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的效果

来源 :肝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vf43g43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PVST)的因素及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脾切除断流术,记录PVST发生情况,调查所有患者病例与随访资料。PVST患者术后给予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双嘧达莫+华法林),记录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20例术后发生PVST 60例,发生率为18.8%。PVST组与非PVST组脾脏大小、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输血量、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门静脉血流速度为影响PVST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D-二聚体用于诊断PVS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CI为(0.724,0.863)(P<0.05),诊断分界点为3.55mg/L。术后血小板计数用于诊断PVS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95%CI为(0.672,0.836)(P<0.05),诊断分界点为435.5×109/L。60例PVST患者术后1个月的血浆PT与APTT值明显低于术后1d(9.22±2.13)s和(35.39±9.14)s vs(11.67±1.84)s和(41.94±10.92)s(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PVST比较常见,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门静脉血流速度为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其他文献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此期间,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和管理。而共青团以其特有的优势,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本文通过
<正>早在百年前,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就提出了"谋个性之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然而在今天的中职教育教学中,教师一般把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放到第一位,对个性特长的
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了成都犀浦近接高铁及地铁高架桥墩的基坑开挖过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开挖深度下基坑周边土体及桥墩的变形规律,证明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
目的探讨不全流产的宫内声像特征,以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早期不全流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05月我院妇科门诊经清宫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孕早期不
共轭梯度法是解决无约束优化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该方法仅利用了当前点的梯度函数值和上一次迭代的搜索方向,但可以克服最速下降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又可以避免牛顿法对矩阵
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
学生语文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起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等作用。我们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关注
<正>计算机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刷新了世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将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联系起来,成为这个时代的产物和新模式。艺术传播作为艺术和传播的交叉学科,
目的:研究分析四君子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方法:选取10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予以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
本文以犍为岷江大桥加固工程为背景,结合加固改造设计方案,通过各施工阶段现场测试和结构计算分析,从线形控制、变形监测与应力监测等方面阐述了施工监控技术及效果。通过施工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