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语言,再见吾爱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xffxx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手册》的德洛姆(Delorme)时代在3月正式落下帷幕。2020年初,该杂志被以数名投资人和制片人为首的新资本收购重组,以德洛姆为首的12位编辑部成员集体辞职,并发布声明抗议资本的介入及其给杂志带来的不良影响。在2月底发表的集体辞职宣言中,编辑部表示4月的《电影手册》将是现任编辑部制作的最后一期杂志。
  3月中旬起,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法国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居家隔离和停工停学。电影产业停摆,新片不再上映,所有电影院关门谢客,传统观影的“场域”因此暂时消失,编辑部的编辑们也只能远程协同工作。就在这样的困难情境中,《电影手册》编辑部仍然如期完成了他们在职的最后一期杂志的撰稿和编排。尽管人手不足、印刷厂停摆、杂志亭关门、邮政系统超负荷,它终于还是克服万难来到了如我一样的普通读者手里。
  《电影手册》4月刊(也是第765号刊)题名“什么是批评?”,漫溢着告别的气息,是编辑们对于过往时代的一次总结,也是传统电影痴儿的一曲无调情歌。

爱的艺术


  765号刊卷首语题名“爱的艺术爱的艺术(L’art d’aimer l’art d’aimer)”,爱和艺术两者确实作为主线贯穿全册。在七十余页的内容中,前三十页贡献给了电影批评这一“对电影的爱的艺术”,成为了整期杂志的核心纲领。而相比起以往的刊号,本期杂志没有太多的对新电影或话题电影的介绍和评述,在整体上强调电影批评行业的状况和历史。比起影评,这期杂志更多是一期对于影评的批评,具有“元批评”(meta-critique)的性质。在三十页的对于电影批评的批评中,编辑们引经据典,插科打诨,不仅仅介绍了电影批评这一行业的历史和基本状况,更是为其他有志于从事影评行业的年轻人给出了详细的写作指导。
  在“事件(événement)”栏目的三篇文章中,每一篇都和批评行业的现状以及各类趋势息息相关。第一篇《荒谬凝视》中,编辑回应美国学者Iris Brey对《燃烧女子的肖像》的盛赞及其对《手册》的批评,反击了他们眼中造作和看似时髦的批评理论工作;第二篇细数英国文化圈中电影批评的现状和文化艺术在社会中的边缘化趋势;第三篇探讨影评中的人称问题:当一个影评人在行文中以“我(je)”进行自指,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而这种称呼选择又折射出什么样的影评哲学?要知道,在法语世界,严肃的电影评论和学术写作一样,一般选择“我们(nous,on)”或无人称的句式,以强调一种中立和客观的态度。
  “热爱”或者说“对银幕的热爱”始终是该刊的主题,其他板块也围绕着这个主题各自展开。“批评手册(Cahier Critiaque)”板块呈现了阿尔及利亚导演Amin Sidi-Boumédiène的新片介绍及其访谈,并再次请回手册挚爱导演洪尚秀的新片《江边旅馆》,对其中的个人化表达和导演所处的创作阶段及人生状况进行了精细的分析。在“日志(Journal)”板块中,编辑们探讨了古巴电影产业在疫情下面临的困难和转机、老派的电影租赁店在电子化时代的境况、“口述影像”这个特殊专业、新出的电视剧(《马男波杰克》、《柏林巴比伦》),以及鹿特丹电影展中的亚洲电影新实验。
  而最后的“摄影集”单元中,编辑们罗列推荐了一系列与“爱”和“热情”相关的电影,“爱的艺术”这一主题在此得到了纸媒和迷影意义上相当视觉化的展现,既是一个图片放送,也是一个优美的电影推荐清单。天南海北,无所不包。有诸如《美人计》《感官世界》《受影响的女人》《恐惧吞噬灵魂》这些进入影史的优秀影片,也有更近的电影比如香特尔·阿克曼的《非家庭电影》,阿莫多瓦的《痛苦与荣耀》,甚至是日本的五集迷你连续剧《赎罪》。而在隔离之际,编辑们也不忘给出一份以“病毒与隔离”为主题的电影清单,以帮助电影爱好者更好地度过这社会的例外状态。
1959年,让-吕克·戈达尔和克洛德·夏布洛尔在 《电影手册》 办公室

  这实在是爱电影的人才会做的一期杂志,而爱电影的读者看到大概会会心一笑。

什么是批评?


  独立批评是《电影手册》的立身之本,但究竟什么是“批评”?《电影手册》所宣扬的“批评”和各大电影打分网站上的长文、公众号流媒体的推送或人们在Facebook上写下的短短几句感想又有什么本质区别?这是这期杂志花了精力来探究的问题,也是对以往的电影批评活动的一次技术总结。
  說到电影批评,我们不得不谈谈《电影手册》的历史。在电影相比起文学、绘画和戏剧,还被认为是低级艺术和大众文化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安德烈·巴赞作为创始人之一为《电影手册》执笔,反对仅仅复述剧情或对剧情的含义做出解读的“影评”,他的影评面向一群日益“迷影化”的观众。这群观众进入影院不仅想要看个动人或惊悚的故事,而且想要在听觉、视觉和思想上都经历一次震动,电影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无聊时的娱乐消遣,而且像阅读文学作品、去博物馆画廊观赏艺术作品一样,是一种审美行为。巴赞的电影评论至今仍是学院中电影分析的标杆,而《手册》也部分沿袭了他的批评风格:缜密、结实、逐景别,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国文学批评的深刻影响。   自第21期起,新浪潮之父、巴赞的弟子特吕佛入驻《手册》,并开启了作者电影革命。“作者电影”是反工业化和流水线的,正如“作者”并非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可辨识的、风格独特的电影创作体。而手册独特的风格也使其具有某种先进性和颠覆性,让年轻的电影人能够写而优则导。特吕佛以后,诸多电影大师在坐在监视器前之前,先坐在了编辑部的书桌前:李维特、夏布洛尔、戈达尔,还有侯麦。
  在这一期“什么是批评”中,编辑们在开头就引用了德国哲学家本雅明的《批评的十三条纲领》,结构主义的火花也总在其中闪现。这一套批评方法,正如编辑们暗示的一样,是独立于外界,且具有創造性的。
  在编辑们看来,电影批评应该是一种严肃的创作活动,需要熟练掌握艺术家的语言,身怀电影史的知识,使得观点和审美的碰撞本身就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于是,正如《电影手册》在影评界仿佛具有了某种神话学地位一样,电影批评这个活动仿佛也具有了某种神圣性: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更是热爱,偶尔,可能还需要一点点天才。

新时代下的《电影手册》


  怀旧气息仿佛幽灵,于字里行间时时浮现。这种怀旧时常以一种知识广博、无所不包的方式呈现,电影、艺术和文学典故散落各处。戈达尔的《影像之书》作为封面图片不可说不恰当,仿佛这期杂志也将像《影像之书》一般,充斥着大量信息、典故和对过往的惆怅。标题“什么是批评”是对巴赞《什么是电影》的一次重拾,影评《我的规则(la règle du je)》是对雷诺阿经典电影《游戏规则(La règle du jeu)》的文字游戏。我们能看到作家Houllebecque《一座岛屿的可能性(La possibilité d’une ?le)》被用来描述古巴电影产业,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摇身一变成为访谈的标题。处处有典故,字字相呼应。在我看来,这正是《电影手册》风格目前困局的一个体现。
  受到好莱坞、流媒体和各种新兴思潮的冲击,传统院线节节败退,“作者电影”空间日益缩小。而“独立影评”也许也并不如老派影评人想象的那么独立。编辑部集体辞职以对抗资本的入驻,然而他们却意识不到,正如本雅明在《纲领》中所写的“没有立场,就该沉默”,他们自己也早就站定了某一个审美立场不松动,而这立场在五十年前可能是激进的,现在却是保守的。他们斥责美国的女权主义理论影评为蹩脚的政治正确,不顾一切反对网飞之类的流媒体,称Facebook为Fakebook(假书)并认为上面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垃圾信息。他们维护传统影评的神圣性和艺术性,却拒绝面对新的艺术形式正在生长发育的现实。曾经的新浪潮终于也成为了旧浪,但这份看似过时的热情仍然使人动容。在曾经坚固的东西烟消云散时,他们对此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和告别:再见语言,再见吾爱。
其他文献
Anna Angolere正在驯服一只种羊。她59岁了,是8个孩子的母亲,也是这个村庄的公山羊饲养员Adwaramukuny村,50岁的Longoli Paska和她的两只吐根堡山羊Lokii Regina是一对9个月大的双胞胎女儿的母亲。“我母亲收到了捐赠的山羊。我的双胞胎女儿已经喝了三个月的羊奶了,她们很喜欢。能够从我和山羊那里获得足够的奶水,这意味着她们将能够茁壮成长”三个女孩抱着一只小山羊
一个不看电影的人在电影节期间的戛纳能干什么?  我到戛纳的时候,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沙滩柔软,大海湛蓝。可我是个局外人,尽管我说法语,在餐馆点餐熟练,挎着超市袋子买菜,对路人微笑,我仍然是这个城市的游客。这么多年去了这么多海滨城市,没有任何一个能比得上戛纳的疏离。这个城市在第一天就客气地拒绝了我。今年的大海报  总该是我没有制服的关系。在戛纳,每个人胸前都佩戴着一块牌,牌子上的字分出三六九等:市场
规则挑战者  “She’s very insistent.”  詹姆斯·卡梅隆转头对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调侃道,语气是笑着的。他在形容一个不顾阻拦坚持合影的记者——进入采访间的时候,上一家刚刚结束发问的记者正兴奋地站在卡梅隆和《阿丽塔:战斗天使》导演罗德里格兹中间,满脸洋溢着“今生只此一次”的雀跃,面对手机镜头咧开嘴笑,希望拍一张合照。  一旁的工作人员立马伸出手臂拦了上去,语气严厉、不由分说:
一名据称俄罗斯空军Su-35S的飞行员发布了一张F-22A猛禽战机飞行中的照片  近日,一名据称是俄罗斯空军Su-35S的飞行员发布了一张F-22A猛禽战机飞行中的照片,照片中的战斗机具有独特的菱形翅膀,这是F-22猛禽战机的重要特征。从拍摄角度看,如果照片是真的,当时Su-35正好位于被拍的F-22斜后方。  由于发布者并未公布拍摄地点,外界判断,照片可能拍摄于叙利亚边境,此前有报道称部署在阿联
“我的胆子比较大吧!其实我想得很简单,我们从事的是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就是这样,错的对不了,对的错不了,时间可以来检验。”  5月中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下发后,许多媒体把电话打到了陆铭那里,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意见》中提出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收集的泥板  大英博物馆的《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特展看起来规模略有点小——相对于整个大英博物馆的亚述收藏来说。但展览的宣传语却气壮山河:“我是亚述巴尼拔,世界之王,亚述之王。”  然而这只是亚述巴尼拔自述的节选而已,这位自雄的君王原文是这样说的:“我是亚述巴尼拔,伟大的王、非凡的王、宇宙之王、亚述之王、周边世界之王、王中之王,亚述的统帅、无敌的君主,支配着大海从高到低,诸侯匍匐在
以李一男的个性和能力而言,他是有希望以任正非的高度来规划人生的  李一男曾经是一个无比幸运的人。他15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3岁硕士毕业加入华为,27岁成为华为常务副总裁,攀上人生最高峰。但此后,李一男却走出了一条抛物线向下的人生,甚至将面临牢狱之灾。  3月15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李一男内幕交易案。据检方指控材料,李一男涉嫌与其妹联手通过内幕消息炒股,非法获利七
海滩边裸奔的少年市区的摩托车多数已经换成电瓶车,少了往日的轰鸣声和呛鼻的尾气,而街上繁华依旧  上一次到海丰是七年前,我跟着报社实习老师到海陆丰采访,语言不通的我们在当地寻访未果,走到县城的一间寺庙旁坐了一下午。周围正在修缮,寺庙的香火飘出来,跟“钉钉铛铛”敲起的尘土交杂,两种味道进入鼻子,神佛的气息落了地。烟尘中,一辆有些破旧的单车出现,除了铃铛都在响。车后牵着一头猪。车主与猪在我面前淡定走过,
2019年5月14日午夜,拍摄于山西汾阳贾家庄  贾樟柯在观众席里看乡村和作家,看乡村和作家的人在一旁看贾樟柯。坐在山西汾阳贾家庄的露天座位里,看着时而在台下当观众、时而在台上主持、时而在监视器前当导演的贾樟柯,我想到了卞之琳的《断章》。5月里的首届吕梁文学季,贾樟柯像是一个有千手百臂的厨师和主人,在操办着长达8天的文学和电影的流水席,迎来送往。这是一个新项目的开始。这会成为贾樟柯团队的常规项目,
范蕴若(1996-2020)上海,棋手  “四周静悄悄的,北海还在酣睡。”对大多数旁观者而言,如同太阳照常升起,北海依旧会在每个清晨从酣睡中醒来。但在围棋圈,“北海的早晨”却在一夜之间成了难以再见的故人。  7月2日晚,上海市围棋协会发布讣告称,当日下午1时许,著名围棋职业棋手范蕴若从家中坠楼,不幸身亡。  2017年第18届农心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上,一度不温不火的范蕴若力擒韩国主帅朴延桓,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