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之我见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yiz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提高未来国民的整体水平需要。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实施教育活动,才能使幼儿养成好习惯,提升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内容;方法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国,俗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而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抽样调查显示,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缺乏了解,缺乏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生活礼仪培养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
  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定,遵循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内容安排呈螺旋式上升,阶段性目标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
  小班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阅读、倾听、排队、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学习基本的仪容仪态;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尊敬长辈的礼仪,结合社会活动的节日礼仪,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元旦、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礼仪。
  中班内容在小班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相应增加交往礼仪的学习,其中包括:分享(物质层面)、自我介绍、递接物品;基本礼仪:行走、蹲坐站姿、自我介绍、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升旗、交通、游园、乘车、安全;以及传统节日礼仪教育内容,如重阳、中秋、春节等节日礼仪教育。
  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礼仪、欣赏与阅读礼仪、分享礼仪(精神分享)、基本礼仪中的电话礼仪、介绍他人、着装、与他人沟通、拜访做客与待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增加了乘坐电梯、购物、交通乘车、拨打电话、安全(突发事件),结合社会活动扩展了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父亲节等节日礼仪内容。
  二、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方法
  (一)礼仪习惯与一日活动相结合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礼仪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运用自如的过程,所以,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让礼仪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及时抓住机会,适时地启发、诱导,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通过反复地演练,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价值内化,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由此,在孩子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所以我们把礼仪习惯的养成贯穿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人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①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②在教室门口贴上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③多途径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积极运用榜样的作用,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久而久之,使幼儿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二)知行合一与随机教育
  对孩子进行教育,“知”是先导,“行”是关键,完全没有“知”的行是盲目的,没有“行”的知是不牢固的。如:具体操作过程采用童话故事、寓言、儿歌、情景表演、动画片、参观体验等方式,同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鼓动性与针对性,以唤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另外,善于利用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与孩子生活的每时每刻中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发生。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挖掘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引导孩子的行为模式的形成。如:某一孩子生病了,同伴之间吵闹打架了,弟弟妹妹摔倒了,等等,作为老师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时常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开展随时教育,促使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渗透在评价活动中
  适当的评价不仅有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明星”“每周之星”等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礼仪知识汇总成三字儿歌,组织幼儿进行礼仪故事比赛等形式,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合一。
  (四)滲透在游戏活动中
  幼儿阶段游戏是幼儿的重要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反映着人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及行为准则,这对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礼仪习惯起着巩固和强化的积极作用。把礼仪培养与游戏相结合可以提高礼仪教育的效果。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礼仪认知的情感认同,利用游戏、情景练习等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习惯养成的目标。
  (五)境教法的巧利用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境教法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无言的教育。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借助物质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礼仪的习得在时间与空间上得以延续,脱离了纯粹的教与学的单一模式。创设一种优雅的礼仪氛围,物质环境创设要整洁有序、艺术优雅,精神环境建设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教养态度、严格的生活制度等方面。尤其是家庭的环境更为重要,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的榜样是一面镜子,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并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们的行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日常在家里,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做到以身作则。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只要我们针对幼儿的心理,让他们乐中有学,玩中有学,在多种有趣的活动中挖掘素材,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在学习中受启发,明道理,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就会有机会使其成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并且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的建设改革工作当中,有一项非常重大的内容就是旧城改造。旧城改造开展的范围非常的广,很多老旧的建筑物都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当中很多的拆迁户难以获得自身房屋面积
今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在休斯敦太空中心举办首次登船任务——“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50周年的纪念活动;除此之外,今年9月,也是前苏联第一个月球探测计划“月球计划”的
期刊
刘宗绪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世界史学家、历史教育家 ,他先后从事世界近代史和法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 ,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史学人才。刘宗绪教授思想敏锐 ,博学
摘 要:本文从幼儿教育中的童年展开,童年是什么,及游戏精神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价值;说明游戏精神的两个特点,其一是创造性,其二是自由性;提出在游戏中释放出儿童追求美好的天性和动漫是一种较好的游戏教育资源;论述幼儿教育教学中游戏精神的缺失现象,指明儿童思维、语言、活动自由的缺失和儿童创造性的缺乏,及游戏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现代社会的极速发展;对于当代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精神缺失,提出游戏精神在幼儿教育中回归
摘 要: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网络横行的年代。随着互联网事业的极速发展,电视新闻传播也开始了它的很多变革与发展。在电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已经经过了三次革命,最后一次革命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模式,是基于数字时代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是随着视频网站技术及传播理念的发展的,各网站已经在2006年增设视频类别,现在门户网站、视频分享网站、IPTV(网络电视)平台上普遍有电视新闻或具备电视新闻传播特征的视频内容,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本文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随着近年来翻转课堂的兴起,翻转课堂的诸多优点凸显。有人认为翻转课堂比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效率更高,作者认为,慕课与微课结合的翻转课堂,真正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顺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教学相长。  关键词: 慕课 微课 翻转课堂  一、什么是慕课  MOOC通常被译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在线教育形式。2012年起MOOC
摘 要: 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强化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成为英语教学的研究焦点之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将其融入各项课堂活动之中。  关键词: 思辨能力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与深化,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在英语技能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在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的正确度方面逐年进步,但在口头表达和写作等语言输出方面仍然障碍重重、问题多多,表现为口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