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加强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101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与普及下,小学教育不仅需要传授文化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德育重要性,探索当前形势下加强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素质教育;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作为一个人的启蒙阶段,对其进行德育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应考虑到当前新形势的要求,以此为前提加强小学德育,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一、小学德育的现实意义
  小学德育,其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不谋而合,为此,加强小学德育的意义之一就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率。具体而言,小学生的思维及行为意识均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小学德育的开展不仅能够使小学生掌握相关文化知识,还能够使其逐步形成较高的品德素质,在推动素质教育目标实现方面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除此之外,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内容、实施方法都与学生价值观念的建立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高质量的德育能够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二、有效加强小学德育的途径
  1.充分发挥教师典范作用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外加学校学习生活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使其对教师具有较强的崇拜感和依赖感。为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學生会无意识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所以,在开展教育工作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和典范作用,在潜移默化的方式下实现对学生的德育。具体而言,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主动约束自己在教学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和言论,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教师应更加注重细节处的德育,例如,言出必行等,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注重交流的平等性和有效性,不断加深学生对教师的崇拜感和信任度,进而扩大自身影响力。而且,在教育学生时,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理解问题,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进而加强德育的实施效果。另外,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基于实际情况开展德育,通过这种无声的教育影响学生的心理、思想和道德。
  2.基于课堂教学加强德育
  不同于其它教育,德育应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不断强化其持续性和系统性。所以,应将其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落实德育,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论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具体而言,在结合各门学科开展教育工作时,教师应立足于具体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其知识背景、历史和意义等内容挖掘各学科知识中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所以,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加强该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的同时,学习到良好的德育观念。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深化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例如,利用典故培养学生乐于助人、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事原则。同时,典故的使用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以及隐含的德育知识。教师可以将简单的唯物主义相关理论、观点渗透到教学活动和内容中,让学生能够客观看待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开展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总而言之,教师可以结合各个学科开展德育工作,打破教育局限性,扩大该教育的覆盖范围,实现各学科知识与德育的有机整合,让学生能够在健康的心态下全面发展。
  3.依托于实践活动加强教育
  开展小学德育时,教师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为基础组织德育实践活动,拓展教育渠道,组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参与德育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不断丰富其认知和思维,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例如,在建军节或是五四青年节等具有教育性的节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烈士陵园,并生动地讲解英雄事迹,让学生懂得维护国家安全、努力学习的意义,进而为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使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觉承担责任等各方面素质时,应帮助学生树立短期目标,例如,团结互助、脚踏实地、保护环境、拾金不昧等,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促进其经验内化,从小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结论
  综上所述,德育与学生发展、素质形成、行为培养等各个方面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当前全新的教育形势和社会环境下,通过结合学科教育、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发挥教师典范作用等,加强德育力度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达盛文.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1(25):111-112.
  [2]刘挺辉.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新一代,2021,25(3):107.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很重要,对特殊青少年而言同样重要。特殊学生由于对事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表面性和形象性,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自觉或不自主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特殊教育学校以德育为基点,以养成教育为重点,把功能性活动渗透到德育工作,并与之相结合,以灵活多样的功能性活动为依托,建立有效的行为管理机制,突出培养生活技能,注重培养特殊学生的健全人格,帮助学生理解和践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
本报综合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省教育厅于3月25日召开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党史学习教育辅导报告会,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基本时间线索,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从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省教育厅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厅直属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  
【摘要】“任务”一词,在新华字典中作“担负的责任”或“指交派的工作”释。在中职阶段教育综合证书课程课堂教学中,“任务教学法”指一种老师给学生具体的问题或者目标,使学生带着解决特定问题的方式去学习的一种教学法,包括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师生总结任务三个基本环节。本文旨在总结探讨“任务教学法”在中职教育综合证书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中职教育综合证书理论  一、基本情况  中职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口语水平与表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各界人士也逐渐重视学生口语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使他们能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策略实施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
本报综合消息 3月23日上午,梅州嘉应学院百年纪念大楼121室群贤毕至,高朋满座。由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省教育厅主办,梅州市教育局承办的“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张书良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暨主题论坛”顺利召开。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执行秘书长黄贵珍,华东师范大学培养基地负责人朱梅,省教育厅继教中心副主任杨澎,深圳市羅湖区教科院副院长姚跃涌,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志强,
“项目式阅读”以阅读项目为主要载体,以阅读任务为主要驱动,以提升阅读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搭建多样的展示平台、实行多元的评价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多元交互体验的真实阅读。  一、《傅雷家书》亲子阅读项目的构想和创建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书信集,共收入一百三十八封书信,内容涉及学习、工作、艺
【摘要】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市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是国家层面的教育部署。如何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规范建设和运营,努力寻求合适的实施路径,是我们的工作思考点。  【关键词】教师发展;实施路径;工作思考  2021年3月19日,广东省教育厅在韶关市乳源举行全省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交流活动。省教育厅领导在活动中强调,全省各地要持续推进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阅读在语文学科占据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背景下阅读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知识积累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度思考文本,提升学生社会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素质教
【摘要】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小学生较难掌握的一种文体。古诗词中凝练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哲思与感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古诗词有着古朴简洁的语言、独特韵致的意境以及藴含丰富的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上存在不足,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积极性,学生没有高效地学习古诗词。本文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年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起始年段,也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点年段。如果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根本是纸上谈兵。因此,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语文口语表述能力和写话能力。如何提高低年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积累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思维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