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认识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ku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會发展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都是属于精神分析学派,本文将通过对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比较来加深对人格发展的认识。
  关键词:弗洛伊德;埃里克森;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山鼻祖,而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关注人人格的发展。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口欲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阶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基本信任与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怯和疑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自我整合对失望。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都是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然而,两位学者的理论又有哪些区别呢?
  首先,从学派角度,弗洛伊德是古典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后者对前者的理论有一定的继承性,所以埃里克森的理论是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
  其次,核心主张不同。弗罗伊德强调无意识,埃里克森强调自我。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也就是说,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把性本能的心理能量称为力比多。艾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可以协助自我进行监督。
  然后,对于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二人有不同的主张。在人格发展方面,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力比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家长如果能适度满足儿童的性需要,儿童就能健康成长;如果儿童的性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固着或倒退,成为各种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埃里克森把个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继承,二人都看到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只不过埃里克森不仅从纵向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而且从横向的角度也赋予了新的内容。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8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
  再次,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置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而艾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最后,二人的区别还体现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
  关于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我们不能简单地进行是非评价,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也不同。弗洛伊德注意人的内部心理及矛盾,认为心理活动之间有联系,这对研究心理发展是有好处的。“弗洛伊德的独创见解对我们认识儿童及成人无疑起了积极作用,是他使我们认识了婴儿期的有性状态,认识了下意识的思想和情绪的本质,认识了婴儿时期儿童与外部联系的重要性……无可争议,他加深了我们对自己以及人类的了解。”埃里克森在人格结构上强调自我在发展中的作用,并用他的心理社会发展渐成说,修正和扩大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渐进说。埃里克森试图揭露人格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内心冲突,并注意到矛盾的冲突和社会文化的关系,提出各阶段相互联系的发展观,具有一定程度的辩证思想,对了解人格发展的实质是有益的。一个埃里克森阶段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本身的发展主题,在于其本身同前后阶段的关系,在于其本身在发展总图式中所引起的作用。”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作者简介:王晨,1996年生,女,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参考文献
  [1]叶浩生.心理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8-189
  [2]叶浩生.心理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9-221
  [3]林菁.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比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8(4):125-132.
  [4]郑雪.人格心理学[M].济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17-18.
其他文献
评价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栓塞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变化。经肝动脉灌注沙培林碘化油乳剂治疗肝癌患者 16例 ,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 ,并与单纯栓塞
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各项要求把握得恰到好处,体现出设
2014年,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中位列第九,首次进入“全国十强县”之列,居中西部县域之首。在此之前,长沙县经过了十年磨一剑的努力,从2
为探讨肾移植排斥反应病人血清sE 选择素 (sCD6 2E )与其淋巴细胞表面配体CD6 2L的关系和意义 ,我们利用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仪荧光免疫技术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测定 10例肾移植
要增加中等收入者人数,建设合理的社会结构,我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包括保护私人产权、维护社会公正,打破户籍制度,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公共教育,尽快普及12年制义务教育;
【摘要】十九大以来,对新时代文化馆从业人员树立何种职业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基层文化馆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新时代文化馆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做好积极引导和建设工作,这是历史赋予文化人新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十分必要和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建立必要性;正确引导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摘要:当今中国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高效能人才的需求是更加明显的,用战略眼光去构建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相融合的管理体系是实现人力资源与知识经济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战略管理人才的角度出发,探寻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理论的相关内容,并给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能够构建崭新、高效的人才管理体系,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和社会。  关键词:战略管理;人力资源;企业应用  中图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是以B淋巴细胞高度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多种免疫复合物而导致组织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T辅助细胞在诱导B细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谓一日千里,混凝土施工也从过去的人工方式逐步向着机械化方式迈进.混凝土机械在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和国防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
随着国际连锁酒店集团在我国市场的渗透和国内本土酒店集团的海外扩张步伐的加快,酒店行业的发展日趋国际化,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市场的需求变化给我们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