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通经止痛汤治疗痛经。方法:采用通经止痛汤治疗痛经患者78例。结果:治愈43例,好转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8%。结论:对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型痛经采用通经止痛汤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 通经止痛汤 通经 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2003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痛经患者78例,已婚30例,未婚48例,气滞血瘀型37例,寒湿凝滞型41例,未婚者多为寒凝,已婚者各为气滞。
诊断标准:均符合《妇产科学》判定的标准,凡在经期或经期前后(1周内)出现少腹部疼痛,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连续3次以上,而经妇科和超声检查,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确诊为通经。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当归15g,川芎15g,制香附10g,肉桂10g,川棘子15g,元胡10g,穿山甲10g,泽兰10g,路路通15g,气滞血瘀者加乌药、青皮;寒凝血瘀者加炮姜、艾叶,同时配服沉香、三七各等分,1g/次,日1剂,煎汤分2次服用。经前1周左右开始服药,连服7剂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疼痛消失,停止治疗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复發;②好转:疼痛缓解,伴随症状减轻;③无效:疼痛及伴随症状未见改善。
结 果
治愈43例,好转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8%。
讨 论
疼痛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从妇女青春期到更年期均可见到,对妇女的健康、工作,生活影响很大,而引起痛经的因素比较错综复杂,且相互交错。临床上以气滞、寒凝者居多,本人只选择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型作为观察对象。中医认为,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且有虚实之分,病机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多是由于经期受凉饮冷,邪容于胞宫,经血为邪所凝运行不畅而作痛,或气滞血瘀,冲任失调,经血下行受阻,而作痛,或禀赋不足,肝肾阴虚,胞脉失养不等则痛。运用自拟通经止痛汤意见疏通冲任经脉,使经血通利,经脉调畅,经血下行无阻,病经自然可愈,方中当归、川穹、泽兰入肝经,行气活血,血行则气调,疼痛自缓,香附、川栋子、元胡入肝、脾以行血止痛;肉桂温通经脉,调理冲任;穿山甲、路路通活血通经。总之在治法上加用行气药或温经药,同时配药沉虫、三七、为进一步加强活血祛瘀的功效,从而达到经通止痛之目的。自拟痛经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通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通经止痛汤 通经 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2003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痛经患者78例,已婚30例,未婚48例,气滞血瘀型37例,寒湿凝滞型41例,未婚者多为寒凝,已婚者各为气滞。
诊断标准:均符合《妇产科学》判定的标准,凡在经期或经期前后(1周内)出现少腹部疼痛,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连续3次以上,而经妇科和超声检查,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确诊为通经。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当归15g,川芎15g,制香附10g,肉桂10g,川棘子15g,元胡10g,穿山甲10g,泽兰10g,路路通15g,气滞血瘀者加乌药、青皮;寒凝血瘀者加炮姜、艾叶,同时配服沉香、三七各等分,1g/次,日1剂,煎汤分2次服用。经前1周左右开始服药,连服7剂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疼痛消失,停止治疗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复發;②好转:疼痛缓解,伴随症状减轻;③无效:疼痛及伴随症状未见改善。
结 果
治愈43例,好转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8%。
讨 论
疼痛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从妇女青春期到更年期均可见到,对妇女的健康、工作,生活影响很大,而引起痛经的因素比较错综复杂,且相互交错。临床上以气滞、寒凝者居多,本人只选择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型作为观察对象。中医认为,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且有虚实之分,病机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多是由于经期受凉饮冷,邪容于胞宫,经血为邪所凝运行不畅而作痛,或气滞血瘀,冲任失调,经血下行受阻,而作痛,或禀赋不足,肝肾阴虚,胞脉失养不等则痛。运用自拟通经止痛汤意见疏通冲任经脉,使经血通利,经脉调畅,经血下行无阻,病经自然可愈,方中当归、川穹、泽兰入肝经,行气活血,血行则气调,疼痛自缓,香附、川栋子、元胡入肝、脾以行血止痛;肉桂温通经脉,调理冲任;穿山甲、路路通活血通经。总之在治法上加用行气药或温经药,同时配药沉虫、三七、为进一步加强活血祛瘀的功效,从而达到经通止痛之目的。自拟痛经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通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