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找共性中解读教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例题编写体现编者对知识本质的认识,反应编者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路径的认识,通过不同版本教材例题的对比有利于一线教师准确理解编者意图;有利于一线教师正确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意义;更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本文借助10的基数意义两版教材例题对比,从基数意义是什么、怎样促进基数意义等角度分析,以试图探索基数意义教学的一些共性特点,希望帮助一线教师对数概念教学有更清晰的把握。
  关键词:基数意义;教材对比;理解路径
  对当前各个地区使用的不同版本教材对“10的基数意义认识”的有不同编写思路,对比解读不同版本教材对基数意义内容编写共同特点,不仅有利于一线教师科学合理把握教材,而且还能从中感受到学生理解数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从而指导课堂教学。
  一、 什么是基数意义?
  弗赖登塔尔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第164页指出:基数或势就是数量数的形式化,康托认为基数意义是所有与它等势的集合所共有的,等势就是两个集合元素之间能一一对应。通俗地理解,基数意义就是关于“有多少”,而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数已知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才能回答。以上的观点告诉我们基数意义其实就是在集合中解决“有多少”的问题,它最终的成果是关注个数,不再关注对象,也就是我们平时理解的“表示几”。如10的基数意义就是表示10个元素的集合的类,它并不关注是10个人,或是10只小鸟,它只关注元素的个数是10就可以了。因此,学生对10的基数意义理解就是对含有10个元素的一类集合的抽象概括理解。
  二、 怎样促进10的基数意义理解?
  (一) 两版教材都围绕基数意义的本质特征(有多少)编排例题
  康托认为基数意义是所有与它等势的集合所共有的,等势就是两个集合元素之间能一一对应。对照基数意义概念,两个版本教材例题是怎样体现概念本质的呢?
  1. 在例题素材呈现形式上,两版教材都凸显在集合中数数。北师大版教材采用阴影和方框等方式,人教版采用不同类事物(鸽子和人数)以及带阴影的圆圈图,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在集合里数个数,体现集合思想。
  2. 在横向材料选择上,两版教材都借助多个集合情景数数,让学生多角度指向集合情境间元素个数间建立等势和一一对应,从而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抽象基数意义。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积累学生基数感性经验,有利于感受基数指集合元素个数的等势特点。通俗地说,基数意义它不关注对象物理属性,只关注数量属性。它不关注对象是否具有铅笔属性或是圆圈属性,只要对象是具有10个单位数量元素的数字属性,我们都可以用数字符号10来表示。两版教材都通过多个情境,让学生感受各个可以用10表示的集合都表示10个元素,体会数与集合元素间、各集合元素个数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集合等势的本质。北师大教材采用连一连的方式,为学生对等势感受打开新的认识路径——为什么不是10个,是9个?从而打开集合元素个数与10是否一一对应(即等势)的思考与辨析。
  3. 从材料抽象程度上看,两版教材都从带单位的具体数量入手抽象到不带单位的书面符号10,逐层建构基数意义。无论是北师大版数铅笔、数圆圈等活动安排还是人教版数鸽子、数人数等活动预设都带有单位的数量数引入,两版教材都借助尺子、拨珠子、涂圆圈、举例子等手段促进数和单位的分离,促进数字符号的抽象。
  从以上特点我们不难看出,编者认为基数意义教学本质是在多个带单位的数量集合情景中让学生数数,并通过类比,逐渐让学生将数和单位分离,实现更高层次的符号化的抽象,是一年级基数意义形成一条有效途径。
  (二) 两版教材都围绕学生理解意义的路径(多元表征)编排例题
  两版教材都采用数一数、涂一涂等多个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10的意义,这些活动体现了编者对学生学习10的意义理解路径的预设。
  lesh的表征转化说认为概念理解可以通过5种不同的表征方式来表征,即现实情境(实物)、图像、操作模型、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理解就是用不同的表征方式表征数学概念,并實现表征方式相互转化、建立表征之间的联系,当学生能够将信息从一种表征转换为另一种表征方式时,理解就产生了。(见巩子坤教授《程序性知识教与学》第23页)笔者结合表征转化说五种表征方式相互转化的视角,
  1. 两版教材都试图采用多个表征方式间的互相转化,试图建立各种表征方式的横向对应联系,积累基数意义的感性经验,促进学生多个角度归纳基数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两版教材都突出运用现实情境、图像和操作表征促进基数意义的理解。这可能是编者基于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对学生数概念形成的一般路径判断来安排学生活动的。
  2. 在安排的先后顺序上,两版教材都从现实情境入手,借助图像、操作、语言等表征方式逐步抽象到数字符号,又根据数据符号寻找现实生活的例子,这样编排的思路和表征方式选择,从具体到抽象又回到具体,让学生逐步将客观事物的数量内化为基数意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进基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指出两版教材都采用拨珠子的方式学习基数意义,不但有助于抽象出数字,更有利于理解10以内数逐一增加的关系和数序。
  三、 对一线老师数概念教学有什么启示?
  (一) 解读教材要抓住概念本质进行。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同样基数意义可以采用不同的路径和例题进行教学,但万变不离其宗,形式为内容服务,要抓住上位概念进行取舍和整合,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选择教学材料,根据抽象程度,合理安排教学材料呈现顺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概念。
  (二) 概念教学可以利用多种表征方式的互相转化,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构建意义,丰富概念知识内涵和外延,从而促进概念的建构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刘坚,孔企平,张丹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卢江,杨刚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3]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一年级上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一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5]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6]巩子坤.程序性知识教与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
  [7]席爱勇.数学多元表征:让概念形成过程“看得见”[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9).
  作者简介:林文伟,浙江省丽水市,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一直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课程,其对学生思维外显以及实践研究能力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本文具体分析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外显能力的方法,采取以静制动,促使学生本真学习,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外显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外显;培养方法  我国之所以要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要促进传统应试教育改革,以逐步深化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当前,正是基于我国所开展的新课程改
摘要:以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发现历程和假说演绎法作为教学线索组织实施教学,关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使学生能沿着科学家探究的脚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自由组合定律;假说演绎法;教学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
摘要:本文以高中物理必修二“天体运动”的教学片段为例,在面积定律教学中借助于物理与地理两门学科共通的桥梁知识,进行了学科间横向联系的尝试,以期有助于教师巧妙利用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辅助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以提升,跨学科素养得以提高。  关键词:桥梁知识;学科联系;知识迁移;跨学科素养  一、 引言  关于物理与其他学科联系教学,我国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范小玲
摘 要:无论学生在哪里学习,历史都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历史不仅可以让学生知晓社会的发展之路,体会生活的变迁以及知识的演变,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些指导性作用,通过了解和借鉴历史的经验或教训,在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上取得更加顺利的捷径。人们将过去的事物称为历史,不记住历史的国家或企业是没有活力和发展前途的。在学校方面,教师应该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既能够知晓历史,而且可以借鉴历史,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
摘 要: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通过培养自信心来转化小学体育学困生,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充满信心,从而促进学困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自信心;学困生;转化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无数的心理研究和大量事实证明,信心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是一个
摘 要:“奇思妙想”释义为奇妙的想法和思想。幼儿园中班孩子,根据其身心发展特征,开始进入“形象期”,他们对表现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有明确的目的,会用简单形状逐渐深入地表现越来越多的事物。因此,让幼儿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绘画创想活动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创造力。本文从“奇思妙想”意义篇、“奇思妙想”实践篇、“奇思妙想”内容篇等方面入手,探索幼儿园中班开展“奇
摘要:因为读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积累语言材料、把握语法规律,读书是写作的基本所在,如果不去注意培养读这方面的能力,想轻而易举地去写,是不现实的。因此读书会使学生灵活自己的思维、宽广自己的见识、全面丰富自己的知识。  关键词:培养;阅读;习惯;读书量;写作能力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哈维兰所说:“好的阅读对于心灵就像优质的眼镜对于眼睛一样,它可以使你看到生活的细微之处”。这里提个问题,你知道世界上哪个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学校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更是给各个学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极大地促进了我们教学事业的发展。初三物理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课程,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教育也有极大的影响。再加上又是考试所必备的课程,更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三
摘 要: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他也非常重视音乐等艺术教育,提倡了“六大解放”,他的音乐教育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六大解放  陶行知先生并不是学习音乐专业的,也没有从事过专职的音乐教学活动。但是在他一生的教育实践中,却十分重视音乐教育。  “六大解放”就是陶行知先生提
摘 要:高考数学复习效率与品质的提升有赖于教学素材的选择、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方法的指导。高考试题都会努力体现课程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方法,因此高考试题是解题训练的优质素材。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深挖教材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将教材与高考试题紧密结合起来,以思想方法为主线,逐步提升能力,提高高三数学复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复习;高考试题;函数的零点;优质素材;复习效率  高考数学复习效率与品质的提升有赖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