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制造业FDI与产业集聚现状分析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xiaofei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天津都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外资的大量引入和民间资本的启动,天津制造业的发展显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持续在45%以上。外商直接投资与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互相作用,带动了天津市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FDI; 产业集聚; 制造业
  
  天津市制造业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外资的大量引入和民间资本的启动,天津制造业的发展显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持续在45%以上。同时,天津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大企业集团和品牌带动战略,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業等产业政策,发展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构建起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以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0%,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的90%以上,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5%,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成为超千亿元的大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天津制造业地位居全国前列,本文主要利用地区制造业地位指数加以衡量。由表1可看出近十年天津地区制造业地位指数变化特征。总体上来看,浙江、江苏两省在近十年间制造业地位指数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是自2004年起,天津制造业地位指数迅速上升并远超浙江,基本与江苏省持平,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天津近三年来地区制造业综合地位指数迅速上升,这与天津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打造天津制造业基地和研发转化基地的产业政策密切相连。
  资料来源:历年《国家统计年鉴》及历年各地地方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天津市制造业FDI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天津作为我国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和国际港口城市,以良好的综合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商直接投资。目前,已有欧、美、澳各大洲110个国家和地区在津投资。2009年,天津口岸进出口贸易总值1242.24亿美元,天津外贸出口总值612.04亿美元。出口商品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德国、香港、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出口商品主要有纺织品、机电产品、纺服装、化工产品等。截至2009年底,全市累计签订合同项目21644个,签订合同投资总额1503.08亿美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61.9亿美元,天津市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天津市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天津市实际利用外资额由1995年的152064万美元上升到2007 年的901985万美元,并且,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比例逐年上升,对天津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数据来源:《2010年天津市统计年鉴》)
  天津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因此外商重点投资于制造业领域,中国加入WTO后三星、摩托罗拉、丰田、空客A320等大型跨国公司相继迁入天津,并建立配套产业群。截至2009年,世界500强的企业有138强先后在天津投资,其中一半以上是装备制造商,例如奥的斯、阿尔斯通、卡特彼勒、摩托罗拉这些跨国巨头,或增资或投资把他们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制造基地建在了天津,其中一些还建立了研发中心。由表2可以看出,天津市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额由2002年的205349万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387571万美元,增长了88.74%,制造业历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都超过了40%,在2004年与2005年更是超过了70%。
  资料来源:《2003-2010天津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总结
  根据《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天津市将构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将达到40%。该《规划》显示,天津将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并为这八大支柱产业提出了量化的目标。这八大支柱产业中大部分都是制造业,天津市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制造业必须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产业竞争力,完成产业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将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关于产业集群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同济大学学报.2009,5.
  [2] 徐继业,花俊.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研究-对拥挤效应的探讨[J].北方经济.2009,9
  [3] 吕海霞. 我国引进FDI规模的战略思考[J].经济问题.2009,9
  [4] 房林,王述英. 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探讨[J].现代财经.2009,11
  [5] 裴长洪. 吸引外资投资的新增长点:理论与实践依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9,4
  [6] 殷华方,鲁明泓.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渐进螺旋"模式:递推与转换.[J]. 管理世界.2005,2
  作者简介:刘鹏,男,汉族,1984年2月生,天津商业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