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第二次台作庐山谈判记略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9月2日,侵华日军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洗雪了一百年来屡受外寇欺凌的耻辱,在世界重新树立起东方大国的形象。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之一,是各党各派、尤其是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共同对敌。而内战十年的国共两党能够摒弃前嫌,携手第二次合作,是经过多轮艰苦谈判才达成的,其中在庐山进行的两轮谈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37年天气热得早,“清明”刚过,江南的气温就明显升高,进入五月份,已是赤日炎炎了。再加上时局动荡,人心躁动,更觉得气候的反常、闷热了。
  蒋介石5月27日便上了庐山,他要在这里迎接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与他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第三轮谈判。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侵华日军的步步紧逼、国民政府的节节退让以及对中共军队的连年征剿,引起全国人民和部分国民党官兵的强烈不满。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对蒋介石相提并论。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1936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致信国民党中央,正式提出了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周恩来亲赴西安,代表中共中央做了极为艰苦的调解、斡旋工作,终于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12月24日,尚被扣押的蒋介石在西安与周恩来会晤,口头接受了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担保不再发生内战等条件。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三中全会,提出了实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四项保证中有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等重要内容。
  1937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国共第二二次合作谈判在西安正式举行。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与国民党代表顾祝同、贺衷寒、张冲进行了第一轮谈判,在红军改编和陕甘宁边区地位等问题上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1937年3月中旬至4月初,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在杭州与蒋介石、顾祝同、邵力子进行了第二轮谈判。蒋介石提出:国共合作,在国民党内阻力很大,是不是可以不提国共合作,只提共产党和他本人合作。周恩来认为这样做会缩小共产党的威望和影响,不能同意。蒋介石没有坚持他的意见,希望周恩来回延安后,拿出一个具体可行的合作共同纲领,然后再到庐山去继续谈判。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月,周恩来就要来庐山了,这次谈判能不能达到目的,蒋介石心中实在是没底。他知道这位昔日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不是容易对付的人物,在原则问题上决不会轻易让步。几天来,蒋介石和党政军高级官员商谈了多次,问题的关键是共产党的军队。长期从事政工的贺衷寒、朱怀冰等人再三提醒蒋介石,现在的共产党已非十多年前所能相比,共产党现在虽然只有4万主力和近10万地方武装,暂时还难和国民党二百万军队抗衡,但共产党的主力部队大都是在十年内战中磨炼出来的,极具战斗力,一遇到有利条件,就会迅速壮大,切不可低估,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不能控制和掌握中共的军队,任其发展,只恐养虎成患,终被虎伤。顾祝同、何应钦等提议将红军分散安置到各个战区去,使他们孤掌难鸣,如果中共坚持要整体改编,则要尽力压缩人数,并由国民党派人任指挥主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离开红军,到国民政府来任职。蒋介石认为这些部属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但他深深知道,今日的共产党决不会在军队问题上让步,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实行两党的合作。
  1937年6月4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上了庐山,下榻国民政府军政部常务次长陈诚上将的公寓。
  周恩来带来了经过中共中央反复斟酌、在很多重大问题作了让步的《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纲领主要内容有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民权、保障人民自由;实现民生幸福、建立国防经济等。
  然而,当6月8日,周恩来与蒋介石、宋子文、张冲举行会谈时,蒋介石却根本不提周恩来递交的《纲领》,只是提出要成立一个“国民革命同盟会”,具体办法是:“一、国民革命同盟会由我指定国民党的干部若干人,共产党推出同等数量之干部合组之,我为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二、两党一切对外行动及宣传,经由同盟会讨论决定,然后执行;关于纲领问题,亦由“同盟会”加以讨论;三、“同盟会”在进行顺利后,将来视情况许可扩大为国共两党分子合组之党;四、“同盟会”在进行顺利后,可与第三国际发生代替共党关系,并由此坚定联俄政策,形成民族国家之联合,对其他各党不必谈合作。很明显,蒋介石关于成立“同盟会”的做法,是首先要从组织上将共产党溶化在国民党内,减弱甚至消除共产党对其军队和边区政府的独立领导权,一切服从于有“最后决定之权”的蒋介石亦即国民党的领导。
  周恩来听了之后,心中十分不满。他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平静地反问道:“本来,是蒋委员长在杭州要求中共先提出一个合作的纲领来,我们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到了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的态度和意见,反复权衡利弊,拿出了一个纲领,却为何又撇开不谈?”
  蒋介石没有正面回答周恩来的提问,继续阐述国民党的意见:一旦“同盟会”成立,即可由中共先发表愿与国民党合作、一切服从国民政府、一切服从“同盟会”的宣言,然后由国民政府公布红军编制为三个师,4万5千人。三个师之上设政治训练处指挥之,由国民政府指定国民党人任训练处正职,由国民政府指定国民党人任三个师的参谋长,具体负责军事行动,朱德、毛泽东必须离开红军出洋考察。边区政府可由中共建议国民政府方面的人任正职,由你们自行推荐副职。分批释放在狱中的共产党员。由中共方面派人联络南方游击队,经调查后实行编遣,但其领袖必须离开部队。由“同盟会”指定中共出席国民大会代表,但不能以中共名义,国防会议可容中共干部参加。
  蒋介石的意见相比杭州的谈判有所倒退。周恩来当即严正地表示:“我不能同意委员长所提出的同盟会的组织原则和红军指挥机关、边区人事安排的意见,这些原则问题事关重大,我党要慎重考虑。至于朱德、毛泽东是否‘出洋’,纯属我党内部问题,只能由我党自行做出决定。”
  尽管国共两党在合作谈判上存在很大分歧,但双方都希望能够尽快解决分歧,重新携手合作。从6月8日至6月15日,周恩来除了和蒋介石直接会谈,还分别与宋美龄、邵力子、张治中、张冲等人多次会晤,反复说明中共的立场、 态度,会谈、会晤的气氛还是友好的。宋美龄多次向蒋介石进言,要蒋介石充分考虑中共的意见,采取更加灵活的态度,以达到双方礼让,尽快在原则问题上取得大致相同的意见。
  6月20日,周恩来离开庐山,返回延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突发,形势骤紧,举国上下要求立即全面对于作战的呼声直冲牯岭。7月8日下午,蒋介石收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9人联名打来的电报:“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7月9日,蒋介石收到由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等代表全体红军打来的电报:“我全体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名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
  7月14日,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再次来到庐山,继续与国民党进行第四轮谈判。
  当晚,邵力子前往“仙岩饭店”看望了周恩来一行,转达了蒋介石的问候,并说明蒋介石这几天太忙,准备发表重要讲话。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邵力子,请他转呈蒋介石。周恩来详细说明了中共在《宣言》中的四项保证: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邵力子赞许地说道:“贵党为了早日促成两党的合作抗日,一再做出重大的让步,其诚可鉴!希望这次谈判能够取得满意结果。形势严峻,刻不容缓哪!”
  7月17日上午,一身戎装的蒋介石面对一百多名各党派代表、各界名流正式发表《抗战宣言》,郑重宣布:“……我们已快要临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极人世悲惨之境地,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若是徬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放弃尺寸土地和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四万万同胞要求抵御外侮的呼声终于有了回音!
  7月17日下午,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来到“美庐”别墅,与蒋介石、邵力子、张冲举行国共合作第四轮谈判。
  周恩来在别墅庭园中握着迎上来的蒋介石的手说:“蒋先生,你上午发表的《宣言》很好!表达了国民政府举全国人力物力,共同抗战的意愿和决心。”
  两党代表走进“美庐”的会议室,分别坐定。蒋介石兴致颇高地说:“贵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宣言》我已看了,很好,我已安排尽快发表。贵党既然承认三民主义,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那我们的合作就已经没有什么大的障碍了。”
  张冲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草案念道:“根据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研究决定,同意将延安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颁布三个师的番号,十二个团的编制;共计四万五千人,不设独立指挥机关,归属西北行营管辖。师、团二级设政训处,直接指挥军队,由国民党方面委派李秉中、丁维汾等人担任政训处主任,共产党方面派人任副主任。另由国民党方面委派刘伯龙、龚建勋、梁固担任三个师的参谋长,具体负责军事行动。”
  张冲说完,蒋介石、邵力子的目光都看着周恩来等人。周恩来不慌不忙,端起茶杯,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喝了几口,放回茶几,才扬了扬剑眉,看着蒋介石说道:“我党希望在改编红军时,能多保留一些数量,既然国民政府已决定三个师的编制,我们也就同意照此改编。但是,我党一再声明,改编后的红军指挥权仍然属于共产党,既不能由国民党直接指挥,也不能由两党共同指挥。此外,我们也一再要求,红军改编后,要成立独立的最高指挥机构,直接由军委会统辖。至于红军改编时,各级干部的配备,那是我党内部的事务,只能由我党自行处理。因此,对贵党提出的委派政训处主任及参谋长,我党是不能接受的。”
  周恩来说完,蒋介石等人互相看了看,都没有做声。过了一会儿,邵力子才字斟句酌地说道:“贵党既已声明愿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那么,国民政府根据需要,安排人选,依兄弟之见,似也在情理之中。”
  “邵先生所言不无道理。不过,请问委员长先生,”周恩来平静地说道:“贵党派人担任红军的指挥主官,想必是有所考虑。是认为我军缺乏优秀的指挥员吗?”
  “这个,”蒋介石支吾了一下,说道:“贵党的刘伯承、陈赓、林彪、左权都是难得的将才,指挥军队当然是没有问题。”
  “那么,是不是担心我军不听从军委会的统一调遣,或是不积极抗日呢?”周恩来又平静地问了一句。
  “唔,”蒋介石应着,没有做声。邵力子忙说:“贵党在民众中享有威望,抗日主张早已传喻全国,岂会自食其言,失信于民。”
  “既然如此,要派人担任我军指挥主官,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秦邦宪不禁追问了一句。
  蒋介石皱了皱眉头,扬扬手说:“我看,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无碍大局吧”
  “不,委员长先生!”周恩来正色说道:“能不能保证改编后的红军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是关系到国共两党能不能实现合作抗日的大事。如果贵党想取消我党对军队的独立指挥权,我党是不能接受的。”
  “唔,好的,我们会再商量商量的,要使双方都满意。”蒋介石说道:“当前形势严峻,请贵党按三个师的编制尽快改编好部队,随时听候调遣。”
  17日下午的谈判结束了,18日下午继续进行谈判,虽然在红军改编后的指挥权上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蒋介石已口头上表示,尊重共产党的意见,尽量满足共产党的要求。在其它的一些问题上基本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谈判在融洽的气氛中结束。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该社发表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正式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
其他文献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是一篇声讨电视文化的檄文,书名全译出来是“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我在后面加上一个问号,用作我的评论的标题。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要把自己娱乐死?这一声喝问决非危言耸听,我深信它是我们必须认真听取的警告。  电视在今日人类生活中的显著地位有目共睹,以至于难以想像。倘若没有了电视,这个世界该怎么运转,大多数人的日子该怎么过。拥护
一  陈淑英吃了晚饭,把碗一放,起身就要走。丈夫杜思富问她:“你不是下班了吗?又要上哪儿去?”陳淑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脸上挂着笑容说:“柳慧琴的儿子后天结婚,今天晚上要我去她家,帮她缝被子。”丈夫也笑了:“你都快成缝被子的专业户了。这都帮同事缝了五六家了吧!”陈淑英有点沾沾自喜地说:“何止啊,我自己这个中心店的同事不要说,别的中心店的人也托人来找我去缝被子。都缝了十多家了。”杜思富说:“还是你的
延安,是屹立在黄土地上的历史丰碑,它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做出的彪炳千秋的贡献,永远被载入烫金封面的中国史册。铁血中国风,全民齐抗战,延安是抗日战争的心脏,党不仅在这里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还领导抗日军民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形成了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全民抗战局面。延安作为我党当时革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客观的需要,在这里,上
人生天地间,有的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活得不糊涂,是个明白人。但是,也有不少人浑浑噩噩,不懂得人生的意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活了一辈子,还不知道做人是怎么回事。这样的人,在社会上难免处于较低的档次。  人,是有追求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有所追求是人的一个本质特征,人总是对生活充满幻想,有着永远不能满足的需求,并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停
摘 要:卞之琳作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先驱者之一,对于卞诗歌作品的研究,从他踏入文坛开始创作后便展开了。在创作理念上,卞之琳自觉地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艾略特、闻一多等人的关于诗歌创作的理论之上,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创作道路,一方面拓宽了诗性美的领域,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中国新诗的理性层次。  关键词:诗歌格律;非个人化;诗歌意象;诗学蜕变  作者简介:李荞伊(1995-),女,吉林省延吉市
台湾举办辛亥百年档案展  台“监察院”近日举办辛亥百年监察档案特展,展出100件重要历史档案,清朝御史大夫巡察台湾后上奏舆情的清宫奏折,故宫“情义相挺”,仿真品制作12本清宫奏折,让民众一窥清帝与台湾监察官员互动。  “监察院”说,清代为了加强君臣间联系,历康、雍、乾三朝,逐渐发展出由高阶官员直接向皇帝奏报政务、私事及所见所闻的奏折,奏折由官员缮写、封固、递送,不经内阁,直呈皇帝。  “监察院副秘
电报档案是革命历史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中国共产党筹建自己的秘密电台后,在我党政军领导机关中形成了大量电报档案。追溯电报档案形成的发展过程,是与周恩来同志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关怀密不可分的。  1928年党的“六大”前后,中国大地上的武装起义风起云涌,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在不断壮大,为了适应革命形式发展的需要,周恩来提倡并亲自领导创立了我党无线电密码通讯事业。当时,培训技术人员是在国内外分别进
春天的脚步正在跚跚地向我们走来,但是天还是冷,北方仍处在越冬期。正月里,我这是第三次来后库了。今天,请同志们到这里,重点是研究部署一下2011年后库的工作,尤其是上半年的工作。  一、要把档案整理作为后库经常性工作的第一任务,贯穿全年,抓好落实。后库给我局带来大量新任务,已经改变了局馆工作的格局。后库自身的工作也在日益拓展中。对后库的事业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这两三年我讲了很多,如果分分类,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
近年来,有些报刊和网站陆续登载美国第31届总统胡佛早年在开滦煤矿的有关情况,并由此引发不同争论,褒贬不一。有的说,胡佛是难得的技术管理人才,对开滦煤矿发展有功,建议在开滦修复胡佛工作遗址纪念馆;也有的说,胡佛在开滦是一段“不光彩”的发迹史,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疮疤”,令世人所不齿;还有的说,胡佛是骗占开平矿权的元凶,是掠夺中国资财的窃贼,是历史罪人,等等。毋庸置疑,胡佛早年在开滦生活工作近三年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