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血红蛋白对血脑屏障内皮细胞Rho激酶Ⅱ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影响. 方法 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8只)和血红蛋白组(72只),血红蛋白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血红蛋白对血脑屏障内皮细胞Rho激酶Ⅱ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影响. 方法 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8只)和血红蛋白组(72只),血红蛋白组再按不同取材时间点分为24 h、48 h、3d、7d4个亚组(每个时间点18只).血红蛋白组采用脑内注入血红蛋白法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血脑屏障内皮细胞Rho激酶Ⅱ及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的蛋白表达,伊文思蓝浓度测定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laudin-5蛋白和mRNA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血脑屏障内皮细胞Rho激酶Ⅱ及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表达较少,血红蛋白组血肿侧血脑屏障内皮细胞呈棕黄色及线条状表达;血红蛋白组48 h、3d时血脑屏障内皮细胞Rho激酶Ⅱ及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平均吸光度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组各时间点脑内伊文思蓝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红蛋白组24h、48 h及3d时claudin-5蛋白表达断续和减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组24 h、48 h、3d及7d时claudin-5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出血后血红蛋白可以导致血脑屏障内皮细胞Rho激酶Ⅱ的表达增高,进而致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表达增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降低,其可能是导致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及脑水肿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实验条件下杏仁体亚区一杏仁体内侧核损伤对小鼠社会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微量注射兴奋性毒素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方法损伤成年雄性小鼠双侧杏仁体内侧核,并选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水平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n=20)和非颅内感染患者(n=20)的脑脊液和血液样本,检测脑脊液和血清PCT,脑脊液
目的 探讨经一侧改良半椎板入路微创手术切除椎管内硬脊膜外及硬脊膜下髓外病变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微创手术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偏头痛中枢敏感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偏头痛模型组、氯仿组和PKC抑制剂H-7组,每组各12
目的 应用Catwalk自动步态分析系统评估脚桥被盖核(PPTg)深部电刺激(DBS)对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步态影响. 方法 运用立体定向术在15只SD雄性大鼠的右侧前脑内侧纵束(M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凋亡相关蛋白P53和Bcl-2表达的影响. 方法 16只健康雄性SD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VO)建立永久性慢性脑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变化,探讨其与TIC染色变化的关系. 方法 4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2h、脑缺血6h再灌注不同
目的 探讨侧脑室内注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酪氨酸激酶B (TrkB)及内源性BDNF表达的影响. 方法 10只10月龄APP/PS1雄性小鼠按随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致残、致死率很高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中风协会(
口腔黏膜或身体其他部位病变导致较大面积黏膜缺损,都需要有适合的移植材料来修复.组织工程方法可以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的等效全层黏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