线等。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配电网传感测量中运用光纤比较多,在今后的发展和构建中也是以此作为基础的。
(三)变电方面
目前来说,我们主要进行的是数字化变电站,主要由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在通信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构建的,从而最终实现信息上的共享。未来的变电站将会把网络信息的共享作为基础,然后实现对信息的互相利用,建立一个比较大的电力企业的信息平台,智能配电网依靠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监视和控制,比方说电子互感器、光学互感器、电能质量测量等等。就目前在电网的构建上,就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扩展的。例如运动装置、测量控制装置、电压无功装置等,都是变电站内的二次设备,设备之间是靠高速的网络通信来进行连接的。
(四)输电方面
在对智能电网的网架进行构建的时候,不仅仅要对大容量的远距离的以及低损耗的输电技术进行发展,同时也要对大规模间歇式的新能源借入对输电网的影响进行考虑。主要涉及的方面有电力电子设备以及新型的材料以及与符合材料相关的设备和技术等。
二、智能电力设备的技术发展
将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情况和世界的电网发展状况结合起来看看,就智能电力设备的技术发展应当主要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发展。
(一)高性能、高智能电力电子技术
在整个电网的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电力损耗,为了降低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能,加上在配电和输电中对电能质量的一定要求,所以预计在今后的发展中,超过95%的电能都要在使用前经过电力电子技术的处理。电力电子技术的处理可以说是对发电效率以及输电质量的提高,这是从输电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的。转而从配电的角度来看,进行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处理,可以使得电能更加的节约,从而用电的效率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智能电网的电子设备正在不断地发展,性能越来越高,日益智能化,数字化,越来越系统和前面,且注重环保。
(二)低成本、高密度、大规模储能技术
在用电量较大的时候,通过对电能的储备技术可以比较好地进行解决,提高对电能利用的效率。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不免会有间断的现象,而储能技术就可以将能源储存起来,在电能供应上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使用,这样就可以应急。所以就目前来说,国际上已经普遍都比较关注这样的一项技术了。而在该技术的发展上,成本在不断降低,密度得到了增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对于用户的用电策略将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和改变。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就智能电网所涵盖的技术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在这一系列的技术领域中,包括了很多前沿的技术融合和创新,有一些技术已经能够被人们比较好的掌握和进行应用,还有一些还处在完善阶段,正在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另外还有一些技术就比较难以攻克,而这些都会影响到智能电力设备的发展。
三、总结
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而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就需要一定的智能装备。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复合技术的应用则越来越广泛。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电网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能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被灵活地运用。所以在之后的电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对适合将来智能电网发展可用的智能电网设备进行鼓励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宇锋,钟金,吴复立.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探讨[J].电网技术.2009(12)
[2]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J].南方电网技术.2009(02)
[3]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