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形式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ma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生的身体、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能力以及作为现代人所具备的心理品质,都可以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关键词: 体育课外活动 俱乐部 体育兴趣 终身体育意识
  
  课内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达到一定的力度和深度,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加大了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减少了运动技能学习的项目内容,淡化了竞技,突出了健身,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他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学习,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但是,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习惯的养成,仅依靠体育课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课外活动得到加强。
  
  一、开展俱乐部形式体育课外活动的依据
  
  1.俱乐部形式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开发潜能、培养个性、发展能力,达到强化生理素质,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文化素质的目的。人的素质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主体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任何一个方面素质的欠缺都会削弱整体的结构功能,影响素质的整体水平。身体素质又是人的其它素质组成和发展的生理基础,学校中的体育教学远远不能满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大量的身体素质练习主要是在课外活动和课余竞赛中进行的。俱乐部形式的课外活动就是以学生自愿的形式组织起来,愉快有效地进行身体锻炼,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达到增强身体素质、优化心理素质的目的。
  2.俱乐部形式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加速了学生个性的社会化进程
  俱乐部形式实际就是社会群体活动方式,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群体活动方式。高中的体育课外活动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就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界限,突出爱好、兴趣的一致性,个体可以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群体意识,表现出社会行为。而人的社会化程度是检验人才质量的客观标准,所以要让学生尽早地实现社会化,就必须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更多的活动。俱乐部式的体育活动是通过学生自愿、自由的组合,一个个个体构成一个个小群体,这种群体就形成了简化的社会,它加快了个体社会化进程,较快地内化和同化,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3.俱乐部形式开展体育课外活动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现代教育强调和追求个性的发展,个体在群体中有情绪上的满意感和倾向性。满意感产生于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又提高了共同活动的作用和结果。可以这样说,个体只有在群体中才能使个性得到发展,从而对这个群体产生向心力,即倾向性,最终提高个性的素质。当然,个体运动在与群体共同目标统一的条件下,群体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最佳水平,而个体也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开展俱乐部形式体育课外活动的运作方式
  
  1.成立学校体育俱乐部领导小组,由主管体育的校长、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各一名主任、体育教研组成员及学生体育部骨干学生组成。制定俱乐部章程、活动计划、定期检查、总结活动开展情况,保证俱乐部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2.成立各项目体育俱乐部,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健美操等,下设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学生自由报名参加,经考核确定等级。各俱乐部实行晋级制,学年考核后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从低级班向高级班晋升,为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目标,增强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望,发展个性特长。
  3.学生竞选各俱乐部部长,教师竞聘各俱乐部辅导老师,全校教师和校外辅导员都可成竞聘对象,学生在自己崇拜的教师指导下,在自己信任的骨干带领下一起开展活动,容易形成和谐的活动气氛,促进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活动的开展。
  
  三、开展俱乐部形式课外体育活动的建议
  
  1.要加强骨干学生的能力培训。
  俱乐部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是一种学生主体性较强的自觉式的活动,活动面广,工作量大,因此要举办多期培训班,提高骨干学生的技巧水平和理论水平,培训组织能力和裁判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各俱乐部的“领头羊”。
  2.要重视体育器材、场地建设,丰富活动内容。
  添置充足的活动器材,改善活动场地条件,购买或自制简易设备设施,开设对学生吸引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扩大活动的参与面,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3.要重视师资配备。
  择优录用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老师和不同专业特长的体育教师,提高教师对各俱乐部的辅导功能,有利于提高教师威性,发挥偶像效应。
  
  四、结论
  
  1.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掌握基本的健身知识、技能及健身法则。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先使学生“动”起来。在目前大部分学生体育兴趣缺乏、体育意识较低的情况下,俱乐部形式体育课外活动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学生尤其是不爱动的学生引到了锻炼场地,在体育健身氛围的烘托下,能有效地转变其对体育的认识,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扩大体育健身群体,提高活动参与率。
  2.俱乐部形式体育课外活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个性、爱好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更充分地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造活动之中,激发体育活动的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在活动中,个体间的交往机会大大增加,创造的群体力量也能充分体现,因此容易形成学生互尊互助和主动参与群体活动的健康人格,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3.俱乐部制体育课外活动是按个人兴趣、身体条件、技术掌握程度而组织的集体活动,每个学生的起点相近,参与比赛具有广泛性、公平性,更具竞争性。组织俱乐部联赛,是所有体育课外活动中最有魅力、最有挑战性的活动,是激励同学努力提高技能、刻苦锻炼的最好手段。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安排好学校的体育活动,是保障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合理地安排好学校的体育活动,将为学生体育特长的发挥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它将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必经之路。
其他文献
摘要: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的获得有着较大的帮助,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作了研究。  关键词:观察实验 阅读探索 归纳整理    1 强化观察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
摘要: 本文阐述了生物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科学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可行性原则、随机性原则、简便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及对照性原则。  关键词: 实验设计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试验与探究能力是高考生物考查的最重要的能力目标之一。试验设计是生物试验中的一种类型,它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试验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因而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率比较稳定。由于学生缺乏试验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烈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近年来,广西狂犬病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现在已经做了许多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狂犬病毒
传统中国文化因深受儒家思想中“礼”的影响,在抒发感情上,包括爱情,均比较含蓄,因此较之现代而言,它忠贞、内敛含蓄、不自由不自主,但又淡泊隽永。受古代社会阶级门第等的限
摘要: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出台,交叉询问这一对抗制庭审模式中特有的对人证的调查机制也被逐步运用于我国的法庭审判中。同时,交叉询问也因其独特的魅力而日益受到法律界、语言界人士的关注。本文旨在揭示交叉询问的语言特征。  关键词: 问话 控制 顺应    一、引言    关于交叉询问的研究,目前较多关注的是问者使用的策略,如王汉辉等人的《浅析庭审中的诱导性发问》从策略出发,对诱导性询问形式的研究;伯
为了解不同母源抗体水平对仔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T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本试验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对40头初生仔猪进行免疫,并于初次免疫后2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