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初中生背诵的习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qiangw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13-01
  中学语文教材中背诵篇目占有很大比重,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只好死记硬背,许多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形成了学习语文的拦路虎,如何降服这个拦路虎?我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对背诵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产生轻松学语文的心理,这是积累和学好语文的关键,在语文的学习中,怎样才能快速并长时间记忆呢?
  首先要选择好时间背诵,早晨与晚上7点到9点是记忆的最佳时间,此时头脑清醒,记忆不受干扰,记诵速度较快。
  其次激励背诵对提高学生的背诵信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自己先在学生面前熟练而有表情地背诵一遍,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背诵信心无疑是有很大激励作用的。在学生开始背诵时,教师就要深入学生,一方面进行背诵指导,一方面及时发现背诵快的学生让他们在其他学生面前背诵课文,并及时表扬他,从而达到示范作用,给背诵慢的同学暗示这篇课文背诵并不难,从而树立学生背诵的信心。
  第三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分清文章层次,凡是要背的段篇都具有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先理解背诵部分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出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几遍,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稍微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在背诵课文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
  第四是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实验证明,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后,合上书本尝试记诵:看看哪里易背,哪里难背,哪里会背,哪里不会背。难背、不会背的地方要重点朗读,熟读直至会背。这种理解、朗读、背诵三位一体的方法,比一遍又一遍地机械记诵的效率高得多。
  第五是某些语段具有对偶性或者对称性,之间只有个别词语不同,但其他大部分内容都相同,语文标志帮助记诵。比如《诗经》的《关雎》等文章运用了重章迭句、反复咏唱的形式,每章只在韵脚处换了几个字,其余字句不变,所以,只要背过一章和换韵的那几个字,其余文章就都会背诵了。有些文章从修辞角度入手也能收到预期效果。如《木兰诗》中"旦辞……暮……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上下两句结构基本相似,只有几个字不一样,找到这样的规律,背诵起来可就容易多了,特别是一些排比句也有这样的效果。还有如《醉翁亭记》大量的"也"字作为背诵的标志,运用这个办法就容易多了。
  第六是背诵时要从整体入手,再分散难点。首先要通读全文,要把课文诵读三、四遍,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先分析、后综合,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读熟后了解文章内容大意,然后再朗读要背诵的段落,这样你就清楚要背诵的段落在全文的位置及作用了,心里明白了,就容易记住了。从整体入手,这样头脑中有了总的印象,了解了句与段、段与篇的关系,再逐段背,先背第一段,背熟后,再背第二段,然后一、二段合起来背,接着背第三段,再把二、三段合起来背……这样分散难点,上下串联,效果很好,不要总是从头到尾地背。要求背诵时要专心,做到眼、口、心一致。眼要看清,口要读准,用心想这句话的意思,用脑去记忆。背诵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诵议论文,可以从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入手;背诵记叙文,可以从了解和掌握有关事实、记叙顺序入手。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这些规律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背诵效果。
  第七是间隔重复记忆方法,为了使背诵的课文长期不忘,假如晚上背诵的文章,第二天早上再默背一遍或者几遍都可以,然后下午抽时间再背一遍,第三天再抽时间默背,最好是默写一遍,再过两三天再默背一遍基本就牢牢记住了,而且很少忘记。其步骤是:第一步抓住文章的思想用脑默记;第二步是闭目回忆,实在回忆不起来时,就看一下;第三步是迅速反复,多次诵读。
  总之,一定要给学生强调背诵的好处,背诵作为阅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和知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提高记忆能力,还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明确了这些好处,可以大大增长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使教师的"教"和學生的"学"达到最佳的切合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和学习语文的魅力,更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其他文献
【摘要】转化后进生不仅仅是教师的一个任务,这更是后进生与教师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因此,每个教师都要用爱、真诚、尊重、理解、宽容、赏识去呵护每位后进生。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真诚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16-01  一名优秀教师的成就不仅是要让花园中的"红花"夺目逼人,而且也要让花园中的"小草"茁壮成长。在一个班级中,由于学
【摘要】微课是目前网络信息时代最为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能够有效地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文章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对微课在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中应用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微课与信息安全专业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融合应用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微课 信息安全专业 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42-01  网络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作者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尝试应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并有很深刻的体会:“任务驱动”使学生“目标”明确、工作过程清楚、工作任务具体、学习“成就感”强、适合学生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易于学生接受,本文以《创立企业》课堂教学实施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摘要】当前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然趋势,本着从学校的自身发展和学生成才就业的需要出发,本文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构建实践性教学模式展开叙述,提出新建本科地方院校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对课程设置中教学理论和能力培养两方面的重点建设。明确教学实践目标,精选教学实践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的教学手段,规范实践学习管理,严格教学实践考评。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实践性教学
【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让每个学生在班级有地位,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关注后进生的进步,关注留儿童的表现,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努力,在建设良好班级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关爱转化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16-02  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纯真,对老师充满崇拜,且对老师总是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筑初步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借鉴“工作室化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和成功案例,从课程内容、教学场所、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以及团队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教学优化设计,达到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建筑設计各项基础技能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初步 工作室化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47-02  
木乃伊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木乃伊所反映出的相关信息与历史文献互为印证、互为补充,为研究古代埃及历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