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化背景下,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具有现实意义。信息管理平台应遵循实用性、高效性、渐进性的原则,为构建适应乡镇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为计划生育有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信息管理平台 计划生育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计划生育管理信息化对乡镇计划生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乡镇购置了一部份信息管理软件产品,但这些软件并不完全满足乡镇的实际需要,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有效途径。
一、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化工具,设计全镇统一、资源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
系统的功能:系统登录、数据录入、数据查询、数据备份、数据恢复、花名册打印、数据统计打印、密码修改、退出系统几个模块组成。系统的设计包括数据表的设计和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数据的浏览、修改、查询、后台数据的自动处理都有自己的实现特点。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对计生办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从提高信息管理质量等方面入手,建立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等六大模块,准确、及时的处理各种相关信息。使计划生育管理突破固有时空,实现有效沟通,走向规范化、信息化。具体作用表现为:其一.优化现有管理组织结构和流程设定。简化运作环节和程序,使信息处理规范化、透明化和便捷化。其二,有效整合各行政村职能部门资源.减少因地域分离造成的管理障碍。以交互的方式进行业务协作,节约时间和精力,减少行政运作成本。其三,提供政府决策基础数据,支持主管部门的决策。其四,有利于过程的管理,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提高对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搭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须遵循三个原则,即实用性、高效性、渐进性
实用性是指根据乡填的实际情况,开发能充分满足管理需要的软件,搭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需要立足实际情况。如,乡镇的各个行政村因地域相隔较远,管理信息不畅通,影响了管理效率,无法共享资源.对此.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以实现乡镇计生办和各个行政村之间的信息共享为主要目标,通过平台的构建实现了管理的流程化,从而提高办公效率。高效性是指以够用为原则,追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和建设过程的最优化。(一)信息管理平台在设计初期,常会出现模块设置过多现象,这就需要在试用期间对这些模块进行检测,发现有部分模块使用频率低且过于复杂就应删去,以免浪费开发的时间和资源,有的模块实现的功能与上级计生管理机构规定使用的软件有重复或冲突,也应予以调整。信息管理平台中模块的设置需经过数次修改才趋于合理。(二)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应重视流程的设置,流程顺畅正是实现高效的核心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纸质文件的传递,节约时间,实现高效也是软件开发的重点部分。渐进性是指软件开发应在建设中应用,在应用中建设.不断提高软件应用水平,其间可能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在管理平台系统软件开发完成初期,系统开发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需求分析,充分了解各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制定详细的流程图,确定功能模块,初步设计完成后,使用单位要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了解该软件,针对性地对软件提出修改、调整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管理平台系统。还可通过培训等途径,收集工作人员对软件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建设。
三、搭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的过程可按制定方案、硬件建设、调整修改、操作培训、共享维护等步骤进行
具体做法是:
(一)制定方案整合信息资源.制定详细完善的建设方案,是软件开发前的重点工作。首先,在管理平台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之初,收集各部门意见,筛选整各种信息资源,为其提供详细的、有针对性的需求分析。其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管理平台需要建设的内容、功能和性能,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以便为整个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二)硬件建设包括了增加购置和利用已有设施设备两方面。其一。添置独立的硬件服务器,并对各客户端进行硬件升级.为信息管理平台的运行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礎保障。其二,利用现有设施设备,避免重复购置的浪费。例如,为了实现各个行政村的统一管理,解决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设置虚拟专用网(VPN),构建各个行政村和镇计生办之间的信息通道。
(三)调整修改信息管理平台软件,合理设置、调整和修改各功能模块,使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真正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不断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测试软件,消除不合理的模块设置。如“数据变动维护处理、未婚妇女管理、已婚妇女管理和查询、本月工作任务和汇总查询”等模块包含的内容不够全面,操作过于复杂,流程不顺畅,不便于日常工作等,从而不断完善管理平台系统。
(四)使用人员培训,要想使工作人员尽快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既需要他们在培训过程中认真听讲座,也要动手实践。例如,在系统软件正式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数据初始化录入,让工作人员自主输入各个行政村的基本信息,在数据录入过程中熟悉软件的使用。培训具体分为:其一,集中培训,以讲座的方式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大家对管理平台系统软件建立初始印象,了解平台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其二,分部门培训。不同部门使用的软件模块各有不同,须有针对性地分部门进行操作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其三,个别辅导。由于工作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还需要对能力较弱的工作人员进行个别辅导,使其尽快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五)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开发完成后,维护其正常运转成为工作重心。为了信息的共享和管理平台系统的维护.要制定包括系统管理员职责、保密制度、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发布、系统安全与维护、应急措施、文件的共享归档等内容。
建立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计划生育信息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实现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 白以恩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M] 网冠科技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3]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 张莉、王强等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
[4]软件工程:齐治昌、谭庆平、宁洪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作者简介:
刘宝平,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安全和软件开发。
【关键词】信息管理平台 计划生育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计划生育管理信息化对乡镇计划生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乡镇购置了一部份信息管理软件产品,但这些软件并不完全满足乡镇的实际需要,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有效途径。
一、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化工具,设计全镇统一、资源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
系统的功能:系统登录、数据录入、数据查询、数据备份、数据恢复、花名册打印、数据统计打印、密码修改、退出系统几个模块组成。系统的设计包括数据表的设计和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数据的浏览、修改、查询、后台数据的自动处理都有自己的实现特点。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对计生办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从提高信息管理质量等方面入手,建立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等六大模块,准确、及时的处理各种相关信息。使计划生育管理突破固有时空,实现有效沟通,走向规范化、信息化。具体作用表现为:其一.优化现有管理组织结构和流程设定。简化运作环节和程序,使信息处理规范化、透明化和便捷化。其二,有效整合各行政村职能部门资源.减少因地域分离造成的管理障碍。以交互的方式进行业务协作,节约时间和精力,减少行政运作成本。其三,提供政府决策基础数据,支持主管部门的决策。其四,有利于过程的管理,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提高对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搭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须遵循三个原则,即实用性、高效性、渐进性
实用性是指根据乡填的实际情况,开发能充分满足管理需要的软件,搭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需要立足实际情况。如,乡镇的各个行政村因地域相隔较远,管理信息不畅通,影响了管理效率,无法共享资源.对此.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以实现乡镇计生办和各个行政村之间的信息共享为主要目标,通过平台的构建实现了管理的流程化,从而提高办公效率。高效性是指以够用为原则,追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和建设过程的最优化。(一)信息管理平台在设计初期,常会出现模块设置过多现象,这就需要在试用期间对这些模块进行检测,发现有部分模块使用频率低且过于复杂就应删去,以免浪费开发的时间和资源,有的模块实现的功能与上级计生管理机构规定使用的软件有重复或冲突,也应予以调整。信息管理平台中模块的设置需经过数次修改才趋于合理。(二)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应重视流程的设置,流程顺畅正是实现高效的核心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纸质文件的传递,节约时间,实现高效也是软件开发的重点部分。渐进性是指软件开发应在建设中应用,在应用中建设.不断提高软件应用水平,其间可能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在管理平台系统软件开发完成初期,系统开发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需求分析,充分了解各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制定详细的流程图,确定功能模块,初步设计完成后,使用单位要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了解该软件,针对性地对软件提出修改、调整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管理平台系统。还可通过培训等途径,收集工作人员对软件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建设。
三、搭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的过程可按制定方案、硬件建设、调整修改、操作培训、共享维护等步骤进行
具体做法是:
(一)制定方案整合信息资源.制定详细完善的建设方案,是软件开发前的重点工作。首先,在管理平台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之初,收集各部门意见,筛选整各种信息资源,为其提供详细的、有针对性的需求分析。其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管理平台需要建设的内容、功能和性能,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以便为整个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二)硬件建设包括了增加购置和利用已有设施设备两方面。其一。添置独立的硬件服务器,并对各客户端进行硬件升级.为信息管理平台的运行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礎保障。其二,利用现有设施设备,避免重复购置的浪费。例如,为了实现各个行政村的统一管理,解决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设置虚拟专用网(VPN),构建各个行政村和镇计生办之间的信息通道。
(三)调整修改信息管理平台软件,合理设置、调整和修改各功能模块,使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真正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不断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测试软件,消除不合理的模块设置。如“数据变动维护处理、未婚妇女管理、已婚妇女管理和查询、本月工作任务和汇总查询”等模块包含的内容不够全面,操作过于复杂,流程不顺畅,不便于日常工作等,从而不断完善管理平台系统。
(四)使用人员培训,要想使工作人员尽快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既需要他们在培训过程中认真听讲座,也要动手实践。例如,在系统软件正式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数据初始化录入,让工作人员自主输入各个行政村的基本信息,在数据录入过程中熟悉软件的使用。培训具体分为:其一,集中培训,以讲座的方式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大家对管理平台系统软件建立初始印象,了解平台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其二,分部门培训。不同部门使用的软件模块各有不同,须有针对性地分部门进行操作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其三,个别辅导。由于工作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还需要对能力较弱的工作人员进行个别辅导,使其尽快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五)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开发完成后,维护其正常运转成为工作重心。为了信息的共享和管理平台系统的维护.要制定包括系统管理员职责、保密制度、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发布、系统安全与维护、应急措施、文件的共享归档等内容。
建立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计划生育信息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实现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 白以恩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M] 网冠科技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3]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 张莉、王强等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
[4]软件工程:齐治昌、谭庆平、宁洪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作者简介:
刘宝平,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安全和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