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其所略,重其所重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开展略读课文教学?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有的教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轻描淡写;有的老师教学略读课文精雕细琢,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怎样定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和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从前人的经验可见,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多么重要。
  一堂课中,词语教学、内容理解、文意把握、写法揣摩、结构探究等一一呈现,这是略读课文的教学吗?这堂课教师一味让学生或交流汇报或赏析文章,教学只停留在学生活动的层面上,是常态的略读课文教学吗?略读课文教学是否就是根据阅读提示近乎机械的解答式的教学呢?在2011版新课标中關于阅读教学这一块中提到,它要求我们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老师们可尝试着把读书方法渗透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去,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和田的维吾尔人》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老师把教学目标设定为运用几种略读方法去学习,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写下自己的认识,从而达到“略”中有“精”,让略读课文的独特魅力得到充分、有效的展现。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几种略读方法,知其大略。
  (1)跳读课文,感知文章结构,了解和田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2)扫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粗知课文大意。
  (3)选读文段,领悟作者写作方法。
  (4)浏览补充材料,选择有用的信息,边想边读。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写下自己的认识或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尝试运用几种略读方法进行阅读,知其大略。
  2.教学难点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写下自己的认识或感受。
  三、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维吾尔族”和“和田地区”的一些情况。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聊背景,揭课题
  (1)检查预习情况。(读相关词语——馕、库乃其、巴扎、都帕、艾得莱斯)
  (2)了解课文背景——“和田地区”和“维吾尔族”。
  (3)揭示课题。维吾尔人的性格是怎样的,他们有些怎样的民族风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和田的维吾尔人》!
  2.跳读课文,看首尾,知性格
  (1)维吾尔人的性格是怎样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谁能很快从文中找到答案。(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豪气、豁达、乐观)
  (2)出示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教会学生跳读的方法。(师小结:跳过了文章中间的段落,只读了首尾两段,就快速把握到文章的中心了)
  (3)学生朗读以上段落,自悟作者写作方法。(出示——首尾呼应)
  (4)师小结。
  3.扫读课文,抓关键,明大意
  (1)维吾尔人豪气、豁达、乐观的性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大家扫读课文,看看谁能在文段中找出提示性的关键语句,快速了解文章大意。
  (2)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热爱土地天生爱美载歌载舞
  (3)练习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同位练说,指名说)
  4.选读文段,谈感受,悟写法
  (1)教师引读,领悟写法
  首先,(出示第一自然段,师配乐范读)这是作者开篇描写的一个画面。请你们在座位上自由读一读,等会儿汇报你有什么感受?
  然后,学生自由说,师在PPT中圈画语句,并在旁边写出批注。
  最后,朗读文段。
  (2)学生选读,自读自悟
  首先,提问:同学们对哪个方面和田的维吾尔人的哪个风俗印象最深刻呢?请你们从文中选读其中一个方面,边读边想,圈画语句,并在旁边写下简单批注。
  然后,同学们畅所欲言,互相倾听。教师相机简单回应、点拨、朗读优美句子、过渡。
  最后,交流问题:大家是对和田的维吾尔人哪个方面的民俗特点印象最深刻?交流后师小结。
  5.浏览材料,选信息,写感受
  为了让大家对和田的维吾尔人有更深入的了解,老师给大家补充了一些文字资料。(师节选教参上资料编写成文段)请大家尝试用上“跳读、扫读”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中一个方面进行品读,然后,写下自己的独特感受吧。
  练习纸:提起维吾尔人,我的眼前便会浮现( )。
  (1)四人小组交流及汇报阅读感受。
  (2)你们还学会了哪些读书的方法呢?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
  (3)师总结。
  6.布置作业:尝试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去阅读文章。
其他文献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是批评是把双刃剑,批评得当,学生心服口服,改正错误;批评不当,学生有错不改,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  陶行知先生早年在育才小学当校长。一天,他看到王友正用泥块砸另一名男生,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
用生命与激情演绎课堂,让青春梦飞翔,将创新与魅力融入团课,只为让课内与课外的生命青春洋溢。5月24日,由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教育局主办,共青团宝安区委员会、宝安区教育局承办的深圳市学校共青团干部技能比赛——微团课大赛决赛在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举行。团市委学校与少年部部长张冬冬、团区委书记许琳、区教育局副局长吴永明出席活动。  团市委学校与少年部部长张冬冬表示,本次微团课大赛形式新颖,参赛的
【摘要】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类社会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不断发展的當今社会,人才选择不再是以学识为唯一的标准,而品德好,语言、行为素质高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养成良好品格,想着高素质人才迈进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时期德育教育非常重要。而贴近生活的道德教育,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教育
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提高教师工作激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无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来。”  大沥实验小学作为一所乡镇小学,却培养了一大批名师,教师团队保持着激情和活力,老师们享受着职业成长的幸福。下面就围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五大”行动谈谈我
【摘要】现在的高中美术生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影响学生的长期发展,现在的教学不再只是注重于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激发高中美术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习变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美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不容乐观,学生不爱写作文,作文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日常阅读少,二是作文素材少。孩子觉得作文很难,主要是难在内容上,也就是缺少写作材料。对于作文来说,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读书是写作的“流”。在作文教学中,只有积极地开源引流,为学生的作文提供源源活水,学生写作文才会左右逢源,才会爱上写作
【摘要】留守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要么缺乏父爱,要么缺乏母爱,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当然就极有可能性格发展缺失。有的不适应,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他们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变异滋生蔓延,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学校、影响社会。因此,“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  【关键词】沟通交
【摘要】現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就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如何进行有效的纠正进行探讨,以期为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探讨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当今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较差,当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做出种种难以想象的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为使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如果学生的知识来源单靠课本,这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资源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爱好和兴趣,培养阅读方法和能力,让他们变“苦读”为精神上的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具有开放性和富有创造力的特点,学习资源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地开发生活中所蕴涵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生活;语文教学;课程资源  语文教学的全部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