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癌症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炎性因子水平、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TNF-α、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降低,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予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较常规手术治疗对机体产生的刺激小,可减缓炎性因子异常升高,从而在稳定免疫力的基础上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 )是一种高危疾病,本质上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内膜和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本病高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比例为2~3:1 ,其中65% ~70% 的 AD 患者在发病14天内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1 ]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必要.AD分型自1970年提出以来,已广泛运用于临床.Stanford A型AD指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无论远端范围如何;Stanford B型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6例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给予放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放疗联合盆腔部位热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不良反应和远期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3.7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
目的 观察盐酸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30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阴性老年进展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连续口服14天,停药7天,21天为1个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0例患者中,2例患者失访,其余28例患者中,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15例,疾病进展4例,客观缓解率为32.1%,疾病控制率为85.7%
植被变化可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的方式,调节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的分配比例,进而影响区域乃至全球水循环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工程,全国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其中尤以黄河中游最为显著.以黄河中游6个典型植被恢复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PML_V2模型和水文气象数据,验证了该模型模拟植被快速变化环境下的蒸散性能,并分析了 2003-2018年间植被恢复工程背景下,黄河中游蒸散发(ET)及其组分(植被蒸腾Ec,截留蒸发历,土壤蒸发Es)的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对比流域水量平衡
肿瘤组织中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或DNA错配修复系统(MMR)等是目前较为明确的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对多个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疗效都可以发挥一定的预测作用.胃癌肿瘤组织中AT丰富结合域1A基因(ARID1A)、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6(CMTM6)、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黏蛋白16(MUC16)、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分析槲皮素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harmMapper数据库、CTD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槲皮素和肝癌靶点,取交集后得到相关靶点,导入Pather数据库得到交集靶点功能分类,将交集靶点导入蛋白质相互作用String数据库后得到蛋白质互作(PPI)网络,经CytoHubba插件得到关键靶点.使用R语言包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位(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将肝癌治疗核心靶点与槲皮素导入Auto Do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进程中十分关键.白细胞介素-8(IL-8)是由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分泌的一种细胞炎性因子.在食管癌、乳腺癌、肝癌、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口腔鳞状细胞癌、甲状腺癌、神经胶质瘤中均观察到IL-8可促进肿瘤EMT进程.IL-8不仅自身参与肿瘤EMT进程,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受体结合诱导EMT发生,参与靶向药物耐药,相关的激活通路包括蛋白激酶B(AKT)相关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相关通路、p38/c-Jun氨基端激酶(JNK)-转录激活因子-2(ATF-2)、
临床使用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效果良好.目前,两种基于CAR-T细胞治疗的Kymriah和Yescarta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洲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如何将CAR-T细胞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疗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在实体瘤上延续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难题.有效将CAR-T细胞应用于实体瘤的治疗中,还需要克服的障碍包括肿瘤抗原异质性、CAR-T细胞体内扩增迁移和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等.本文针对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目前存在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膀胱癌的传统治疗方式多样,包括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等,但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出现给膀胱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作为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膀胱癌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膀胱癌免疫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TAM在膀胱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以TAM为免疫靶点的潜在治疗方案进行展望.
目的 探讨血清let-7a水平对喉癌手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术后3年内是否死亡将8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分为死亡组(n=21)和生存组(n=6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let-7a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喉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et-7a对喉癌手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3年内,共21例(24.71%)患者死亡.死亡组和生存组患者的肿瘤类型、分化程度、T分期、TNM分期及let-7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