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架3D打印飞机亮相柏林航空展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gmtg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由空中客车公司制造的世界首架3D打印飞机亮相柏林航空展。这架小型无人机名为“索尔”,全长不到4米,仅重21公斤,外形就像迷你版的空客客机。飞机除必要的电子零件外,其余部件全部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负责试飞“索尔”的空客工程师表示,“索尔”飞行时非常稳定。新的技术有望为未来3D打印大型客机铺路,更能节省飞机的生产时间、生产成本和飞行燃料。
  一句评论:3D打印的飞机,你敢坐吗?
  适用话题:科技、创新、节能老人20年自费40万编《直检字典》
  说起字典,大家很自然会想到《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它们都是通过部首和拼音的检索方法查字。为了突破这两种查字方法,温州八旬老人梅雪俦花费了20年时间,新创了“直检法”,这种方法以汉字构造和笔画笔顺为基础,无需查找部首和拼音,只要把所检单字按一定规则编成四个数字笔画码,就可以直接快速查字。
  一句评论:看来再枯燥的领域,也能玩出新花样!
  适用话题:坚守、钻研、创新
  武汉上演趣味“龟兔赛跑”
  5月28日,武汉上演了一场现实版“龟兔赛跑”,近50名市民带着自己养的乌龟和兔子参加比赛。此次比赛分为乌龟组和兔子组,不少参赛者带来了巴西红耳龟、荷兰兔等品种,还有人带着迷你龟来参赛。热闹的场面引得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一句评论:童话终于走进了现实!
  适用话题:创意活动、趣味生活
  世界首辆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亮相
  不久前,世界上第一辆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亮相第14届北京国际车展。它看起来非常普通,甚至有些“丑陋”,但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电机驱动稳定性控制、第一视角遥控、环境感知与行人跟踪以及自主行驶四大核心技术。这辆“霸气侧漏”的“丑小车”背后,是一支由74名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组成的无人赛车团队,经过3个月的探索和试验,他们造出了这辆拥有着“世界第一”美誉的“原理验证车”。
  一句评论:人不可貌相,车也不可貌相啊!
  适用话题: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团队协作
  中国发布视觉白皮书,5岁以上人群每3人中有1人近视
  我国首份系统研究视觉健康的白皮书《国民视觉健康》指出,中国5岁以上的总人口中,近视比例为35.16%-39.21%,近视的总人数在4.37亿~4.87亿之间。其中,高度近视的比例在2.33%~2.47%之间,人数高达2900万~3040万。白皮书指出,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政策干预,预计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发病率将增长到50.86%~51.36%。近视的低龄化绝非“多戴一副眼镜”这么简单,其发生与危害都是不可逆的。高度近视容易产生各类眼底病变,造成永久性的视功能损害。近视的可遗传性和家族聚集性也会影响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
  一句评论:看到这些数字才惊觉,原来近视如此可怕!
  适用话题:保护视力、人口素质
  千华古村新景点“丁沙地部落”正式开放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句容宝华山千华古村的新景点——“丁沙地部落”在这一天正式对游客开放。这一景点的创作灵感来自附近的丁沙地考古遗址,旨在通过对先民们歌舞表演、祭祀活动、牲畜驯养等生活状态的再现,让游客“穿越”到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感受原始生活的魅力。为了更好地营造历史文化氛围,景区还开设了“丁沙地原始部落文明”专家讲坛,并邀请了约50位中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驻扎古村。
  一句评论:看了那么多穿越剧,终于有机会体验真人版了!
  适用话题:文化传承、景区特色
  过山车上庆毕业
  6月13日,上海欢乐谷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过山车毕业礼”,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1所高校的百余名毕业生集体挑战园内的“绝顶雄风”过山车,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庆祝毕业。
  一句评论:多年后才发现,人生就像一场过山车!
  适用话题:毕业纪念、青春记忆
  南京地铁车厢变“清凉世界”,充满夏日风情
  日前,南京地铁三号线“清凉专列”投入运行。这趟主题列车的内饰全部经过3D建模技术渲染,车厢中的碧海银滩、浪漫星空、清新竹海和冰淇淋屋等图画充满夏日风情。乘客乘坐“清凉专列”,仿佛置身大自然的怀抱。
  一句评论:这风景,恍若置身海南岛啊!
  适用话题:人文关怀、创意设计
其他文献
题目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路遥《平凡的世界》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解析  这则材料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奋斗”。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对这句话做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辨:  为什么要强调“自己”?因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义务、位
颍是作家,与我年少时就相识。颍开始写小说时并没告知任何人,只是机缘巧合中被我发现。冲着友情,我便默默地读了这些年,却从未同她探讨过小说一事。也非我存心不提,早年间她写的净是些滥俗的题材,我读惯了名家作品,再读这些,自然觉得乏善可陈。  颍自幼就好热闹,直到大学毕业后还保持着时常约人聚会的习惯。虽然嘴上常没个把门儿的,总与人发生各种小别扭,但过不了几天大家心中的不快都会被她的热情冲淡。久而久之,身边
帮你拿了块地  吃晚饭时,父亲突然抬头跟我说:“我今天帮你拿了块地。”  我突然一顿,一个念头冒了出来:我就知道我其实是个富二代,之前的贫困都是家里为了磨砺我!现在时机成熟了,他们肯让我大显身手了!  看了眼电视上报道的道琼斯指数,脑海中闪过许多经济学知识,我强忍住内心的激动,用尽量平和的语气问:“哦,哪块地?”  “顺丰快递。”搂定红塔山  班主任是个老头儿,和我们关系特别好。他平时就好抽烟,但
深夜,空气中湿漉漉的。晚自习结束了,我像往常一样坐上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车上乘客仍很多,车窗外,路灯昏暗,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到站了。妈妈一如既往地站在公交站牌那儿等着,因为从车站到家还有一段距离,妈妈不放心,每晚都在这里等我。意外的是,今天妈妈把妹妹也抱来了。  我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她说:“你爸今晚不在家,家里没人。”一路上,我们没有再说话。我跟在妈妈后面,妹妹靠在妈妈肩上,像是睡着了。  
钟扬:立心天地厚  人物传真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秉承这一信念,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采集上千株植物的四千万颗种子。从2001年到2017年,钟扬行程五十多万公里,踏遍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采集更多种子样本,钟扬每次外出采样,都只带两个面包、一袋榨菜、一瓶矿泉水。  2012年,钟扬在海拔六千米以上的珠峰北坡采
事件回放<<<<  夜幕降临,路燈亮起,城市街区的特色更加鲜明,因为灯光设计赋予了不同地域不一样的形象。但在一些城市夜景照明中,高饱和度的彩色光、低水平的设计,造成千城一面以及“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问题。夜景照明设计应该如何把握亮与美的关系?时事鲜评  关注市民的意愿与感受,应成为夜景照明建设的重要考量。一座城市的形象可以通过“城市中的物”和“城市中的人”两方面来描绘。物的层面包括街道、建筑物、广
生命中所有可眷恋的美好都注定在消逝之中。若非如此,便无所谓珍惜。  比如竹之花。  植物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应是花季。可对于竹来说,花季之后,就是逝去——它们注定会在开花后死去。也就是说,竹最美好的时刻,竟会成为它的绝唱。  蝉也是如此。  蝉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地下度过。它们的光辉只能持续一个夏季——最终它们都只会带着一夏的美好记忆离开这个世界。  似乎世上美好的东西都注定“短命”:江南数日即化的
高三那年,我喝了整整一年奶茶,而且都是优乐美。  我喜欢蓝莓味的,所以只要商店里有蓝莓味的奶茶,那一定是我的首选。高三的学习总让人昏昏欲睡,有种想喝咖啡的冲动,每天早晨喝一杯蓝莓味的优乐美就像是咖啡里加了少许糖。不知不觉成了一种习惯,后来又成了一种期待,现在,蓝莓味的优乐美仅仅剩下回忆。  第一次让她喝优乐美其实是开玩笑的,但不知为什么,她真的接受了我的谦让,所以一杯蓝莓味的优乐美由两人分享。当然
20世纪60年代,成昆铁路建设时期,浇筑龙骨甸大桥桥墩时,铁道兵战士熊汉俊因劳累过度坠入正在浇筑的桥墩中,速凝水泥牢牢将他锁住,从此他被永远埋在了桥墩中,牺牲时年仅21岁。几十年过去了,每每有火车从这里经过,都要鸣笛30秒,以告慰英烈。  火车从东方驶来  向南国开去  是墨绿车皮  是土石垄地  是青山纵横  是筐头、手巾、蒜辫、野鸡蛋  是过去、现在、未来  在这座桥上  飞驰是最好的静穆  
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平淡庸碌是生活的常态,固然无可厚非;但全然沉浸在世俗的奔忙中,久之,难免容易失去敏銳度和创造力,在自我重复中慢慢丢掉生命的趣味。而阅读,恰恰是日常的疲惫挣扎中的那一缕光芒,让人看到“苟且”之外的“诗和远方”,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性。  在书中,有一个更大的世界。通常,人的视野与认知必然受到其生活轨迹和经历所局限,而突破这种局限最简单又最行之有效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